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人教版 /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举一反三”变式练习——13.2内能

更新时间:2023-05-08 浏览次数:7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 1. (2023·馆陶模拟) 下列与内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0℃的冰没有内能 B . 对物体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加 C . 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D . 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 2. (2023·子长模拟) 下列有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 .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 C . 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 . 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少
  • 3. (2023·深圳模拟) 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一天,南极上的小企鹅豆豆和丁丁(如图)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 . 豆豆:呵呵,我们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 B . 丁丁:你说的太对了,这么冷的地方,组成冰山的分子也都停止运动了,哪会有内能呢!我们应该抱团取暖,以便把我的温度传给你 C . 丁丁:唉,反正我现在身体不含有热量,冻死喽 D . 豆豆:我们一起跳舞吧,这样能暖和一些
  • 4. (2023九上·石门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机械能越大,内能就越大 B . 物体的机械能为零,内能也为零 C . 物体的机械能可能为零,内能不可能为零 D . 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
  • 5. (2023九上·青羊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 运动的物体具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 . 冬季,用热水袋捂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C . 寒冷的冬季,放在户外的一瓶矿泉水结成冰,其内能消失 D .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大
二、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不能描述为含有热量
  • 6. (2023·蚌山模拟) 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 .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 .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 .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 7. (2023·中山模拟)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    )
    A . 0℃的冰块内能一定不为零 B . 物体含有热量越多温度也就越高 C .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用做功方式改变内能 D . 热量总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 8. (2023·谯城模拟) 关于热和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 . 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一定放出热量 C . 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D .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 9. (2023九下·苏州开学考)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 B .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内能减小 C . 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D . 物体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
  • 10. (2023九上·莱阳期末) 区别下列词语中“热”字的含义(均选填“温度”、“热量”或“内能”)。
    1. (1) “热传递”、“物体吸热”中的“热”是指
    2. (2) “热水”、“物体变热”中的“热”是指
    3. (3) “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
三、热传递方式:热量从低温传到高温
  • 11. (2023·天长模拟) 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也就越多 B . 1kg、0℃的水的内能和1kg、0℃的冰的内能一样大 C .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D . 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 12. (2023·中山模拟) 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可以将温度传向低温物体 B .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 . 热传递时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向内能多的物体 D . 质量相同时,高温的物体的热量比低温物体多
  • 13. (2023·泸溪模拟)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 .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C . 热量可能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 . 物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其内能一定保持不变
  • 14. (2023九上·广州期末) 已知物质M的内能比物质N的内能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M的温度一定比N的温度高 B . M的质量一定比N的质量大 C . M和N接触时一定会发生热传递 D . N可能把热量传递给M
  • 15. (2022九上·博兴期中) 下列关于热量、内能与温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B .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向外传递100J的热量,其内能也将减少100J C . 相同质量的热水含有的热量大于温水含有的热量 D . 热传递过程中,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四、热传递改变内能:吸收或放出热量,内能增大或减小
五、做功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变大
  • 21. (2023·盐池模拟)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长征2F”火箭载着带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飞船,从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飞赴苍穹,与中国空间站会合。加速上升过程中,飞船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飞船外面的整流罩因与大气产生强烈摩擦温度升高,这是以 的方式改变了整流罩的内能。
  • 22. (2023·顺德模拟) 如图是古人发明的一种活塞式点火器,以牛角作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附艾绒。取火时,一手握住套筒,另一手猛推推杆,艾绒即燃,随即将杆拔出,口吹立见火苗。手推杆入筒过程中,下列有关筒内密封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不变 B . 质量变小 C . 密度不变 D . 内能增大
  • 23. (2023·西安模拟) 如图所示,是工业上常用的摩擦焊接技术。将一根金属固定,另一根金属高速旋转并施加压力。在剧烈摩擦的作用下,通过 的方式使金属的内能 (填“增大”或“减小”),温度升高,使两根金属接触面处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再进行冷却,就可以将两根金属焊接到一起了。

  • 24. (2023·萧县模拟) 如图所示,在用塞子封闭的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内空气内能 (填“增大”或“减少”),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 出现了“白雾”,说明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内能 (填“增大”或“减少”)。

  • 25. (2023九上·邳州期末) 用打气筒打气时会发现打气筒的外壁变热了。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
六、综合训练
  • 26. (2023·薛城模拟) 冬天人们常搓手取暖,这是通过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小萱放学一进家门,就闻到妈妈炒菜的香味,这是现象,炒菜主要是通过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 27. (2023·安化模拟) 如图,游乐场里,工人制作棉花糖时,将白糖倒入中间旋转的小锅里加热,通过的方式增加糖的内能使糖熔化,最终制成棉花糖;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来时感觉裤子发烫,这是通过的方式增加了裤子的内能(两空均填改变内能的方式)。

  • 28. (2023·宾阳模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0℃的物体没有内能 B .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C . 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 .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使铁丝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 29. (2023·封开模拟) 为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标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棉被被太阳晒热 ;用锤子敲打钢板,锤子和钢板都会发热 ;用热水袋暖手 
  • 30. (2023·陈仓模拟) 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烈日下,操场上单杠的温度升高,是通过方式改变其内能;“钻木”能“取火”,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 31. (2023·江都模拟) 如图四个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不相同的是(   )
    A . 钻木取火 B . 反复弯折铁丝 C . 金属勺放在热汤中 D . 活塞压缩筒内空气
  • 32. (2023·绵阳模拟)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抽出玻璃板后观察到的现象能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B . 图乙中,水沸腾后软木塞被推出,软木塞的内能转化为它的机械能 C . 图丙中,把玻璃板拉出水面时示数会变大,是大气压力的作用 D . 图丁中,将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
  • 33. (2023九上·临湘期末) 实习了热学知识以后,小娜发表了下面的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晶体熔化时,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保持不变                                                              B . 液面上方的气压降低时,液体的沸点也降低 C . 扩散现象不仅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隙 D .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时,气筒壁发热一定是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引起的
  • 34. (2023九上·双牌期末) 有关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B . 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 .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 . 1kg0℃的冰熔化成1kg0℃的水,内能不变
  • 35. (2023九上·锦江期末)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成功返回地球。如图所示,是返回舱通过黑障区的情景,返回舱的防热外壳被烧成一个大火球,舱内温度却在30℃以下,使舱内三名航天员和设备安然无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返回舱的防热外壳“燃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内能 B . 返回舱通过黑障区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 返回舱的防热外壳材料导热性好,可以保护舱内航天员避免被高温灼伤 D . 返回舱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内能不会改变
  • 36. (2023九上·北辰期末)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图是我们学习《内能》一章知识时,老师演示的三个小实验,请通过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甲所示实验,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两个铅柱拉开。产生这个现象主要因为分子之间存在
    2. (2) 如图乙所示实验,在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硝化棉会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空气的内能(选填“增加”或“减少”),温度升高;
    3. (3) 如图丙所示实验,烧瓶内盛有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塞子做功,气体的温度降低,内能(选填“增加”或“减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