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延边州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3-06-20 浏览次数:3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 每年的阳春三月,“两会”都会隆重举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A . 北平 B . 南京 C . 上海 D . 重庆
  • 2.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
    A . 不正义的侵略战争 B . 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 C . 保卫国家的正义战争 D . 以抗美之名欲称霸世界
  • 3.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   )
    A . 深化了改革开放 B .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 . 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D . 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4. 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   )
    A . 政教合一的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特别行政区制度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 设立经济特区 B . 开发沿海城市 C . 增强企业活力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其中“第二个百年目标”是(   )
    A . 国民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 B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 建成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D .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7.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   )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②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完全正确的

    ④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8. 为我国参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空间的事件是(   )
    A .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 . 加入金砖国家组织 C . 加入不结盟组织 D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9.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 . 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 . 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 C . 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D .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 10. 下列选项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的是(   )
    A . 大庆油田建成 B . 200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 C . 鞍山钢铁公司建成 D .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二、归纳列举题(15分)
  • 11. 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内容。
    1. (1)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 (2) 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12. 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会议名称。
    1. (1) 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2) 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 (3) 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4)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13. 根据提示写出以下历史人物。
    1. (1) 牺牲在上甘岭战役中的战斗英雄
    2. (2) 2005年率“和平之旅”访问祖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
    3. (3) 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
    4. (4) 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 14. 请写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医学和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4例即可)
三、材料分析题(20分)
  • 15. 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下

    材料二: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历程中,私营企业在1956年集体消亡,这“独一无二的和平创举”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的变革。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三: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小调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什么措施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此事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独一无二的和平创举”指的是哪一政策?实现“国进民退”的标志是什么?
    3. (3) 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农村实行的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政策有何作用?
    4. (4) 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会得到什么启示?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工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推动经济特区的的建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马崇明《中国现代化进程》卷三

    材料二: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庄严宣告: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

    材料三: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

    1. (1) 写出材料一中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里?“不是收,而是放”是指这个圈后来又扩大了,根据所学的知识写出中国开放的沿海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代表各一例。
    2. (2) 材料二中的“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富起来”开始于哪次重要会议的哪一历史性决策?
    3. (3) 依据材料三,写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51年西藏地方谈判代表团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下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国原则与立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分裂、反“台独”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可概括为:“一个原则”与“一个共识”。

    1. (1) 材料一中“和平解放西藏”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请写出当时西藏谈判代表团的首席代表。
    2. (2) 材料二中“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指哪一理论?
    3. (3) 材料三中的“一个原则”和“一个共识”分别指什么?
    4. (4) 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关于国家统一的认识。
四、综合探究题(15分)
  • 18. 新中国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在人民群众中都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他们对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创业难】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当时被誉为“铁人”和“党的好干部”的人分别是谁?
    2. (2) 【守业更难】“文化大革命”时期,仍然有一批科学工作者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潜心研究。请写出此时期在核武器和农业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3. (3) 【成就伟业】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哪一重要思想?
    4. (4) 【感悟品质】你从以上人物身上能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
  • 19. 自古以来,中国就注重对外交往。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1. (1) 我们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 (2) 周恩来首次提出国与国之间的相处之道是什么?
    3. (3) 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指哪一事件?
    4. (4)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
    5. (5) 中日在哪一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6. (6) 写出我国成功举办的重要国际会议。(两例即可)
    7. (7) 如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据此谈谈你的感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