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3-06-02 浏览次数:6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序号填在答题卷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近年来,某电视台一些优秀节目注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许多内容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地理知识。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
      A . 地理位置 B . 海拔高度 C . 地形气候 D . 行政区域
    2. (2) 图中自然地理条件最优越的区域是(  )
      A . B . C . D .
    3. (3) 《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诗词的热情。下列诗词以“春”为关键词,其中描述①区域景观的是(  )
      A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D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 (4) 某纪录片记录了我国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不同饮食习惯。下列地区与其当地地道美食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①地区——糯米藕 B . ②地区——刀削面 C . ③地区——螺蛳粉 D . ④地区——手抓羊肉
    5. (5) 某节目中提到中国人对“山”的崇拜,其中甲山是(  )
      A . 太行山脉 B . 长白山脉 C . 横断山脉 D . 秦岭
    6. (6) 下列传统民居位于④区域的是(  )
      A . 吊脚楼 B . 四合院 C . 蒙古包 D . 土楼
  • 2.   塞罕坝曾是“飞鸟无栖树,黄沙满天飞”的荒原沙地。新中国成立以后,塞罕坝人创造了绿色奇迹,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生态系统。读塞罕坝林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塞罕”在某少数民族语言中是“美丽”的意思,这个少数民族是(  )
      A . 朝鲜族 B . 回族 C . 蒙古族 D . 维吾尔族
    2. (2) 塞罕坝曾经“黄沙满天飞”,此现象多发生的季节是(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3. (3) 随着塞罕坝林场林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是(  )
      A . 河流含沙量增加 B . 年均降水量增加 C . 日照天数增加 D . 沙尘天气增加
  • 3.  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和东北地区冬季降雪日数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1. (1) 由图1可知,关于东北地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 . 山环水绕,黑土广布 C . 三山夹两盆 D . 地形平坦、河湖密布,鱼米之乡
    2. (2) 关于图2降雪日数分布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 降雪日数自南向北逐渐减少 B . 降雪日数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C . 图中平原区降雪日数最少 D . 近海地区降雪日数多于内陆地区
    3. (3) 图2甲地降雪日数不是最多,降雪量却最大,其原因可能是(  )
      A . 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 B . 更靠近海洋,水汽充足 C . 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D . 纬度低,蒸发旺盛
    4. (4) 谚语有云“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下列关于东北冬季降雪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有利于冻死害虫,利于次年农业生产 B . 有利于发展冰雪旅游产业 C . 导致交通堵塞,交通事故上升 D . 导致小麦等农作物冻害,作物减产
    5. (5) 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图1中 B 处是著名的(  )
      A . 辽中南工业基地 B . 京津唐工业基地 C . 沪宁杭工业基地 D .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 4.  农业的根基是粮食,粮食的根基是土地。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分布着肥沃的黑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读东北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东北地区 (  )
      A . 耕地多分布在平原 B . 草地多分布在东部 C . 林地集中于中部 D . 耕地以水田为主
    2. (2) 该区域内 (  )
      A . 辽河沿岸是水稻种植北界 B . 玉米仅种植在嫩江的两岸 C . 大豆的种植范围广 D . 甜菜多种植在南部
    3. (3) 为保障粮食安全,该区域应 (  )

      ① 秸秆还田,养护黑土② 培育良种,抵抗病害 

      ③ 开垦湿地,扩大耕地④ 少用农药,降低污染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的第24届冬奥会,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供应北京冬奥会3大赛区、26座场馆的电能,全部是由张家口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转换而来的绿色电能,是世界上首次实现100%利用可再生能源供应所有竞赛场馆用电的一场奥运会。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与“张北的风,吹亮了北京的灯”最相关的是(  )
      A . B . C . D .
    2. (2) 第24届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给张家口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

      ①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②促进当地矿产资源开采,发展工业

      ③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建设发展④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 (3) 奥运火炬在开幕式上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充分体现的理念是(  )
      A . 低碳节能的绿色办奥运 B . 带动冰雪运动的共享办奥运 C . 督查到位的廉洁办奥运 D . 促进国际交流的开放办奥运
  • 6.  云南元阳梯田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是梯田农耕文明奇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元阳梯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A . 小麦 B . 水稻 C . 玉米 D . 高粱
    2. (2) 哈尼人采用的耕作方式是(  )
      A . 现代耕作方式,机械化程度高 B . 过渡型耕作方式,半机械化 C . 传统耕作方式,手工种植 D . 原始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3. (3) 云南哈尼梯田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梯田天然自流灌溉系统形成的原因有 (  )

      ①湿润多雨,雨季较长                    ②地势起伏较大,水可顺地势自流

      ③植被葱郁,有利于涵养水源              ④黑土土壤为主,土质肥沃疏松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4. (4) 关于元阳梯田所在的地形区,描述正确的是(  )
      A . 峰峦叠幛,山峰耸立 B . 地形崎岖,喀斯特广布 C . 平坦广阔,视野开阔 D .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7.  亚奥理事会执委会在与有关各方协商研究决定,原定于2022年9月10日至25日举行的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延期举办、赛事名称和标识保持不变。读长江三角洲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杭州(  )
      A . 沿江、沿海分布 B . 是京杭运河最北端城市 C . 是江苏省省会城市 D . 位于京津唐工业区
    2. (2) 读图可知,杭州举办亚运会的优势条件有(  )
      A . 地形多样、提供滑雪场所 B . 气候多样、满足多种项目开展 C . 水能丰富、为赛事提供动力 D . 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3. (3) 近年来,杭州郊区瓜果飘香,鲜花争艳,造成该变化的原因是 (  )
      A . 交通运输的变化 B . 国家政策的变化 C . 市场需求的变化 D . 科学技术的变化
  • 8.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9个地市组成。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东省和香港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 . 广东省制造业水平不断提升 B . 香港重点发展服务业 C . 形成了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 . 形成了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
    2. (2)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以(  )
      A . 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 . 降低外来人口的数量 C . 使区内各城市经济均衡发展 D . 提高城市竞争能力
    3. (3) 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包括 (  )

      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②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

      ③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内联系       ④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④
二、综合题(2小题,共40分)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会上强调了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的地位,肯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流域在水沙治理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榆林市泉家沟位于黄土高原,1979年,被确立为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实验区。经过多年努力,当地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材料二:黄土高原分布图及榆林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三:榆林市泉家沟土地利用结构图。

    1. (1) 黄河发源于A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塑造了华北平原、B(平原)和河套平原。
    2. (2) 榆林市位于C省北部,榆林市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对流经此地的黄河直接影响是
    3. (3) 简述榆林市生态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
    4. (4) 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榆林市泉家沟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采取的措施。
  • 1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菠萝属热带草本果树,好光喜暖,喜湿怕满,在气温24℃-27℃,年降雨量1000-1500mm生长最适宜,根系浅,喜蔬松、富含有机质弱酸性土壤。

    材料二:广东徐闲县地形以丘陵为主,菠萝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枝称为“菠萝的海”。近年来,徐闻县大力发展“菠萝经济”,除了种植菠萝之外,还将菠萝加工成果汁,果酒、罐头等。此外,菠萝叶可做纺织材料,根可提取菠萝酶,加工成保健品和化妆品。徐闻县还大力发展田园观光旅游。

    材料三:“徐闻县略图”,“徐闻县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 (1) 徐闻县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区,位于广东省半岛,南边濒临海峡。
    2. (2) 徐闻县属于气候,徐闻县发展菠萝生产,有可能遇到、台风等气象灾害。
    3. (3) 请简述徐闻县种植菠萝的有利自然条件。
    4. (4) 请为徐闻县“菠萝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