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等三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

更新时间:2023-07-24 浏览次数:24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应用新能源。风光互补路灯作为一种新能源路灯,将太阳能发电板与风力涡轮机系统相结合,共同为路灯系统供电。图为风光互补路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若仅考虑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储量,下列城市中利用智能化“风光路灯”效果最佳的是(   )
      A . 成都 B . 哈尔滨 C . 拉萨 D . 上海
    2. (2) 与单纯的太阳能发电相比,风光互补路灯的优势是(   )
      A . 碳排放量少 B . 占地面积小 C . 初期投资小 D . 电力更稳定
    3. (3) 风光互补路灯目前在我国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原因是(   )
      A . 电路线网铺设费用高 B . 后期设备维护费用高 C . 资源时空分布差异大 D . 研发设计技术要求高
  • 2. 山谷风是出现于山地及周边地区,风向具有日周期变化的地方性风。图为我国南方经常出现山谷风的某山地某时段等温面和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上图所示等压面状况出现的时段可能是(   )
      A . 白天 B . 夜晚 C . 夏天 D . 冬天
    2. (2) 图示山峰常出现阵雨天气,主要原因是(   )
      A . 谷风上升,遇冷凝结致雨 B . 山风上升,遇冷凝结致雨 C . 山谷暖气流因压迫而下沉 D . 山坡冷气流因抬挤而上升
  • 3. 下图分别是2021年12月11日河北秦皇岛和浙江北仑港的潮高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北仑港相比秦皇岛,潮汐(   )
      A . 多一个潮水涨落过程 B . 落潮的潮高较低 C . 潮高涨落的落差较小 D . 最高潮高出现早
    2. (2) 根据图可知(   )
      A . 正午是当地渔民到海岸滩涂捕捞海鲜的最佳时机 B . 23时是利用已存储好的海水开始发电的最好时机 C . 10时至14时是大吨位船舶进出海港的较佳时段 D . 海岸潮汐涨落落差大的地带适合发展海洋养殖业
  • 4. 职住关系是城市人口生活的重要维度,人们在城市的生活空间将围绕居住地和职业地逐步向外展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达到3.76亿。部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长期稳定居住工作,呈现“流而不动”的状态。图为某城市流动人口和本地市民的职住距离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读图,关于职住距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夫妻流动人口职住距离最大 B . 独居本地市民职住距离最大 C . 流动人口职住距离整体小于本地市民 D . 家庭因素对职住距离影响小
    2. (2) 下列会加剧职住分离现象的行为有(   )
      A . 加强中心城区与郊区的交通建设 B . 调配公共资源进行城市多中心发展 C . 降低市区房价引导居民进城居住 D . 土地开发建设保持多样性和完整性
    3. (3) 职住分离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A . 改善交通状况 B . 增加就业困难 C . 降低大气质量 D . 阻碍经济发展
  • 5. 目前人口一土地城镇化发展协调性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及学术界的重视和关注,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人口一土地城镇化异速生长系数(其值取决于城镇建成区面积与城镇人口数量二者维数的商)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人口一土地城镇化协调度,其值越高,则城镇人口增速小于土地城镇化增速,反之则城镇人口增速大于土地城镇化增速。如图示意2000~2020年哈长—辽中南城市群人口—土地城镇化异速生长系数值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城市中,人口一土地城镇化协调度最好的是(   )
      A . 齐齐哈尔 B . 绥化 C . 松原 D . 大连
    2. (2) 与图中南部沿海城市相比,北部内陆城市城镇人口增速较小的主要原因有(   )
      A . 城市土地价格更高 B . 城内基础设施落后 C . 人口总体数量较大 D . 对外贸易相对落后
    3. (3) 为降低该城市群部分城市人口一土地城镇化异速生长系数,政府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加强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 ②扩大城市用地面积与规模③引进高附加值科技产业 ④大力整治城市不文明现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人口迁移率是指一定时期,某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总人口数之比。图是我国某省(市、自治区)近年来人口迁移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的省(市、自治区)可能是(   )
      A . 新疆 B . 云南 C . 浙江 D . 内蒙古
    2. (2) 图示时期,该省(市、自治区)(   )
      A . 不存在人口迁出现象 B . 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 C . 人口迁移推力小于拉力 D . 妇女生育率显著提高
    3. (3) 图中的人口迁移对该省(市、自治区)的影响是(   )
      A . 逆城市化现象突出 B . 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C . 导致大量产业转移 D . 人口就业压力增大
二、<b >综合题</b>
  • 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乡村人口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图为我国H省2011年和2035年(预测)乡村人口分年龄段的数量。预计2035年我国城镇化将步入成熟期。

    1. (1) 对比2011年,概括H省2035年乡村人口的变化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2. (2) 说明图示人口变化过程对H省乡村发展的有利影响。
    3. (3) 2035年我国城市化将步入成熟期,专家预测H省乡村劳动力人口比重将会上升。试分析专家的预测合理性。
  • 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和淮河将安徽省分为三个区域(如下左图),淮河以北为皖北,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为皖中,长江以南为皖南。据记载,近500年间淮河流域共发生洪涝350次。近半个世纪以来,平均每隔11年,淮河就发生一次大洪水。下面右图为我国皖南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手绘图。

    下表为2022年安徽省各地级市常住人口数(万人)和面积(平方千米)。

    城市

    常住人口

    面积

    城市

    常住人口

    面积

    城市

    常住人口

    面积

    阜阳

    814.1

    9775

    宣城

    249.5

    12340

    淮北

    195

    2741

    合肥

    963.4

    11445

    马鞍山

    218.6

    4049

    铜陵

    130.1

    3Q08

    宿州

    530

    9787

    六安

    437.9

    14990

    池州

    132.8

    8271.7

    亳州

    496

    8374

    安庆

    415.6

    13590

    黄山

    132.3

    9807

    淮南

    302.7

    5571

    滁州

    405

    13398

    蚌埠

    330.9

    5952

    芜湖

    373.1

    6026

    1. (1) 与皖北相比,指出皖南地区人口分布密度的特点及其自然影响因素。
    2. (2) 简述皖南地区常见到的传统民居的显著特点。
    3. (3) 分析图中城市多沿河分布的原因。
    4. (4) 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 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则、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城镇化“纳瑟姆”曲线图。“纳瑟姆”曲线揭示了世界城镇化大体上都经历了类似正弦波曲线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拐点:当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代表经济发展势头较为缓慢的准备阶段,这个国家尚处于农业社会;当城镇化水平超过30%时,第一个拐点出现,代表经济发展势头极为迅猛的高速阶段,这个国家进入工业社会;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到超过70%之后,出现第二个拐点,代表经济发展势头再次趋于平缓的成熟阶段,这时,这个国家也就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进入后工业社会。

    1. (1) 1996~2015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阶段,并说明该阶段的特点
    2. (2)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3. (3) 随着城镇不断发展,原本在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不断向外搬迁,使得城镇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说明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