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物...

更新时间:2023-06-20 浏览次数:2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3D”立体电影利用的原理是光的干涉现象 B . 光照到不透明小圆盘上会在之后的光屏上影子的中心出现一个极小的亮斑即“泊松亮斑”,此现象说明光发生了衍射 C . 物体做受迫振动时,振动的频率和振幅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D . 只要波源运动,就一定能观测到多普勒效应
  • 2. 如图所示为一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示意图,电容器两固定极板间有一可移动的电介质板,电介质板与被测物体相连。电容器接入电路后,通过极板上物理量的变化可确定被测物体的位置,若物体向左平行于极板移动,在电介质板移出电容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容器的电容减小,由a→b的电流流过电流计 B . 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大,由a→b的电流流过电流计 C . 电容器的电容增大,由b→a的电流流过电流计 D . 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由b→a的电流流过电流计
  • 3. 如图某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做小摆角振动,P为平衡位置与端点间的某点,从第一次经过P点时开始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到它第二次经过P点时,所需时间为半个周期 B . 到它第二次经过P点时,所需时间为一个周期 C . 到它第三次经过P点时,所需时间为一个周期 D . 到它第三次经过P点时,所需时间为二个周期
  • 4.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a、b、c为三个质点,a位于负的最大位移处,b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从此刻起再经1.5s,质点a第二次到达平衡位置。由此可知该列波(    )

    A . 沿x轴正方向传播 B . 传播速度大小为1.2m/s C . 从该时刻起,经过0.5s,质点a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了1.2m D . 该时刻以后,b比c晚到达负的最大位移处
  • 5. 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与x轴重合,该电场线上各点电场强度大小E随x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坐标轴上的点0、x1、x2和x3分别与x轴上O、A、B、C四点相对应,相邻两点间距相等,一电子由O点静止释放,仅受电场力的作用,运动到A点的动能为E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O点到C点,电势逐渐降低 B . 电子先做匀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C . 电子运动到C点时动能小于3Ek D . 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
  • 6. 将一只量程为100μA,内阻Rg=900Ω的灵敏电流计分别改装成量程为1mA的电流表、量程为1V的电压表,电路如图所示,G为灵敏电流计,Ra、Rb是二个定值电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选择开关置于a时,构成量程为0∼1V的电压表 B . 选择开关置于b时,构成量程为0∼1mA的电流表 C . 电阻Ra的阻值为90Ω D . 电阻Rb的阻值为910Ω
  • 7. 如图所示,abcd为匀强电场中的一等腰梯形,其平面与场强方向平行。已知 , a、b、d三点的电势分别为0、4V、4V,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c点的电势为12V B . 匀强电场的场强为200V/m C . 电场强度的方向平行于bc边斜向下 D . 电子和质子分别放在d点时,具有相同的电势能
二、多选题
  • 8. 如图所示,电路中E、r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R1、R2为定值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向a端移动时,则(    )

    A . 电压表读数增大 B . 电流表读数减小 C . 电源的效率可能会减小 D . 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的比值
  • 9. 如图所示,在某一均匀介质中,M、N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介质中P点与M、N两个波源的距离分别为3m和5m,t=0时刻两波源同时起振,形成的简谐波分别沿MP、NP方向传播,波速都是1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简谐横波的波长为2m B . P点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C . P点是振动减弱的点 D . 0~1s内,P点通过的路程为48cm
  • 10. 足球颠球是足球运动的专业术语。是指用身体的一个或某些部位连续地在空中轻轻击球的动作。是增强球感、熟悉球感的有效方法。用脚背直接击球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颠球练习。某同学练习用脚颠球。若足球的质量为0.4kg,某一次足球由静止自由下落0.8m,被重新颠起,离开脚部后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45m。已知足球与脚部的作用时间为0.1s,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足球从下落到再次上到最大高度,全程用了0.7s B . 在足球与脚接触的时间内,合外力对足球做的功为1.4J C . 足球与脚部作用过程中动量变化量大小为2.8kg•m/s D . 足球从最高点下落至重新回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小为3.2N•s
三、实验题
  • 11. 物理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 (1) 图乙中A、C为单摆摆动过程中的最高点,B为最低点,在测量单摆的振动周期时,选取图乙中的(选填“A”“B”或“C”)点开始计时最为合适。
    2. (2) 正确安装实验装置后,测得单摆的摆长为L,然后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某次经过(1)中选择的点开始计时,在完成N次全振动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请写出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用以上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3. (3) 改变该摆线的长度L,并测量对应的周期T,根据测量的多组数据作出的L—T2图像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图线不过原点的可能原因是____。
      A . 悬点到小球上端的距离记为摆长 B . 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 C . 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 12. 小明和小华在实验室测量某电阻的阻值,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A.多用电表

    B.电池组E(电动势为4.5V,内阻不计)

    C.定值电阻(阻值为10Ω)

    D.电压表V(量程为5V,内阻未知)

    E.电流表A(量程为20mA,内阻为90Ω)

    F.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为0~20Ω,额定电流2A)

    G.开关S、导线若干

    1. (1) 先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顺序是

      ①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并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电表指针对准欧姆零点

      ②将选择开关旋转到“Ω”挡的“×1”位置

      ③调节指针定位螺丝,使多用电表指针指着电流零刻度

      ④将选择开关旋转到OFF位置

      ⑤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接触,测出金属丝的电阻为20Ω

    2. (2) 他们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和待测电阻的粗略值,设计了如下电路精确测量电阻的阻值,请利用以上器材,在下方的虚线框中补全实验电路图(需标出相应器材的符号);

    3. (3) 根据电路图帮他们补全实物图;
    4. (4) 若电压表示数为4.2V,电流表示数为15mA,则=Ω;本实验主要误差的来源是
四、解答题
  • 13.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一细光束平行于桌面由A点射入玻璃砖,折射光线与桌面的夹角 , 已知A点到桌面的距离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1. (1) 玻璃砖的折射率;
    2. (2) 光线在玻璃砖内传播的时间。
  • 14.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高h=0.2m的光滑水平桌面,小物块B静止在桌面上。小物块A以某一初速度向左运动并与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以大小1m/s的速度向右运动,物块B向左运动并离开桌面最后落地。假设B落地时与地面碰撞时间为t=0.1s,碰撞前后竖直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碰撞过程中地面对B的支持力与摩擦力视为恒力,已知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1kg和2kg,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 重力加速度g=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求:

    1. (1) 小物块A的初速度大小;
    2. (2) 物块B与地面第一次碰撞后离开地面瞬间的速度大小。
  • 15. 如图所示,竖直正对放置的金属板A、B中间开有小孔,小孔的连线沿水平放置的金属板M、N的中心线 , 粒子源P可以连续发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初速不计),粒子在A、B间被加速电压U0加速后,沿平行板的方向从金属板M、N正中间射入两板之间。M、N板长为L,两板间距离为。加在M、N两板间电压UMN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M、N板间的电场可看成匀强电场,忽略板外空间的电场。在每个粒子通过电场区域的极短时间内,两板电压可视作不变,板M、N右侧距板右端L处放置一足够大的荧光屏PQ,屏与垂直,交点为。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相互作用不计,求:

    1. (1) 粒子进入MN板间时的速度大小v0
    2. (2) 粒子刚好从N板的右边缘离开偏转电场时,M、N板间的电压U1
    3. (3) 在荧光屏上有粒子区域的长度b。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