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3-06-25 浏览次数:2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 1.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深霄   可歌可泣   当之无愧   死而后已 B . 硕果   一反即往   至死不懈   炯乎不同 C . 斑斓   家喻户晓   锋芒必露   锲而不舍 D . 污秽   妇孺皆知   心会神凝   马革裹尸
  • 2.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办事不与人商量,喜欢 鲜为人知 , 不考虑后果,常常妨害大家的利益。 B . 吴成在当选班长那天的班会上, 慷慨淋漓地发表就职演说,受到大家的好评。 C . 全国电视音乐大赛上,选手们表现出众,评委们也是 气冲斗牛 , 十分专业。 D .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 扑朔迷离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以议论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全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B . 杨振宁是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曾获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C . 萧红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著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 D . 《孙权劝学》以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刻画人物。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 . 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C .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D . 我们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 5.   名句积累与运用。
    1. (1)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 (2) 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3)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4. (4) 《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5. (5) 岑参《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 6.   名著阅读。

    【选段一】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厢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

    【选段二】“我知道你这小子吃硬不吃软,跟你说好的算是白饶!”她的嗓门又高起来,街上的冷静使她的声音显着特别的清亮,使祥子特别的难堪。“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玩!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不论秧子:即不管是谁。)

    1. (1) 以上两段文字出自于《 》,作者被誉为“ ”。
    2. (2) 在原著中,透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虎妞形象?
    3. (3) 老舍把祥子这样一个“小人物”写活了,读完原著你觉得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

    吴燕京

    ①有人统计过,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每小时会触摸脸部二三十次,平均两三分钟就会摸一次,而且这个习惯动作很难避免。那么,人为什么要摸自己的脸呢?

    ②早期的人类语言与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语言学家认为,在人类语言起源初期,人用于交流的方式和动物的交流方式比较类似,两者都包含了大量的肢体动作,这是因为早期的人类语言只包含很简单的几个音节,无法满足复杂的交流需求,因此需要借助肢体动作来丰富语言交流的形态和内容。

    ③在人类语言形成的早期,触摸而部、额头、下巴和脖子是早期人类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类学家甚至研究了这些动作的具体意义, 比如,用手掌触摸额头代表臣服于族群的首领,用手握住脖子则是向同伴发出“有危险”的警告,触摸面部和下巴可能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看来,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

    ④随着语言的发展,特别是语音变化的丰富,人类已经可以通过说话表达十分复杂的思想和感情,几乎满足了所有的交流愿望。肢体动作逐步失去了其在交流中的主导作用,退化成语言的辅助机制。

    ⑤相对于语言学家的解释,心理学家则认为人类触摸面部的现实意义是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⑥英国杜伦大学芮斯兰德教授利用超声波扫描技术研究了怀孕 24-36周的准妈妈,研究发现,触摸面部和调节情绪有关,心理压力较大的孕妇其体内胎儿会更多地呈现触摸自己面部的姿势。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神经学家指出,由于脸部生有大量的神经末梢,触摸面部皮肤会刺激神经活动,从而导致人体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而降低压力和焦虑带来的负面情绪。由此可见,人们之所以会在不经意间摸自己的脸,实际上是在调节情绪,使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⑦人与动物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人类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既独立于周边的环境,也独立于他人。研究发现, 部分高级哺乳动物也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大象,猩猩、狮子等动物在照镜子时可以区分镜子中的自己和镜子中的其他同类个体。有学者认为,人类触摸自己面部的表现正是源于这种自我意识的反应。

    ⑧人类有一套心理机制保护自我意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触摸自己的身体是最简单、直接的提升自我意识的方法。有研究发现,人在群体中比独处的时候会更多地触摸自己的脸、胳膊和头部,这固然是因为人们更在意社交场合下自己的仪容,但群体也是影响和降低自我意识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群体中人会下意识地触碰自己的身体。这种行为可以产生心理暗示作用,提升自我意识,不容易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

    ⑨当我们下一次出门注意到自己或他人触摸面部的这个动作时,体会或许会更多吧。

    (选自《百科知识》2020.05A,有删改)

    1. (1) 文章开头从人们习惯于摸自己的脸这种生活现象谈起,有何用意?
    2. (2) 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
    3. (3) 第⑦段划横线字“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悼路遥

    史铁生

    ①我当年插队的地方,延川,是路遥的故乡。

    ②我下乡,他回乡,都是知识青年。那时我在村里喂牛,难得到处去走,无缘见到他。我的一些同学见过他,惊讶且叹服地说那可真正是个才子,说他的诗、文都作得好,说他而且年轻,有思想有抱负,说他未来不可限量。后来我在《山花》上见了他的作品,暗自赞叹。那时我既未做文学梦,也未及去想未来,浑浑噩噩。但我从小喜欢诗、文,便十分的羡慕他,十分的羡慕很可能就接近着嫉妒。

    ③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北京,其时我已经坐上了轮椅。路遥到北京来,和几个朋友一起来看我。坐上轮椅我才开始做文学梦,最初也是写诗。第一首成形的诗也是模仿了信天游的形式,自己感觉写得很不像话,没敢拿给路遥看。那天我们东聊西扯,路遥不善言谈,大部分时间里默默地坐着和默默地微笑,那默默之中,想必他的思绪并不停止,就像陕北的黄牛,停住步伐的时候便去默默地咀嚼,咀嚼人生。此后不久,他的名作《人生》便问世,从那小说中我又听见陕北,看见延安。

    ④第二次见到他是在西安,在省作协的院子里。那是 1984年,我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回陕北看看,路过西安,在省作协的招待所住了几天。见到路遥,见到他的背有些驼,鬓发也有些白,并且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听说他正在写长篇,寝食不顾,没日没夜地干。我提醒他注意身体,他默默地微笑,我再说,他还是默默地微笑。我知道我的话没用,他肯定以默默的微笑抵挡了很多人的劝告了。那默默的微笑,料必是说:命何足惜?不苦其短,苦其不能辉煌。我至今不能判断其对错,唯再次相信“性格即命运”。然后我们到陕北去了,在路遥、曹谷溪、省作协领导李若冰和司机小李的帮助下,我们的那次陕北之行非常顺利,快乐。

    ⑤第三次见到他,是在电视上,“正大综艺”节目里。主持人介绍那是路遥,我没理会,以为是另一个路遥,主持人说这就是《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我定睛细看,心重重地一沉,他竟是如此的苍老了。若非依旧默默地微笑,我实在是认不出他了。此前我已听说他患了肝病,而且很重,而且仍不在意,而且一如既往笔耕不辍,奋争不已。但我怎么也没料到,此后不足一年,他会忽然离开这个平凡的世界。

    ⑥他不是才四十二岁吗?我们不是还在等待他在今后的四十二年里写出更好的作品来吗?如今已是“人生九十古来稀”的时代,怎么会只给他四十二年的生命呢?这事让人难以接受,这不是哭的问题。这事,沉重得不能够哭了。

    ⑦有一年王安忆去了陕北,回来对我说:“陕北真是荒凉呀,简直不能想象怎么在那儿生活。”王安忆说:“可是路遥说,他今生今世是离不了那块地方的。路遥说,他走在山山川川沟沟峁峁之间,忽然看见一树盛开的桃花,就会泪流满面,确实心就要碎了。”我稍稍能够理解路遥,理解他的心是怎样碎的。我说稍稍理解他,是因为我毕竟只在那儿住了三年,而他的四十二年其实都没有离开那儿。我们从他的作品里理解他的心,他在用他的心写他的作品,可惜还有很多好作品没有出世,随着他的心,碎了。

    ⑧这仍然不止是一个哭的问题。他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上倒下去,留下了不平凡的声音,这声音流传得比四十二年要长久得多了,就像那块黄土地的长久,像年年都要开放的山间的那一树繁花。

    (选自《史铁生作品集》,有删改)

    1. (1) 请根据“作者三次见到路遥”的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次数

      地点

      “我”眼中的路遥

      路遥给“我”留下的印象

      第一次

      北京

      不善言谈、默默地坐着、默默地微笑

      第二次

      西安

      为了文学创作,不顾身体

      第三次

      苍老、默默地微笑

    2. (2) 品味下列句子,思考并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我提醒他注意身体,他默默地微笑 , 我再说,他还是默默地微笑。(两个“默默地微笑”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②我定睛细看,心重重地一沉,他是如此的苍老了。(“竟”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3. (3)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作者眼中的路遥是怎样的一个人。
    4. (4) 文章标题为“悼路遥”,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在对路遥的悼念中还表达了哪些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傅永,字脩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据。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 , 唯傅脩期耳。”

    (选自《北史•傅永列传》,有删节)

    注: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 (1)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2. (2) 解释下列画横线的字词在文中的含义。

      当涉猎

      ②即 刮目相待

      ③手 鞍桥

      猎经史

    3. (3) 下列黑体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A . 以军中多务/不而别 B . 自以为大有所/精求精 C . 自青州入魏,复南奔/根问底 D . 涉猎经史,有才干/品学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5. (5) 甲文中,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6. (6) 乙文中,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7. (7) 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六、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0分)
  • 10.   作文。

    请以“让我      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 600字。

  • 1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公园里,群花争妍。爸爸与女儿漫步其间,女儿忽然指着前方一朵花说:“那朵花好丑啊!”爸爸微笑不语,只是抬手示意她离那朵花近一点儿。她虽不情愿,但还是驻足花前。正有轻风拂过,淡淡花香入鼻,浸润心田,她愕然。爸爸细细打量女儿,又笑着说:“其实,每一朵花都有它独特的美,独特的价值。人与花一样,既不要看轻别人,也不要看轻自己。”她若有所思,点点头,好像明白了……

           要求:文章立意要深刻;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要有真情实感;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在600字左右。

七、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 12.   某班开展了“祖国,您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爱国”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多少贤人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敢于挺身而出,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当在祖国建设蓬勃发展之际,他们可以义无反顾,甘愿付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因此,民族的兴旺,要靠每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奉献,国家的强大,需由每一位有爱国之情的人去建设。
    1. (1) 我们班级正在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标语。(20字内)
    2. (2) 请你介绍一下我国的国旗——五星红旗的构成及其内涵。
    3. (3) 在“祖国,您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中,如果你是策划者,请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环节。

      示例:讲爱国故事

      活动一:

      活动二:

    4. (4) 本次班会有一个分享“爱国人物”故事的环节,请你分享一个你熟悉的爱国人物的故事。(1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