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

更新时间:2023-06-06 浏览次数:111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3八下·涡阳期中)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家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这段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   )
    A . 背景 B . 内容 C . 性质 D . 影响
  • 2. (2023八下·淮北期中) 下边的扇形统计图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 . 土地占有的不均衡 B . 生产工具极其落后 C . 农轻重比例不协调 D . 地区经济发展失衡
  • 3. (2023八下·东台期中)   1952年底,我国彻底摧毁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一现象出现的法律依据(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土地改革法大纲》
  • 4. (2023八下·南阳月考)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重视农村工作,其中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下列关于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 . 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 . 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 . 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 5. (2023八下·淮北月考) 1950年,我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将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   )
    A . 国家土地公有制 B . 人民土地所有制 C . 集体土地公有制 D . 农民土地所有制
  • 6. (2023八下·临县月考)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新解放区土地占有情况的调查统计表。此表最适宜评述土地改革的(    )

    项目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农户总数

    不足7%

    57%以上

    占有总耕地

    50%以上

    14%

    A . 背景 B . 时间 C . 过程 D . 结果
  • 7. (2023八下·厚街月考) 下表反映了1950—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对比情况。表中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产量(单位:万吨)

    13213

    14369

    16392

    A .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 完成了三大改造 C . 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8. (2023八下·厚街月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的多余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由此可见,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 消灭地主阶级,清算其历史罪行 B . 使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C . 有限保护地主,防止社会暴乱 D . 促进经济恢复发展,巩固新生政权
  • 9. (2023八下·子洲月考) 下面是建国后农村政策调整时间轴,其中①阶段推动农村政策调整的法律文件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国土地法大纲》
  • 10. (2023八下·南阳月考)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 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材料反映的是(   )
    A . 土地改革的背景 B . 土地改革的内容 C . 土地改革的性质 D . 土地改革的影响
  • 11. (2023八下·沙田月考)  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产量由1950年的239.4千克增长为285.2千克。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 . 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B . 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 . 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 . 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 12. (2023八下·深圳月考) 1950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这场战争的胜利,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
    A . 土地改革 B . 追剿国民党残余势力 C . 抗美援朝 D . 和平解放西藏
  • 13. (2023八下·盐城月考) 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这是因为(   )
    A .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 . 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 .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 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 14. (2023八下·靖江月考) 余华的小说《活着》写道:“我回来的时候,我分到了五亩地,就是原先租龙二的那五亩。龙二是倒大霉了,他做上地主,神气了不到四年,一解放他就完蛋了。共产党没收了他的田产,分给了从前的佃户。”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A .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B . 土地改革的开展 C . “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15. 1950年冬开始,福建省逐步没收地主的土地,并把没收来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其法律依据是(   )
    A . “双十协定”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16. (2022八下·深圳月考) 请分析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的基本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前

    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

    1950- 1953年

    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

    1953年

    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

    A . 大生产运动 B . 农业生产合作社 C . 土地改革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17. (2022八下·浑南期末) 辽宁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写道:“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个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么高兴啊!……我们这个理想现在实现了。”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土地改革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农业生产合作社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8. (2022八下·定远期末) 新中国土地改革后,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亩盐碱地变成良田,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 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B . 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 . 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19. (2022八下·神木期末) 《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頭布后实现的(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20. (2022八下·拜泉期末) 如图农民所作所为的法律依据是(    )

    A . 《共同纲领》 B .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21. (2022八下·和平期末)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
    A . 变土地国有为地主所有 B . 变土地国有为农民所有 C . 变农民所有为国家所有 D . 变地主所有为农民所有
  • 22. (2022八下·禅城期末) 1950年冬,湖南省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说明(    )
    A .   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C . 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重大成就 D . 改革开放使农村经济日渐活跃
  • 23. (2022八下·天河期末) 下表是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的生活状况变化表。出现这种变化得益于当时(    )

    时间

    土地持有

    生产工具

    土地收成

    一年的食物

    解放前

    很少

    无耕牛、农具

    每年只收七担谷

    吃野菜、麦皮、杂粮达八个月之久

    1953年

    田地十五亩四分

    农具齐全

    全年有米吃

    全年有米吃,能吃四十八斤油,二十八斤盐

    A . 国民大革命开始 B . 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C . 土地改革的进行 D . 实行包产到户的新政策
  • 24. (2022八下·普宁月考)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
    A . 西藏和平解放 B . 土地改革 C . 抗美援朝 D . “大跃进”运动
  • 25. (2022八下·洮北月考)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此决策出自于(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26. (2022八下·源城期末) 题图是农民在土地确权工作中取得的新的权利,它开启了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的“闸门”。1950 年开始的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权发生的变化是( )

    A . 土地国有为地主所有 B . 土地国有为农民所有 C . 农民所有为国家所有 D . 地主所有为农民所有
  • 27. (2022八下·铁岭期中) 彻底摧毁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的是(    )
    A . 建立中华民国 B . 开国大典 C . 土地改革完成 D . 三大改造完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