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南宁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3-06-28 浏览次数:33 类型:期中考试
一、(35分)积累运用 
  • 1. 六年级举办“谈家乡风情,悟思乡情思”主题班会活动。围绕主题,同学们走进了家乡,领略了家乡的风俗风貌,感受乡土人情,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泱泱华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孕育了多资多彩的民俗文化,历经代代传承而生生不息。瞧!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biān  pào,wàn xiànɡ ɡēnɡ xīn 真热闹;元霄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fèi ténɡ;端午节,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fèn wài明…… 

    1. (1) 请你根据语段中的拼音,把相应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biān pào 

       
       

       wàn xiànɡ ɡēnɡ xīn 

       
       

        

       
       

        

       
       

       fèi  ténɡ 

       
       

       fèn wài 

       
       

        

       
       

        

       
    2. (2) 请你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①改为 

       ②改为 

    3. (3) “孕育”的“孕”是结构,第二笔是,“孕育”的意思有:①怀胎、生育;②比喻新事物在既存事物中酝酿形成,语段中应选(填序号)。请你把“孕育”这个词语规范、工整地写下来。 

       孕育: 

  • 2. 读句子 

     年味,是回家路上最美的风景;年味,是妈妈端上的____的水饺;年味,是满街____的红红火火;年味,是____的爆竹声声。 

    1. (1) 请你选择合适的词语依次填空,正确选项是(    ) 

       ①震耳欲聋     

       ②热气腾腾     

       ③张灯结彩 

      A . ③②① B . ③①② C . ②①③ D . ②③①
    2. (2)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式,写一个排比句。 
  • 3. 下面习俗的寓意你知道吗?请你写一写。 
    1. (1) 春节“福”字倒着贴: 
    2. (2) 中秋节吃月饼: 
  • 4. 日积月累 
    1. (1) 在课文《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同志这样阐述:为人民利益而死,;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2. (2) 多少远离故乡的游子错过了承欢父母膝下的好时光,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是啊,父母的恩情如何能报答得了呢?正如孟郊诗中所说“谁言,报得。” 
    3. (3) 乡愁是什么?是贺知章“,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深厚乡土之情;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深切思念之情;是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急切回乡之情;是纳兰性德“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的边塞思乡之情。 
二、阅读理解。 
  • 5. 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香米包装袋 

     

     材料二: 

     ㅤㅤ宾阳县古辣镇大陆村稻田艺术画再出新作品。本季稻田艺术画相较于以往增添了很多新亮点,画面种植面积从以往的60亩增加到了120亩,并且首次同时创作三幅画作。《八仙过海》《如虎添翼》《吉祥三宝》三幅用红叶稻、紫叶稻、黄叶稻、白叶稻和本地的常规绿叶稻五种水稻组成的稻田艺术画,色彩清新,形象生动,吸引八方游客,纷纷来到这个国家3A级景区的网红“打卡地”拍照游玩。 

     

    1. (1) 在材料一中,这袋香米的产地是,特点是、大小均匀、。 
    2. (2) 结合材料,说说材料二图中所表现的神话故事是:。 
    3. (3) 请你创作一句广告语宣传“香米”或“古辣稻田艺术画”。 
  • 6. 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把家乡瑞典的特色风景写进了《骑鹅旅行记》。书中的主人公小男孩(填名字)骑着大雄鹅飞到过瑞典的很多地方,其中克拉山的(A.鹤之舞表演大会  B.大海中的白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7. 家乡有难忘的人、事、景,以及让人印象深刻的美食。 

     那个星期天(节选) 

     ㅤㅤ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 (1) 请用两个关键词,概括文段中“我”此时的心情,填写在下面的方框里。
    2. (2) ①文中作者通过“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几件事表达人物当时的心情。 

       ②请你运用“融情于事”的方法表达情感。 

       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要回来了,我想通过这两个事例表达我兴奋而急切的心情:。 

  • 8. 课内阅读。 

     阅读少年闰土(节选) 

     ㅤㅤ【A】____的天空中挂着一轮【B】____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C】____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1. (1) 文段中的三个括号,应填入表示颜色的词是什么?请你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A】【B】【C】 

       ①金黄    ②碧绿    ③银白    ④深蓝 

    2. (2) 这段话抓住天空、这几种景物,表现月夜的美好。 
    3. (3) 下面资料在原文中,属于上面文段的前面部分:“母亲”一提到闰土要来,“我”脑海就闪现月下闰土刺猹的情景。结合资料,说说上面这个文段表现了“我”什么情感? 

       表现了  

       【资料】 
      “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母亲说。 
      “是的。” 

      “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母亲还说。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故乡》 

  • 9. 阅读《腊八粥 》。

     ㅤㅤ①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ㅤㅤ②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她曾和我们说过:“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主要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ㅤㅤ③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抗战后南北迁徙(xǐ),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ㅤㅤ④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ㅤㅤ⑤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说着,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ㅤㅤ⑥我没有说什么,只泫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冰心  有删改) 

    1. (1) 阅读全文,作答下列小题。 

       ①腊八指农历 

       ②文中除了写“我”煮腊八粥,还写(谁)煮腊八粥。 

    2. (2) 对比阅读,完成下列表格。 

       沈从文写《腊八粥》,冰心也写《腊八粥》,但两者围绕中心意思,选材不同,详略也不同。 

                  
       

       作  者 

       

       选  材 

       

       体会详略得当 

       

       沈从文 

       

       ①等粥   ②喝粥 

       

       详写,略写(填序号),表现了八儿对粥的喜爱,侧面写出腊八粥的美味诱人。 

       

       冰  心 

       

       ①我的母亲煮粥的由来。 

       

       ②淡忘“腊八”。 

       

       ③孩子们想再煮粥。 

       

       详写,略写(填序号),表现了 

       

        

       

       。 

    3. (3) 文中煮腊八粥的人你最欣赏的是谁?并说说理由。 
三、表达实践。 
  • 10. 表达实践。 

     ㅤㅤ同学们,祖国昌盛,我们的家乡也越来越美好!你有没有发现家乡的新变化?是村子里建了一个新广场,或者是道路比以前更干净了,还是溪水比以前更清澈了……请你以“家乡”为话题,写一篇习作,夸夸现在的家乡。 

     ㅤㅤ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详略得当。不少于450个字。③不能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