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3-06-27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中考试
一、<b>基础题</b>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然(qiǎo)  首(qiáo)  息(bǐng)  震耳欲(lóng) B . 战(dū)  发(bān)  渡(héng)  摧枯拉(xiū) C . 气(xiè)  已(yè)  退(kuì)  锐不可(dāng) D . 威(nuó)  仲(cái)  巨(é)  一丝不(gǒu)
  •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潇洒    遗嘱    殚精竭虑     名副其实 B . 桅杆    凛冽    凌波海燕     白手起家 C . 澎拜    浩瀚    惊心动魄     天翻地复 D . 咆哮    旋风    眼花缭乱     从容不迫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在公共场所吸烟、拖鞋等行为让人深恶痛疾 B . 目前,水资源短缺情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C . 这次考试实在考得太糟糕,自试卷发下来起,他就郁郁寡欢 , 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D . 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
  • 4.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黄鹤楼》这首诗既抒发了诗人吊古伤今之情,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B . 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黄庭坚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C .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 D .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选自《呐喊》。
  • 5. 古诗填空
    1. (1) 《壶口瀑布》选自《》,作者,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2. (2) 《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凭借长篇小说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3. (3) 《回延安》选自,作者,现代著名的
    4. (4) 《庄子二则》选自《》,(约前369-前286),名(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的学派的代表人物。
  • 6. 古诗文默写。
    1. (1) ,在河之洲。
    2. (2) ,悠悠我心。
    3. (3) 海内存知己,
    4. (4) 坐观垂钓者,
    5. (5) 是故,教然后知困。
    6. (6) 佁然不动,,似与游者相乐。
    7. (7) 《桃花源记》中与《桃花源诗》“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表意相通“”。
二、<b >阅读</b>
  • 7.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阡文通

      ②便还家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3. (3) “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4. (4) 作者在结尾处写南阳刘子骥寻找桃花源未果有何作用?
  • 8. (二)粽子情结

    粽子情结

    尤今

    ①每当燕子轻盈地剪开冬的帷幕之后,我们便开始期盼着那细长的苇叶儿快快地生长。

    ②每当布谷鸟快乐地站在枝头欢唱时,我们便开始在外婆的组织下进行一项快乐的劳动——采芦苇叶。

    ③每年的端午节,是住在吴滩的外婆的大忙季节。

    ④端午节的前一天,她就开始煮粽叶、淘糯米、切咸肉、剥蚕豆、买葡萄干、拣蜜枣。午饭后,外婆就开始包粽子。等到傍晚时分,桌上就堆起了像小山一样高的粽子。外婆包出来的粽子特别漂亮,每一个都是那样的清秀,就像她那灵巧的双手。

    ⑤天刚上黑影儿,她便抱回早已准备好的柴火,把粽子放入大锅里煮,彻夜地煮。她自己呢,也彻夜不眠,守在旁边,不断往火堆里添柴、往大锅里加水。垂在耳边的花白的鬓发,被汗湿透,火光一照,亮晶晶的,闪动着慈爱的光辉。

    ⑥而那一刻,锅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她脸上那股专注而执著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在地头守望的农人。

    ⑦当我们从渐浓的粽子香味中醒来时,天已经泛鱼肚白了,而粽子还在锅里翻滚着。

    ⑧外婆用湿毛巾把一夜不曾合眼的疲惫一股脑儿地抹去后,继续着她的守望。

    ⑨粽子嘶叫了足足十个小时后,终于喷出了异香。

    ⑩把粽子从锅内提出来,摆晾,然后,平均地分成几份,搁进竹篮里,外婆整天整夜的劳动就成了我们的“战利品”。提着沉甸甸的粽子回家,一路上,我们就成了最骄傲的“天鹅”,而那沁人心脾的香味,也就丝丝缕缕地洒满了乡间的小路。

    ⑪外婆的粽子有一种独特之处——糯米粒粒分明,绝不粘口。食毕,余香犹存,回味悠长。别人学她,总学不成。

    ⑫别人问她秘诀,她说:“我的糯米从不浸水,煮它一整夜,让它自然熟、自然香。”

    ⑬其实,外婆粽子的独特之处在于:别人没有她的两项特殊的“材料”:耐心与爱心。

    1. (1) 你认为《粽子情结》一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结?
    2. (2) 外婆的粽子有哪些独特之处?为何有这样的独特之处?
    3. (3) 结合上下文,品析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锅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

      ②粽子嘶叫了足足十个小时后,终于喷出了异香。

    4. (4) “其实,外婆粽子的独特之处在于别人没有她的两项特殊的“材料’:耐心与爱心“请从文中找出具体表现“耐心”与“爱心”的句子各一个。
    5. (5) 文中的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b >作文(35分)</b>
  • 9. 虽然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笑容。

    请以题目“改变”为题(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