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四联盟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3-05-12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20分)
  • 1. 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
    A . 农民起义夺取 B . 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C . 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 . 外戚夺取政权
  • 2. 《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是指(    )
    A . 监察制度 B . 三省六部制 C . 行省制 D . 科举制
  • 3. 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有这样的剧情,其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 . 主人端茶来招待远方的客人 B . 市民在瓦子中观看艺人表演 C . 日本商人在长安街市购买丝绸 D . 印度游客回国时带走唐三彩
  • 4. 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  )
    A . 辽的统治者 B . 西夏的统治者 C . 女真的统治者 D . 党项的统治者
  • 5. 唐太宗之所以被西北各族尊称为“天可汗”,主要是因为(    )
    A . 唐太宗用武力打败所有少数民族 B . 唐太宗和亲政策建立了双方友好关系 C . 唐朝强大的国力与开明的民族政策 D . 唐太宗主张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 6. (2020七下·宜春期末) 北宋大部分时期,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互不统属,各自独立对皇帝负责。那时,中书省与枢密院称“二府”,对掌文武;而三司称“计省”,独掌财政。这说明宋代时期防止宰相专权的手段是(    )
    A . 加强集权,削弱地方 B . 废除丞相,实施专制 C .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D . 设立通判,加强监督
  • 7. (2020七下·巨野期末)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 . 文景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靖难之役
  • 8. 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
    A . 重农抑商 B . 重文轻武 C . 和亲会盟 D . 闭关锁国
  • 9. 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这一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
    A . 汉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元朝
  • 10. (2016七下·通川期中) 某校七年级(3)班历史小组对隋朝历史进行了研究,假如你是小组的一员,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隋朝对我国历史的贡献(  )

    A . 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B . 开通了大运河 C . 推行郡县制 D . 创立了科举制度
  • 11. (2020七下·泰兴期中) 下列有关武则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②她改国号为周

    ③当政期间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④大力发展科举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2. 英语单词China既是“中国”的意思,还有个意思表示的是“瓷器”。那你知道是什么时候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大量制作精美的陶瓷品出口世界,为中国赢得称赞的?(    )
    A . 西汉 B . 唐朝 C . 宋朝 D . 明朝
  • 13. 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 B . 统治者注意任用贤才 C . 皇帝勤于政事 D . 人口大幅度增长
  • 14. 下图中①②政权分别是什么民族建立的?(    )

    A . 契丹族、党项族 B . 汉族、女真族 C . 女真族、蒙古族 D . 女真族、汉族
  • 15. 图1-图4中,反映“澶渊之盟”订立双方政权对峙的是(    )

    A . 图1 B . 图2 C . 图3 D . 图4
  • 16. 某同学选用下面两幅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据地图内容判断,该同学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A .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B . 金、西夏和南宋的对峙 C . 两宋民族政权并立 D . 元朝拓展疆域
  • 17.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发明用于灌溉的生产工具是(    )
    A . 耧车 B . 筒车 C . 指南针 D . 曲辕犁
  • 18. (2019七下·花都期中) 《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材料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 . 秦隋宋 B . 秦隋元 C . 秦元明 D . 隋元明
  • 19. (2016七下·西安期中)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 . 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B . 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C .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 D .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 20. (2020七下·灌阳期末) 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较贴切的是(    )
    A . B . C . D .
二、材料阅读(30分)
  • 21. 梦回唐朝,千古一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材料一:“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秋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卿衡》

    材料二:中国古代有“学而优则仕”,“十年苦读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等这些社会现象,这些社会现象反映的是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所带来的变化,它改变了无数底层学子的命运。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 (1) 材料一中提到的晁衡是日本留学生。他来唐朝学习时还有一个什么身份?与此同时,唐朝学者也纷纷到世界各国去交流与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两个重要事件。
    2. (2) 材料二中反映的哪一制度所带来的变化?唐太宗和武则天为这种制度分别做出什么贡献?
    3. (3) 结合三则材料说说唐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 (4) 上述材料给我们今天国家的发展有哪些启示?
  • 22. 宋是我国古代经济高度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代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南宋初期对南方的大规模全面深度开发,促成南方地区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从此完全取代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材料二:“自州桥南去……直至龙津桥须脑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而一些酒楼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进行营业”。“杭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最是大街一两处,面食店及市西坊面食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缘金无不禁,公私营干,夜食于此故也”

    ——《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见下图

    1. (1)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发生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下面是宋代经济发展表现简表,请将下列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项目

      表现

      农业

      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①,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海外

      贸易

      宋代的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②加以管理。

    3. (3) 宋代商业贸易繁荣,都市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从材料二中可以发现出现了什么和什么景象?
    4. (4) 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哪个时期?这个过程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
    5. (5) 宋代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示?
  • 23. 下列材料:

    材料一: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二: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1.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元朝是哪年建立的?遂一天下是什么回事?
    2. (2)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那么元朝哪位皇帝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采取了什么制度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3. (3) 图中的“宣政院辖地”指现在的哪一地区?它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4. (4) “琉球”指现在哪一地区?元朝设立什么机构对它进行有效管理?
    5. (5) 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