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吴中、吴江、相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

更新时间:2023-05-11 浏览次数:7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1×10-4t所表示的质量,最有可能是(    )
    A . 一个大头针的质量 B . 一个苹果的质量 C . 一只鸡的质量 D . 一个人的质量
  • 2. 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是在一次次挫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比如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首先可以排除对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
    A . 电子 B . 质子 C . 中子 D . 原子核
  • 3. (2019·枣庄)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
    A . 温度 B . 体积 C . 密度 D . 质量
  • 4. (2023八下·盐都月考) 测量物体的质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小亮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如图所示.接下来他要进行的操作是

    A . 先将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再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 . 先将平衡螺母移到最左端,然后向右移动游码 C . 先将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再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 . 先将平衡螺母移到最左端,然后向左移动游码
  • 5. (2023·政和模拟) 如图所示, 表示 A、B、C 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    )

    A . ρABC , 且ρA B . ρABC , 且ρAρ C . ρCBA , 且ρA D . ρCBA , 且ρA
  • 6. 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列关于返回舱返回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着陆前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 . 航天员从太空返回到地球时,其质量变大 C . 返回舱外壳由新材料制成,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导热性好的特点 D . 返回舱距地面1.2m,反推发动机点火“刹车”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 7. (2023·临潼模拟)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研究表明,星系离地球远去,说明宇宙正在收缩 B .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C . 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 . 原子、质子、电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 8. (2021八下·江阴期中) 劳技小组在实验室用1份体积的水和3份体积的纯酒精充分混合面成消毒液。已知ρ=1×103kg/m3 , ρ酒精=0.8×103kg/m3 , 则该消毒液的密度(   )
    A . 恰好等于0.8×103kg/m3 B . 略微小于0.85×103kg/m3 C . 恰好等于0.85×103kg/m3 D . 略微大于0.85×103kg/m3
  • 9. (2021·枣庄) 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4N的力F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5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cm,则每个人的拉力F分别为(   )

    A . 4N    0 B . 0    4N C . 4N    4N D . 8N    8N
  • 10. (2020·南京) 如图所示,小伙伴们在玩滑板车,脚蹬地后,人和车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蹬地时,地面对脚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 C . 停止蹬地后,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 . 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车将立即停下来
  • 11. 沿东西方向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发现照片中的广州塔发生了移动,杯子里的水溢了出来,拍照过程中车可能(    )

    A . 向东加速 B . 向西加速 C . 向东减速 D . 向西减速
  • 12. 如图所示,铁块Q叠放在木板P上,放置于水平桌面,轻弹簧秤a左端固定于墙面,右端通过轻绳与铁块Q相连,木板P右端通过轻绳连接轻弹簧秤b,并施加水平外力,使木板P向右匀速运动,已知P、Q上下表面及轻绳均水平,若弹簧秤a、b的示数分别为Fa、Fb , 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块Q与木板P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a+Fb B . 铁块Q与木板P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b﹣Fa C . 木板P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b+Fa D . 木板P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b﹣Fa
二、填空题
  • 13. 飞机在机体主结构上,使用了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由于铝锂合金更小,所以相比同体积的普通铝合金质量更小;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因与空气摩擦发生了电子得失的现象,如果在着陆过程中没有将静电放掉,当地勤人员接近时,可能危及生命,所以飞机的特殊轮胎常用(导电性强/导电性弱)的材料制成,从而避免造成危害。
  • 14. (2018·宜昌) 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表明固体之间也能发生现象;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
  • 15. (2022八下·姜堰月考) 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 水的密度1g/cm3 , 90cm3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冰的质量是g,冰的体积是cm3。所以寒冷的冬天自来水管易冻裂。人体的密度与水差不多,则一个正常成年人的体积最接近于60(补入适当单位)。
  • 16. 如图所示,要使质量为2kg的物体A保持与水平面成45°角的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应对物体施加N的力,此力的方向是(不计空气阻力,g取10N/kg)。

三、综合题
  • 17. 2019年2月5日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正式上映,如图所示,是航天员刘培强出舱时的英姿,请问:

    1. (1) 出舱的航天员与轨道舱之间需系上一根安全绳,当航天员意外漂离轨道舱时可拉着绳子返回轨道舱。这是利用物体间的原理。
    2. (2) 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不能正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
      A . 天平 B . 刻度尺 C . 弹簧测力计
四、填空题
  • 18. 如图所示装置均为比较简易的验电器,它们都可以用来检验某物体是否带电,由图中现象可知,图b装置是依据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图a装置工作原理与图b装置(相同/不相同)。

  • 19. 长征5号B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时,高温高压的燃气从尾部喷出,将“天和号”送入340到450公里高度的近地轨道,使火箭上升的施力物体是(空气/燃气/火箭),随着火箭升空燃料消耗,总质量逐渐减小,则它的惯性将(变大/变小/不变)。
  • 20. 如图所示是球球自制的水平仪,它由装有水和气泡且两端封闭的透明吸管固定在薄木板上组成的,用它能检查桌面是否水平。将它底边放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则该桌面端高(选填“左”或“右”)。它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属于弹力,是由的形变产生的。

  • 21. 弹簧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移动物块M并压缩弹簧至B处,静止释放后,物块M被弹离并最终静止在图示位置A(如图所示)。在弹簧恢复到原长C处的过程中,物块M受到弹簧的弹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整个弹离过程中物块M速度最大的位置在(选填“C点处”、“C点左侧”或“C点右侧”)。

  • 22. 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g/cm3 , 容器的质量是g,100cm3该液体质量是g。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V/cm3

    15

    22

    50

    8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67

    72.6

    95

    119

五、综合题
  • 23.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在一次太空知识讲座中,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重物,分别使重物处于静止和匀速下降,再让其加速下降。同学们发现,重物在静止和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时,却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减小,好像物体的重力突然间减小了。

    老师解释说:“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失重现象,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的现象。如当人们乘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电梯地面压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小勇在老师指导下到电梯内做失重实验,如图甲。他将一个体重秤放在电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台。如图乙所示。在电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他记录下体重秤在不同时间段的示数及对应的时间,描绘出了体重秤的示数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小勇的实际质量为60kg。g取10N/kg)。

    课后小勇和同学们查资料还了解到:当电梯更快向下加速时,体重秤的示数为零,即说明他对体重秤的压力为零,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完全失重现象。

    1. (1) 根据图丙分析,小勇在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此时他对秤台的压力是N,小勇处于失重状态时,秤台对小勇的支持力与小勇的重力(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2. (2)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是指物体(的)。(①质量为零②重力为零③受到的支持力或拉力为零)
六、作图题
  • 24. 按题目要求作图

    1. (1) 如图甲,玩具竹蜻蜓的尖嘴放在支架上,蜻蜓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图中O1是竹蜻蜓的尖嘴位置,O2是竹蜻蜓身体躯干的中点。请在图中画出竹蜻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 (2) 如图乙,无人机下方吊一小球在空中沿虚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作用力影响),请在图中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3. (3) 如图丙,物体沿粗糙斜面下滑,请画出斜面对物体作用力的示意图;
    4. (4) 请在图丁中大致画出水的密度与其质量的关系。
七、计算题
  • 25. 科技的发展使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降低人员风险,在某些具有高度隐患的区域可以通过消防无人机搭载灭火设备来进行精准处理。如图为某型号的无人机,该无人机自身质量为3kg,能提供的最大升力为180N(不计空气阻力,g=10N/kg)。

    1. (1) 该无人机的重力为多大?
    2. (2) 该无人机悬停时,需要多大的升力?
    3. (3) 该无人机悬停时,最多能吊起的消防设备质量为多大?
  • 26. 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 , 小明的父亲外出时买了一个用铝材料制造的球形艺术品,用天平测得此球的质量是594g,体积为300cm3(取g=10N/kg)。
    1. (1) 请通过计算说明此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
    2. (2) 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3. (3) 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重为6.66N,请参考下列部分物质的密度表,该液体可能是什么?

      物质

      水银

      煤油

      酒精

      植物油

      密度(kg/m3

      13.6×103

      0.8×103

      0.9×103

      0.8×103

      0.9×103

      0.9×103

八、实验题
  • 27. 在探究活动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1. (1) 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台面上,并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此时应该将调节;

    2. (2) 天平平衡后,将适量水倒入玻璃杯,放于天平左盘,使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标尺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为g;
    3. (3) 小明在液面位置做上标记,将玻璃杯中的水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读出水的体积V=cm3
    4. (4) 按小明的操作方法,测量出的水的体积比真实值(偏大/偏小);
    5. (5) 小明认为接下来不用量筒,也可测量液体密度,他将另一种液体倒入玻璃杯至标记处,并放于天平左盘,右盘中砝码质量不变,只将游码向右移动至示数改变了Δm时,天平平衡,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用已知量的字母V、Δm、ρ表示)。
  • 28. 如表是两位科学家研究摩擦起电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格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后的物体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更强。

    次序

    1

    2

    3

    4

    5

    6

    7

    西耳斯资料

    石棉

    玻璃

    云母

    羊毛

    猫皮

    木棉

    赫西蒙科马利资料

    羊毛

    尼龙

    粘胶丝

    木棉

    火碱

    丙烯树脂

    聚乙烯醇

    1. (1) 物理学中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电荷;
    2. (2) 由表中可知,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石棉(得到/失去)电子,带电;
    3. (3) 石棉与羊毛相互摩擦,尼龙与云母相互摩擦后,石棉与云母将相互(吸引/排斥);
    4. (4) 由表中(能/不能)判断玻璃和尼龙摩擦后两者的带电情况。
  • 29. 在学校冬季运动会上举行拔河比赛,体育委员组队时,和同学们有不同意见。为解决问题,同学们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1. (1) 理论分析:拔河过程中,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若甲队获胜,则甲队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等于/小于)
    2. (2) 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运动。根据原理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甲中木块与木板表面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N;
    3. (3) 比较甲、乙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结论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有关;比较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结论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归纳总结:实验现象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30.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

    1. (1) 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静止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相等;
    2. (2) 如图乙是小车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时,速度与时间的变化图线,其中属于在毛巾上运动图线的是____(填下列选项);
      A . a B . b C . c
    3. (3) 推理:在光滑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阻力为0,它将做,请在图乙中画出小车此时可能的速度-时间图像
    4. (4) 通过上面的探究,如图丙所示,当足球踢出后,到达最高处,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运动轨迹将会是____(填下列选项)。
      A . a B . b C . c D . 立即静止
  • 31. (2020八下·陕西期中)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弹簧的端固定在木板上,他先在木板上标上0~7.00cm的刻度,把木板竖直放置,在弹簧下端挂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并记录实验数据:

    1. (1) 当挂3个钩码时,指针所对刻度如图乙所示,请在下表中填写此时弹簧的长度和弹簧的伸长量;

      钩码个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弹簧长度/cm

      2.00

      2.50

      3.0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弹簧的伸长/cm

      0

      0.50

      1.0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2. (2) 分析表中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3. (3) 小明想用该装置设计一个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他找来一个质量为100g的小桶,挂在弹簧下面的挂钩上,测量时,在桶中加满待测液体,根据指针指示的刻度,就能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

      ①“密度秤”的零刻度线应在 cm刻度处;

      ②在桶中加满水,指针指在4cm刻度处,如图内,则该小桶的容积是 cm3

      ③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最大的密度是g/cm3

      ④小明想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在不更换弹簧的前提下,你的办法是(只要一种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