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卷(三)

更新时间:2023-06-14 浏览次数:4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 1. “月掩火星"是美丽的天象,“月掩火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 . 光的色散 B . 光的直线传播 C . 光的反射 D . 光的折射
  • 2.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初春,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B . 盛夏,湿衣服变干是液化现象 C . 晚秋,霜打枝头是凝固现象 D . 严冬,滴水成冰是凝华现象
  • 3. 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让人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37℃ B .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g C . 中学生脚的长度为50 cm D . 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
  • 4. 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 使用测电笔时,手接触笔尖金属体 B . 更换家庭照明灯泡前,先断开开关 C . 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将触电者拉开 D . 将洗衣机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使用
  • 5. 航天员乘坐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返回舱要先进行火箭反推减速,靠地球引力进人大气层,在反推减速阶段关于返回舱的说法你认为可靠的是(     )
    A . 返回舱减速过程中只受到反推力作用 B . 反推力大于惯性,使返回舱速度减小 C . 返回舱减速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 火箭对燃料的推力与燃料对火箭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 6. 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电路图中与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 7. 嘹亮的歌声是由歌唱者声带的产生的,观众在剧场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在处减弱噪声。
  • 8. 夏日南湖,荷花盛开,花香四溢,游人们远远的就闻到了荷花的香味,这是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而不分开,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 9. 中国空间站“天宫第二课"开讲过程中,地面1看到的直播画面是通过传回的;“天宫”大约90分钟转地球转-周,当“天宫"由远地点向近地点飞行时,其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0. 如图是我国古代《爆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权”、“重”表示力,“标”、“本”表示,当“重”增大时,应把“权"向(选填“A”或“B'")端移动。

  • 11. 汽油机所使用的汽油属于(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某段时间某汽油机消耗汽油0.1 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J。 (q汽油=4.6X107 J/kg)
  • 12. 如图,小明在学校运动会参加4X 100 m接力赛比赛中,若以小明为参照物,站在终点的计时员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接棒的同学和交棒的同学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要保持,这样交接棒就会既准确又不影响跑步的速度。

  • 13. 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若某手机镜头焦距为5 cm, 用它扫描健康码时,为保证扫描清晰、手机到健康码的距离应大于cm,凸透镜可用于(选填“远视"或“近视")眼的矫正。
  • 14. 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将同一个物体G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已知两次拉力之比F: F=4: 3,则这两个过程中,有用功之比W: W=,两个滑轮的机械效率之比η: η=

     

  • 15. 如图所示电热鞋垫既可直接使用充电器加热,也可使用锂电池加热,充满电可以持续加热长达8~9个小时,使用锂电池加热时,锂电池相当于(选填“电源”或“用电器”);小明一家暑假外出旅行,但是家中所有用电器仍然处于待机状态。5天耗电3kW. h,则小明家用电器待机的总功率为W。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 16. 歼20是中国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由网络查询得到如表数据。其中,最大飞行速度2.8马赫,表示歼20的最大飞行速度是空气中声速的2.8倍。
    空载质量 最大飞行速度 作战半径 最大飞行高度
    17吨 2.8马赫 2200千米 18500米
    1. (1) 若空气中声速取340 m/s,求歼20以2马赫的速度飞行10min运动的路程;
    2. (2) 空载的歼20停在水平地面,若轮胎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0.4m2 , 求地面受到的压强。(g 取10 N/kg)
  • 17.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R1=10Ω,R2=30Ω。开关闭合后,求:

    1. (1) 电流表的示数;
    2. (2) 通电10 s,电路中消耗的电能。
四、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6分)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第21题每小题2分,第22-26题每空1分,共24分)
  • 21.     
    1. (1) 如图,重为2.7 N的排球在空中飞行,请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 (2) 画出如图中发生的折射光线(注意标明法线);

    3. (3) 如图所示,自由小磁针在电磁铁上方静止。请用箭头标出电磁铁磁感线的方向和小磁针的北(N)极。

       

  • 22. 如图所示,同学们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 (1) 实验前调整器材时,图甲中应该先调节(选填“A"或“B")的高度;
    2. (2) 图乙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a和b,由图象可知,沸腾前a、b两条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水的(选填“初始温度"或“质量")不同;
    3. (3) 图丙为水沸腾时的情景,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对于其中的某一气泡而言,在上升过程中其所受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竖立的茶色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点燃蜡烛A.

    1. (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2. (2) 点燃蜡烛A,从A一侧观察蜡烛B,缓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以得知像与物大小相同;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可以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若向右水平移动玻璃板,A的像位置(选填“不变”“右移”或“左移”)。
  • 24.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如图13所示。

     

    1. (1) 小组的同学首先进行了如图甲、乙、丙三次实验,每次他们都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运动,这样做便于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 (2) 分析两图可知:在压力相同时,接触而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 (3) 小组的同学用乙装置进行实验时,物块A上面的砝码在水平方向上处于(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 25. 如图所示,小园做“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 V)、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各一只)、滑动变阻器(规格为“30Ω 0.5 A")、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

     

    1. (1) 如图乙是小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I-R图象,完成了甲图中电压表的连接,电压表线应选(选填“3"或“5")接线柱;
    2. (2) 为保持R两端的电压为2.5V,当R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时,调节滑片的位置,再次读取电流值时,滑片的位置与上次相比更靠近端(选填“左”或“右”);
    3. (3) 由数据可知: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比;
    4. (4) 在使用10Ω和20Ω电阻实验并读取电流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 26. 如图所示,小明在户外捡到一个小石块,想知道石块的密度是多少,他用天平(含砝码)、量筒进行了测量,测量过程如下。

     

    1. (1)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此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横梁平衡;
    2. (2) 横梁平衡后,用天平测得小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g;用量筒测得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
    3. (3) 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细线及已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ρ在,测出了盐水的密度,如图丁所示,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着石块,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

      ②将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石块浸没在盐水中,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

      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盐水=(用G、F、ρ表示)。若在②操作中,石块未完全浸入水中,测得的密度值将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