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06-26 浏览次数:45 类型:期末考试
一、活动一:云朗诵(21分)
  • 1. 演讲词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知识的获取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还要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觉悟和“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志气。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赴国外留学,在异国他乡、社会动荡等种种艰苦的条件下,仍      地探索新知,学成归来后便投身于探寻民族复兴之业。一百年后,在国家富强、时代进步的大环境下,吾辈青年当以先辈们为榜样,常怀一颗好学求知的赤诚之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奋进,书写无悔青春。相较于父辈,我们这一代同知识打交道的时间要长得多,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甚至是考研、读博……在这条漫漫求知路上,我们青年要做的就是不断jí(  )取知识,沉淀自己,用奋进的青春诠释天道(  )勤、志存高远,谱写崭新的时代华章。

    1. (1) 小北同学写了一段演讲词在团课上朗诵,老师听了后,告诉小北,拼音“jí”相应的汉字是,“酬”的读音是
    2. (2) 下面选填入文段画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   )
      A . 诲人不倦 B . 孜孜不倦 C . 轻而易举 D . 舍身求法
  • 2. 现代诗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1. (1) 在对“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句进行朗读设计时,小浦认为“妖娆”一词应重音重读,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参考朗读小贴士,详细说明理由。

        小贴士:重音——朗诵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音的形式加以强调。包括重读(表达惊喜、激愤、兴奋等情绪)、轻读(表达深沉、凝重的情感)、拖音(表达舒缓、呼唤、恳求等语气)等特殊处理方式。

      我的观点和理由:

    2. (2) 同学们给小浦提了一些上台朗诵的建议。下面的建议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小北说:“我建议你上台朗诵时穿中山装,因为这样穿既衣着得体,又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B . 小圆说:“朗诵《沁园春·雪》这首诗时,不仅要读音准确,还应该读出自信、豪迈的情感。” C . 小南说:“朗诵时,要适当地运用表情和动作来表达诗歌的情感和内涵,增强表达的效果。” D . 小东说:“朗诵时的配乐要能表达诗歌的情感,如《沁园春·雪》可以选用慷慨激昂的乐曲。”
    3. (3) 将下面的词语组成一副贴合本次“云朗诵”活动的对联,抄写到横线上。

        展     谱     书写    云诵     诗文     青春   雄心壮志    时代华章

      上联:        下联:

  • 3. 古诗文

    一位组员在朗诵结束后写下了这样的感言,请你根据内容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准确默写出相应的句子。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青年当有秦观笔下那“①有桃花红,,菜花黄”“②正莺儿啼,燕儿舞,”(《行香子(树绕村庄)》)的生机与活力;青年当有范仲淹“③”(《岳阳楼记》)那先忧后乐的胸怀与抱负;青年当有李白“④”(《行路难(其一)》)那扬帆起航的信念和勇气;青年当有韩愈“⑤”(《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那为国效力、无怨无悔的忠心;青年当有李商隐“⑥”(《无题》)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新时代,青年当立志图强,在新的征程上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二、活动二:云鉴赏(39分)
  • 4. 阅读

     别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梓小安琪

    ①“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吗?”你是否也曾被这句网传的流行语唤醒了心底那一丝早已沉寂的上进心?

    ②在最能学习的时候你选择恋爱,在最能吃苦的时候你选择安逸,自是年少,却韶华倾负,再无少年之时。错过了人生最为难得的吃苦经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就会浅薄。

    ③什么叫吃苦?当你抱怨自己已经很辛苦的时候,请看看那些透支着体力却依旧食不果腹的劳动者,在办公室里整整资料能算吃苦?在有空调的写字楼里敲敲键盘算是吃苦?认真地看看书,学学习,算吃苦?如果你为人生画出了一条很浅的吃苦底线,就请不要妄图跨越深邃的幸福极限。

    ④当你看了《杜拉拉升职记》,你觉得外企真好,可以出入高档写字楼,说着让人听不懂的英语,拿着让人眼红的薪水;当你看了《亲密敌人》,你觉得投行男好帅,开着凯迪拉克,漫步澳大利亚的海滩,随手签着几百万的合同;当你看到一条精妙的广告赞不绝口,你觉得做营销好潮,可以把握市场脉搏,纵情挥洒自己的创意;当你看到一位做房地产的朋友,每天和有钱人出入各种高档场所,发着各种挥霍的微博,你觉得做房地产好赚钱;当你看到一位快消人员满世界出差,在各种地方住五星级酒店,你觉得做快消好风光。你疯狂地爱上了那种扬扬得意的状态,却不曾想到你日思夜想称之为梦想的状态,其实并不等于你看到的那样简单。

    ⑤他所吃的苦,是早就开始每天只睡三个小时,从N年前的数据查到昨天,一点点地做着细致无比的分析;他所吃的苦,是为了去争取一个客户,和农民工挤在一辆卧铺大巴车上,冒着被偷被抢被撞车的风险,一边敲邮件,一边环顾周围诧异的眼神;他所吃的苦,是为了一套更合理更系统的管理方法,而不断地和各个领导去磨合,去询问,去思考;他所吃的苦,是为了签下一个大订单,自己一个人在他乡,看着别人世界中的团圆,装饰着自己的相思梦;他所吃的苦,是为了一个上市项目,在三天之内自学几十万字的材料,让自己在三天之内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行家。他也曾许多次摔倒在泥土里,甚至让别人从自己的身体上踩过去。

    ⑥他成功地取得了让人望尘莫及的荣耀,只因为他是一个懂得吃苦的人,他的付出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⑦常言道“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如果老天善待你,给了你优越的生活,请不要收敛了自己的斗志;如果老天对你百般设障,更请不要磨灭了对自己的信心和向前奋斗的勇气。

    ⑧当你想要放弃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卖力、天赋还比你高的牛人,他们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个你永远只能眺望的远方。

    ⑨在你经历过风吹雨打之后,也许会伤痕累累,但是当雨后的第一缕阳光投射到你那苍白、憔悴的脸庞时,你应该欣喜若狂,并不是因为阳光的温暖,而是在苦了心志、劳了筋骨、饿了体肤之后,你毅然站立在前进的路上,做着坚韧上进的自己。

    ⑩所以,没有人的青春是在红地毯上走过,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既然梦想成为那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自我,就应该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为了到达终点,付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努力。

    1. (1) 下面最适合选作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 错过了人生最为难得的吃苦经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就会浅薄。 B . 没有人的青春是在红地毯上走过,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 C . 请不要收敛了自己的斗志,更不要磨灭了对自己的信心和向前奋斗的勇气。 D . 在最能吃苦的时候,你就应当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并付出最大的努力。
    2. (2) 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开头引用网络流行语,形象地说明有些年轻人选择安逸、浪费青春的现象,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作者将成功人士的风光和吃的苦进行对比,深刻地阐述了“懂得吃苦才能成功取得荣耀的道理。 C . 第⑦段运用道理、比喻等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述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可信度。 D . 本文态度鲜明,说理严谨,语言朴实真挚,反复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说理的气势。
    3. (3) 习近平主席曾对青少年说过这样的话“今天的梦想是用来奋斗的;未来有一天,梦想是用来回忆的。没有奋斗的青春,回忆是苍白的。”请联系本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 5. 阅读

    送你一把草

    卢树盈

    ①浮屠村有一个低保户,扶贫干部过了一拨又一拨,就是没有人能够把他扶起来。这个低保户叫老王,是一个老光棍。他什么也不想干,就靠着低保金过日子。

    ②这天,市里来了一个扶贫干部,三十出头,穿着很嘻哈,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他进了老王的小院,院子里杂乱脏,无处下脚。

    ③老王看到扶贫干部后面跟着一个扛摄像机的人,兴奋起来。以前的扶贫干部来,带着小鸡、小鸭……都想让他勤劳致富。结果这些小动物养大,都进了老王的嘴巴。这次得要头小牛,不用喂养就可以宰杀了吃牛肉。

    ④扶贫干部让老王叫自己“小伍”,并爽快答应了老王的要求。巡视屋内屋外一番后,小伍对着摄像机夸下海口:一年让老王脱贫,两年让他进小康,五年让他致富。这些话老王听了无数遍,心想又是扶贫干部在作秀。

    ⑤几天后,小伍来了。身后没记者,也没小牛,他只拿着一把草。老王有点失望,热情的脸马上拉了下来。小伍嬉皮笑脸地说:“王大叔,你要养牛,先种草。如果你种上一亩蒲草,我送你一条发财牛。”老王看着这把草,敷衍地点了下头。

    ⑥第二天,小伍就拉来蒲草苗。老王本想偷懒,在自家的水田里随便种点,剩下的蒲草苗卖给别人。可小伍跟着老王种蒲草,老王不好意思偷懒,只能硬着头皮干。

    ⑦蒲草苗施足了肥料,在水田里疯长。小伍到了九月才来,可仍不见小牛。他告诉老王把草割了晒干,就把小牛送来。老王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收割蒲草。小伍陪着他收割蒲草,等到晒干,装进屋子才离开。

    ⑧老王得意地等小伍送来小牛,他想着喂完蒲草,就宰牛吃肉。结果只等到了小伍的电话,他着急地让老王帮他谈了几年的女朋友找一双植物染色、手工编织、花色好看的拖鞋。承诺只要女朋友满意就马上送牛来。

    ⑨老王生气极了,可一想到一屋子的蒲草等着喂牛,便压住了火。想到蒲草,老王突然眼前一亮,年轻时,他可是蒲草编织能手。干脆给小伍的女朋友编一双拖鞋……

    ⑩老王赶紧挖了些红茜草,捣碎,加入明矾发酵后,再把蒲草放下去染红,晾干,得到了红色蒲草。他按照店里最流行的样式,用蒲草编织了一双女式拖鞋。小伍接到老王的电话,喜滋滋地来了,拿上拖鞋就急匆匆地走了

    ⑪一个月后,小伍才过来,可仍不见牛的踪影。小伍笑嘻嘻地拿出一百元钱和一张禅语窗帘的照片,说拖鞋女朋友非常喜欢,并央求老王为丈母娘编织照片上植物染色的窗帘,承诺只要丈母娘满意,马上送钱送牛来。

    ⑫这禅语窗帘,样式新颖,有五种颜色,还有花鸟,编起来肯定费心思。可想到既有牛又有钱,老王只能埋头苦干,足足花了一个多月才完成。小伍把这比照片还古朴耐看的窗帘放进车里,急匆匆地走了

    ⑬小伍拿走窗帘后,居然一个月没有露面,电话也打不通。老王一气之下跑到镇长办公室举报。镇长说小伍去日本考察了。等他回来一定给老王一个交代。

    ⑭这天,老王正呆在家里郁闷,小伍挎着一个大包急匆匆赶来,将一叠钱拍在桌上,喜滋滋地说:“这是禅语窗帘的三千元钱!”说着又递过一张地毯照片,问老王会不会编织蒲草地毯。老王冷笑:“你太小瞧我了。我家祖上五代都是编织蒲草的,有独特的植物染色、编织技艺。不过让我编,得先给订金。”小伍激动地从大包里拿出一万元钱递给老王:“如果你编织得好,还会有很多订单。”

    老王愣住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⑯“我详细地了解过你。你是民间艺人。我早就结婚了,为了给你的蒲草编织物找销路,才骗你编出样品。我拿着样品跑遍大江南北,还去了日本。你的手工编织很受欢迎,这不还接到了地毯订单呢!”看着老王惊愕的眼神,小伍继续兴奋地说,“王大叔,我还准备给你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我们的蒲草编织业发扬光……”

    ⑰老王的眼眶湿润了。他告诉小伍,他只是一个蒲草编织的匠人,常被人瞧不起。年轻时,媒婆给他介绍了一个姑娘,条件一般,说话可气人了,说老王这种穷鬼,就是瞎子都不嫁给他。就这样,老王自暴自弃,手艺也不想做了。

    ⑱小伍握着老王的手,坚定地说:“王大叔,不管别人怎么打击,人穷可不能短志啊!我这个小扶贫干部扶‘智’,更要扶‘志’!现在我已经交给了你一把草——咱凭手艺吃饭,靠勤劳致富!”

    ⑲看着小伍信任殷切的眼神,老王狠狠地点点头,大踏步走向那间蒲草屋……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 (1) 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运用先扬后抑的写法形象地突出了小伍聪明机灵、热心助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特点。 B . 文中两次写到小伍拿着编织品“急匆匆地走了”是因为小伍赶着出去帮老王推销手工编织品。 C . 第⑰段是插叙,交代了老王自暴自弃、懒惰的原因,这样安排使小说情节更完整,形象更丰满。 D . 文题“送你一把草”中的“草”既指小伍送给老王的蒲草苗,也指老王脱贫致富的方法和动力。
    2. (2)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老王愣住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3. (3) 通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⑱段的作用。
    4. (4) 文中说:“小伍对着摄像机夸下海口:一年让老王脱贫,两年让他进小康,五年让他致富。”请你发挥想象,以“五年后”起笔,续写老王脱贫致富后的情况。120字左右。
  • 6. 阅读

    古诗文阅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江行道中

    袁中道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 , 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 , 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天霁晨起登舟入沙市。午间,黑云满江,斜风烟雨大作。予推篷四顾:天然一幅烟江幛子!

    【注释】①敲戛:敲击。②流行坎止:情况顺利就行动,遇到困难就停止。

    1. (1) 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酬”指以诗相答。本诗是刘禹锡对白居易在宴席上写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的答谢。 B . “二十三年”说明诗人被贬时间之长,“凄凉地”“弃置身”流露出诗人被贬谪的辛酸和悲凉。 C . 诗人借“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用典贴切,感情深沉。 D . 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得势的新贵,“千帆”“万木”比喻自己,抒发了一种旷达的胸怀。
    2. (2) 下面对《湖心亭看雪》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回忆的方式,记叙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往事。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淡雅,读之清新喜人。 B . “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将天、云、山、水连接在一起,一气呵成,毫无赘述之感。 C . “惟长堤一痕……两三粒”一句视野由近及远、由大变小,让人产生了一种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 D . 文末的“痴”字与“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表现出了作者不随流俗、遗世孤立的闲情雅致。
    3. (3) 用“/”给《江行道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天 霁 晨 起 登 舟 入 沙 市

    4. (4) 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释下面加点的文言疑难字词。

      方法

      词语

      示例

      加点词释义

      字源法

      衣炉火

      迁移法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任之而已

      查字法

      复不遂

      ①总是。②立即,就。③专擅,独断专行。

    5. (5)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6. (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湖心亭看雪》中都写到了“饮酒”一事,刘禹锡、张岱两人“饮酒”的心情有什么异同?
    7. (7) 如果时空可以重置,张岱在湖心亭遇见的不是那两个金陵人,而是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你认为他们会成为知己吗?为什么?

      链接资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三、活动三:云实践(10分)
  • 7. 在云团课上,主办方开展“走进小说天地”小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 (1) 【建立档案】按要求补充下面的表格,制作小说人物档案卡。

      人物档案卡

      姓名:①  (②《》中的人物)

      别名

      智深(法号),鲁提辖(官名),花和尚(绰号)

      外貌特征

      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典型语言

      自称:“③”;没带酒钱:“明日来××讨钱”

      经典情节

      、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大闹野猪林

    2. (2) 【评价人物】金圣叹评价鲁智深这个人物时,说他“论粗鲁处,他也有些粗鲁;论精细处,他也有些精细。”请结合相关故事内容,说说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性格表现。
    3. (3) 【思维碰撞】在讨论青少年该多读当代小说还是经典小说这个问题时,同学们形成了两种观点,有人认为应该多读当代小说,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小说。这两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围绕你的观点,写一段80字以内的小议论,要求言之有据,论证合理,结构完整。
四、 活动四:云创作(50分)
  • 8. 网络热词“很燃”意思是很有激情,热血沸腾。“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姿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燃点”,可以是某一种事物让你“燃”,可以是某一件事让你“燃”……

        请以“拼搏路上,我最燃”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抄袭,不套作,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