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04 抗美援朝

更新时间:2023-06-06 浏览次数:67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3八下·宝鸡期中) 下图所示为朱宣咸创作的一幅名为《阻击“美帝国主义”》的漫画,反映了“美帝国主义”妄想通过朝鲜侵略中国大陆,遭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队的奋起反抗。作者表达的是(   )

    A . 抗美援朝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B . 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 . 美军装备落后导致战争的失败 D . 朝鲜军民英勇阻击美国侵略者
  • 2. (2023八下·休宁期中)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给我们还原了抗美援朝的战火岁月画面。……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青春保卫了中朝两国的和平与安宁。”他们体现出了(   )
    A . 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的红船精神 B . 忧国忧民、敢于斗争的五四精神 C . 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上甘岭精神 D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战精神
  • 3. (2023八下·淮北期中) 美国前国防部长马歇尔在朝鲜战争后无可奈何地承认:“神话已经破灭了,美国原来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一个强国。”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 . 保卫了中朝边境的安全 B . 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气焰 C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 维护了国内的稳定环境
  • 4. (2023八下·淮北期中) 1950年的10月1日到10月19日被史学研究者称为艰难决策的“18个日日夜夜”。最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下定决心(   )
    A . 解放西藏,统一全国 B . 出兵朝鲜,抗击侵略 C .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 .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5. (2023八下·淮南期中) 2015年3月21日,搭载着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从韩国飞抵沈阳,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士英灵终于魂归故里。下列史实与抗美援朝没有直接联系(   )
    A .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B . 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 C . 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D .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 6. (2023八下·临潼期中) 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新中国采取的行动是(    )
    A . 抗日战争 B . “一五”计划 C . 三大改造 D . 抗美援朝
  • 7. (2023八下·襄州期中)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这场战争是(   )
    A . 北伐战争 B . 抗日战争 C . 解放战争 D . 抗美援朝
  • 8. (2023八下·苍溪期中) 一位美国将军回忆1950发生的那场战争时说“……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所说的“错误的战争”是指(   )
    A . 解放战争 B . 抗美援朝 C . 越南战争 D . 朝鲜内战
  • 9. (2023八下·宝安期中) 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
    A . 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B .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C . 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D . 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 10. (2023八下·东台期中) “朝鲜战争给中国以无可比拟的机会,它团结全国人民来支持新的革命政权。它使敌对分子沮丧,使刚冒头的地方主义不能发展。”这段材料说明该事件(    )
    A . 加强了对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 B . 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C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 11. (2023八下·广州期中)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关联正确的是(    )
    A . 新中国成立——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 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统一 C . 抗美援朝——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 . 土地改革——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 12. (2023八下·东台期中) 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其中实物史料主要是通过实物本身的形态、结构、质地、原料和工艺等提供历史信息,体现史料价值。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
    A . 抗美援朝战争中缴获的美军枪支 B . 《朝鲜停战协定》(复印件) C . 抗美援朝战争亲历者的回忆录音 D . 《开国大典》油画
  • 13. (2023八下·南阳月考)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下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重在强调这场战争( )
    A . 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 .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 . 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 . 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 14. (2023八下·子洲月考) 《跨过鸭绿江》(见下图)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建党100周年头部献礼剧。该剧被誉为“历史与现实风云激荡的对话”。下列对抗美援朝历史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②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③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④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5. (2023八下·子洲月考) 如下图是1950年11月张文元创作的漫画《一臂之助,义不容辞》,该漫画反映的战争(   )

    A . 导致了朝鲜半岛分裂 B . 致使美国深陷经济危机 C . 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 D . 重新确立中国大国地位
  • 16. (2023八下·淮北月考) 激昂雄壮的歌曲让我们荡气回肠。当我们看到下图所示场景时,不由地唱起(   )

    A .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B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C .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D . 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 17. (2023八下·宝安期中) 1953年6月朝鲜政府追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彭德怀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根据材料判断杨根思所属部队是(   )
    A . 中国工农红军 B .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 .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 中国人民志愿军
  • 18. (2023八下·中山月考)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前举行的成人礼。从此,这个曾经的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建立起平视对方的心态,也学会了与强权国家打交道的本领。材料意在强调抗美援朝战争(   )
    A . 改变了中国的落后面貌 B . 提升了中国人民的自信 C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 打破了西方的对华封锁
  • 19. (2023八下·沙田月考)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该材料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   )
    A . 促进朝鲜统一 B . 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 . 保家卫国 D . 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 20. (2023八下·南阳月考)  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

    ①出兵朝鲜   

    ②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

    ③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②③④
  • 21. (2023八下·襄州月考)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曾经形象的把抵御美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新中国安全的一次战争比喻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次战争是指(    )
    A . 抗日战争 B . 解放战争 C . 抗美援朝战争 D . 抗美援越战争
  • 22. (2023八下·襄州月考)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年志愿军就是高唱着这首战歌入朝作战的,当时的志愿军总司令是(    )
    A . 彭德怀 B . 陈毅 C . 朱德 D . 林彪
  • 23. (2023八下·临县月考)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该学者意在强调这场战争(    )
    A . 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 .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 . 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 . 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 24. (2023八下·中山月考) 如表为1951年6月至1952年底全国捐献战斗机统计情况。这一情形出现的原因是(   )

    群体或个人

    捐献战斗机(架)

    甘肃玉门石油职工群体

     1

    四川简阳县农民群体

    2

    豫剧演员常香玉

    1

    著名工商业者荣毅仁

    7.5

    ……

    ……

    全国总计3710

    A . 土地革命 B . 抗美援朝战争 C . 三大改造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25. (2023八下·淮北月考) 追忆革命先烈,感悟民族精神。毛岸英、罗盛教、杨根思、邱少云等革命先烈与下列哪一称号相符(   )
    A . “最可爱的人” B . “劳动模范” C . “人民的好公仆” D . “两弹元勋”
  • 26. (2023八下·淮北月考) 朝鲜内战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并派飞机入侵中国领空,多次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的行径(   )
    A . 实现了全球霸主的地位 B . 加速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C . 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D . 维护了东亚地区的和平
  • 27. (2023八下·中山月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年,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所有中国人的爱国热情都被奇迹般地调动起来,人们加班加点地工作,把增产增收的东西捐献成飞机大炮,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对这些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B . 土地改革,保障民生 C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 . “一五”计划,工业起步
  • 28. (2023八下·沙田月考)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一1965年)》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   )

    ①是指抗美援朝战争  
    ②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④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9. (2023八下·厚街月考) “在朝鲜战争中,我国台湾和东北屡受侵略,苏联在出兵问题上一再出尔反尔,最后仅限于声援,但中国义无反顾独立地制定参战决策并取得战争的胜利,使美国遭到第一次战败,严厉打击了战后美国跋扈张扬的气焰。”由此可知,中国参加朝鲜战争的主要原因是(   )
    A . 美国在二战后气焰嚣张 B . 苏联在战争开始后无所作为 C . 朝鲜领导人向我国求援 D . 朝鲜战争威胁我国边境安全
  • 30. (2023八下·临县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体现这一精神的最核心的品质是(    )
    A . 保家卫国 B . 团结友爱 C . 军民和谐 D . 国际合作
  • 31. (2023八下·深圳月考)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
    A .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 . 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C . 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D . 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 32. (2023八下·深圳月考) 如图是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一位战士写下的绝命诗。据此可知,“冰雕连”肩负的神圣使命是(    )

    A . 解放全中国 B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 . 向工业化进军 D . 建设现代化钢铁长城
二、简答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