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雅安市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三4月联考理综生物...

更新时间:2023-07-28 浏览次数:30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蓝藻水华会产生微囊藻毒素,微囊藻毒素为环状七肽化合物,该物质进入人体容易诱发肝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微囊藻毒素由7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含有6个肽键 B . 微囊藻毒素在蓝藻细胞内加工时离不开内质网的参与 C . 微囊藻毒素属于化学致癌因子,可诱导原癌基因发生突变 D . 微囊藻毒素和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可生成砖红色沉淀
  • 2. 巴斯德观察到氧气浓度越高,酒精发酵受到抑制的现象越明显,这种现象被称为“巴斯德效应”。下列关于“巴斯德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巴斯德效应较强时,线粒体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效率较高 B . 巴斯德效应较弱时,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酒精且不合成 C . 巴斯德效应较弱时,细胞呼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D . 巴斯德效应较强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酒精中
  • 3. 某雌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XBXb , 现对其体内的一个卵原细胞的分裂进行分析。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该卵原细胞连续两次分裂产生4个大小相同的子细胞,则其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B . 若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XBXB , 则该卵原细胞减数分裂的异常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C . 即使四分体时期发生了染色体交叉互换,该卵原细胞也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 D .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该动物细胞中的X染色体数一般为2条
  • 4. 在蛙的坐骨神经细胞膜上的a、b两点放置两个微电极,并将它们连接在一个电表上,在神经纤维上的某点给予电刺激,电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则图示指针偏转情况可能是(    )

    A . 刺激a点,导致a点兴奋形成的 B . 刺激b点,导致b点兴奋形成的 C . 刺激中点偏右的点,兴奋到达a点时形成的 D . 刺激中点,导致 a、b点同时兴奋形成的
  • 5. 下图表示某动物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不考虑其他因素对种群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点之前,种群数量正在减少 B . AB段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 A点和B点的种群数量相等 D . B点之后,种群数量正在增加
  • 6. 牛的有角(H)对无角(h)为显性,基因H/h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在杂合牛(Hh)中,公牛表现为有角,母牛表现为无角。现有多只无角公牛和多只无角母牛随机交配,F1公牛中有角:无角=1:7,母牛全表现为无角。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牛的有角和无角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属于伴性遗传 B . 亲本无角母牛有2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占1/4 C . 子代中的无角母牛和无角公牛的基因型均为hh D . F1有角公牛和亲本母牛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二、综合题
  • 7. 水分和CO2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环境因素。科研人员以小麦为实验材料,研究在适宜温度和光照强度条件下,干旱和CO2浓度对小麦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处理

    实验结果

    A

    正常水分+大气CO2浓度

    B

    干旱处理+大气CO2浓度

    C

    正常水分+CO2浓度倍增

    D

    干旱处理+CO2浓度倍增

    注:倍增后CO2浓度是大气CO2浓度的两倍。

    1. (1) 水和CO2均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两者跨膜进入叶肉细胞时的相同点是(答出2点)。
    2. (2) 有研究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叶片部分气孔关闭。据此分析,干旱处理导致小麦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3. (3) 科研人员认为在相同水分供应的条件下,CO2浓度倍增后均会出现小麦净光合速率升高的效应。据表分析,判断依据是
    4. (4) 干旱会导致小麦减产。据表分析,除考虑水分的供应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来减少这种损失。
  • 8. 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寒冷和炎热的季节,合理运动可以加快体内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回答以下问题:
    1. (1) 三伏天运动时,机体大量出汗使尿量减少,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填“升高”或“降低”),该变化能传至产生渴觉,从而调节机体主动饮水。
    2. (2) 运动过后,机体补充富含糖类的食物,血糖浓度会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正常水平。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值的变化是
    3. (3) 人在寒风中冷得发抖,其耗氧量会,分解代谢会,从而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4. (4) 某实验室将在室温(25℃)下饲养的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成年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小鼠的下丘脑被破坏,乙组小鼠做相同处理但不破坏下丘脑,将两组小鼠置于寒冷环境(0℃)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小鼠不能维持体温的稳定,乙组小鼠可以维持体温的稳定,这说明
  • 9. 某水库的食物链主要由植物植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构成。科研人员对此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已知呼吸消耗的能量与的能量之和表示同化量,不考虑粪便中的能量(能量的单位为)。回答以下问题:

    能量来源或去路生物类型

    呼吸消耗

    同化人工投放的有机物中的能量

    植物

    43.0

    118.0

    0.0

    植食性鱼类

    15.5

    5.0

    肉食性鱼类

    7.3

    7.7

    12.0

    1. (1) 表示能量的去路之一,是。已知植物流向植食性鱼类的能量为 , 结合表中数据分析,的值为
    2. (2) 若水库养殖人员对肉食性鱼类进行大量捕捞,则短时间内会导致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
    3. (3) 植物和植食性鱼类的能量来源的区别是
    4. (4) 在自然条件下,该水库中肉食性鱼类的种群数量呈“”形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10. 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血液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幼虫皮斑的普通斑(B)对素白斑(b)为显性。选择纯种的黄血白斑蚕和白血普通斑蚕相互交配,F1均为黄血普通斑蚕,让F1家蚕测交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要测定家蚕的基因组全部DNA序列,则需要测定条染色体。
    2. (2) 已知基因A/a、B/b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①不考虑突变,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②重组率是重组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血普通斑:黄血白斑:白血普通斑:白血白斑=1:4:4:1,则F1家蚕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F1家蚕两对等位基因的重组率是

    3. (3) 已知家蚕的正常体色与油质透明体色受到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且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现有正常体色雄蚕和油质透明体色雌蚕相互交配,子代中正常体色(♀):油质透明体色(♀):正常体色(♂):油质透明体色(♂)=1:1:1:1.根据该实验结果判断;家蚕的正常体色与油质透明体色中,显性性状是,判断理由是
  • 11. 多环芳烃(PAHs,由C、H两种元素组成)常存在于石油污染物中,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潜在危害。科研人员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PAHs的微生物,进行了相关实验,相关流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PAHs的微生物,科研人员常从的土壤中采样,这样做的原因是
    2. (2) 根据降解PAHs的微生物的特性进行培养基的配制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PAHs作为,然后将土壤样品进行图1中过程①的选择培养,其目的是;再对降解PAHs的微生物进行过程②的纯培养,据图分析,所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3. (3) 科研人员从土壤中分离到2种降解PAHs的微生物,并对两者的分解能力进行了检测,相关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2分析,在降解PAHs方面,两种微生物中能力更强的是,判断依据是,且微生物Р和微生物L在降解PAHs方面相互(填“协同”或“拮抗”)。
  • 12. 人凝血酶Ⅲ是一种分泌蛋白,可预防和治疗急、慢性血栓。为高效生产人凝血酶Ⅲ,某兴趣小组提出了两种方法,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方法一中,一般选择法将获取的人凝血酶Ⅲ基因导入受精卵中,培养获得早期胚胎后,可采用技术以提高胚胎利用率,并切去部分滋养层细胞做性别鉴定,选取(填“雌性”、“雄性”或“雌性和雄性”)胚胎以用于后续培养并生产人凝血酶Ⅲ。
    2. (2) 早期胚胎能够在受体奶牛体内存活并发育,其免疫学基础是
    3. (3) 方法二通过基因工程生产人凝血酶Ⅲ,该方法的核心步骤是。该方法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大肠杆菌具有(答出2点)等特点。
    4. (4) 小组成员中有人对方法二提出疑问,他认为将人凝血酶Ⅲ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中不能获得活性高的人凝血酶Ⅲ,其依据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