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江阴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3-05-18 浏览次数:4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八下·泰兴月考) 人用手抓住绳子将水桶提起,水桶受到绳子的拉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 水桶 B . 绳子 C . 地球 D .
  • 2. 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 . 常温常压下空气的密度为1.29×103 kg/ m3 B . 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dm3 C . 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5g D . 一个苹果的重力约为15N
  • 3. 关于以下四幅图片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甲图:“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 . 乙图:王亚平老师用水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搭建了一座液体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 . 丙图: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 . 丁图:水结成冰后分子将停止做无规则运动
  • 4. 佩戴医用口罩对病毒具有良好的拦截作用。如图,口罩中间的熔喷布经驻极处理后带上静电,可以提高拦截效果。这主要是因为(    )

    A .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B . 熔喷布材料的间隙较小 C . 同种电荷之间相互排斥 D . 异种电荷之间相互吸引
  • 5. 小张同学的笔记本上记录了他对物理知识的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①质量、密度都是物质的属性;  ②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作无规则运动;

    ③50mL水和50mL质量为40g的酒精,混合后密度大于0.9g/cm3

    ④物体的质量与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⑤卢瑟福发现了电子,从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A . ①④ B . C . D .
  • 6. (2023八上·南县期末) 关于物质的密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B . 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 . 水的密度是水的特性,其大小不随物态、温度、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D .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 7. (2019·德州) 如图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花岗石 B . 称量花岗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C . 花岗石的质量是25g D . 花岗石的密度是2.8×103kg/m3
  • 8. 下面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有弹力 B . 只有弹簧产生的力才属于弹力 C . 非常坚硬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是不会产生形变的 D . 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就越大
  • 9. 以下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 举重运动员在手上涂抹镁粉 B . 自行车比赛前运动员在车转轴上加润滑油 C . 运动员所穿运动鞋鞋底有明显的槽纹 D . 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用手紧握球拍
  • 10. (2022·广东模拟)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圆满结束。冰球是比赛项目之一,近年来越来越被大众喜爱。图为帅气的冰球选手备战训练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球运动员在加速滑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B . 运动员滑行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C . 运动员手持球杆击球时,球杆对球的力与手对球杆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运动员站在水平冰面上时,冰面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 11. 如表给出了部分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酒精

    干松木

    密度(kg/m3

    0.8×103

    1.0×103

    0.5×103

    物质

    密度(kg/m3

    0.9×103

    8.9×103

    11.3×103

    A . 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 B . 相同质量的实心铜球和铅球,铜球更小些 C . 能装下1kg酒精的塑料瓶,装不下1kg水 D . 同种物质的密度不一定相同
  • 12. 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减小 B . 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 . 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D .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 13. 小花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40

    56

    72

    液体的体积V/cm3

    10

    30

    50

    A . 0.8g/cm3   32g B . 0.8g/cm3  24g C . 1.0g/cm3  24g D . 1.0g/cm3  32g
  • 14. 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但甲球带的电荷比乙球的多,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形是( )
    A . B . C . D .
  • 15.

    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B . 图(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筷子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C . 图(丙)在力F拉动木块B使其速度逐渐变大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逐渐变大 D . 图(丁)为每隔相等时间拍摄的向右运动的某个同学的位置图片,由图可知该同学运动越来越快
二、填空题
  • 16. 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纳米是的单位。纳米材料是由纳米颗粒经过特殊工艺制造而成的,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这一事例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选填“延展性”或“磁性”或“弹性”)。
  • 17. 玩具“光压”风车如图,它主要由抽掉适量空气的密闭玻璃罩、四个轻质叶片、转轴和底座组成(风车在玻璃罩内)。放在阳光下照射,风车能自动旋转起来。风车每个叶片一面为黑色,另一面为白色,受到阳光照射的黑色叶面比白色叶面温度要升高,温度高的叶面附近空气分子热运动越(填“剧烈”或“缓慢”),对叶面的撞击作用力大,叶片绕中间轴转动。若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在阳光下风车叶片(填“会”或“不会”)旋转。

  • 18. 小明在放学回家途中买了一瓶纯净水。

    1. (1) 该纯净水瓶标签上有“净含量550mL”字样,则瓶内水的质量为kg;喝掉一些后,剩下的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质量,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小明用一根细绳拉着该瓶子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乙),此过程中瓶子的运动状态(选填“改变”或“不变”);
    3. (3) 若小明用手握住竖直摆放的纯净水瓶在空中保持不动(如图丙),然后逐渐加大握瓶子的力,则该瓶子所受摩擦力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9. 鲁班锁是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的榫卯结构的一种益智玩具。其中有一种叫“十字架”的鲁班锁,如图甲,无论怎样拉、扯都打不开锁。聪明的小宣发现只要让锁体绕中心快速旋转,就可以轻易将锁打开。结构如图乙(两块相同),内部有两根可以自由移动的铆钉,但是取不出来,打开锁利用的物理知识是铆钉具有,为了锁体耐用、不易损坏,铆钉应选用大的木材制成。

三、实验题
  • 20. 小明利用气球做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用食指顶住气球,观察到气球发生凹陷,这说明了力能使物体发生
    2. (2) 图乙中,用一个摩擦过的气球靠近水平面上静止的另一只气球,发现另一只气球向摩擦过的气球一侧滚动,这是因为带电的物体可以
    3. (3) 图丙所示是小明在活动课中制作的喷气“气球火箭”,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向左喷出空气的同时向右运动,这不仅可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改变气球运动状态的力是对气球施加的力。
四、填空题
  • 21. 如图所示,用细绳将重力G为5N的小球悬挂在无人机上,图中无人机带着小球竖直向上匀速运动,小球与无人机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空气阻力,则细绳对小球的拉力T是N;当无人机减速上升时,拉力大小TG(>/=/<);若上升过程中悬挂小球的细绳突然断了,小球的运动情况是

五、实验题
  • 22. 如图所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可以知道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运动,下列用到类似科学推理方法的实验还有(选填序号)。①用真空罩和闹钟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水平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答:(需要/不需要)

  • 23. 小明让一系于橡皮筋一端的小球从某悬挂点O的正下方P点由静止释放如图甲所示,整个下落过程中,橡皮筋所受弹力F与小球下落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球下落的速度v与下落高度h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已知该轻质橡皮筋每受到0.1N的拉力就伸长1cm,经测量小球从P点下落到A、B、C三点的距离分别为:ha=0.4m,hb=0.6m,hc=0.9m。当橡皮筋的伸长量最大时,小球的速度为(选填“va”、“vb”或“0”),此时,小球处于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实验中所用小球的重力为N。(不计空气阻力)

  • 24. 真密度是指粉末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固体物质的实际质量,即除去内部孔隙或者颗粒间的空隙后的密度.焦炭是一种质硬而多孔的颗粒固体,小华想测量焦炭的真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

    1. (1) 方法一: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焦炭的质量,如图甲所示,读数为g,用如图乙所示方法测量体积,体积的测量值(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由此计算出焦炭的密度,导致测量结果(大于/小于/等于)真密度;
    2. (2) 方法二:查阅资料得知: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时,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将所测焦炭装入注射器内,如图丙所示,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焦炭和空气的总体积,由压强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空气压强为1.0×105Pa;而后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缓慢压缩,当空气压强增大为2.0×105Pa时,读出此时焦炭和空气的总体积(压缩过程中焦炭的体积、空气的温度均不变),整理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根据方法二求出的焦炭的真密度为g/cm3

      状态

      注射器内空气的压强

      注射器内空气和焦炭的总体积

      压缩前

      1.0×105Pa

      25mL

      压缩后

      2.0×105Pa

      15mL

六、作图题
七、实验题
  • 27. 如图所示,小琳同学在实验室测量酸奶的密度,他准备了量筒和天平。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把游码移至标尺端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调,使天平横梁平衡(两空选填“左”或“右”);
    2. (2) 她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接着她将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g;
    3. (3) 接着她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由于酸奶比较粘稠且不透明,容易粘在筒壁上,对测量影响较大,于是她找到了量程为5mL针筒(如图丙所示),用针筒抽取V1=5mL酸奶,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56.5g;则酸奶的密度为kg/m3
    4. (4) 你认为用针筒测量酸奶的体积,还有一个优点是:
    5. (5) 同组的小蕊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一个“问题”,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是有一点小“空隙”,这会导致酸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 (6) 于是,她们想出了一种修正方法:将此时抽满酸奶的针筒中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烧杯,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3 , 记下此时(用符号V表示);则酸奶密度表达式为:ρ酸奶=(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 28. 小伟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

    接下来小伟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验证他的猜想:

    1. (1) 实验中小伟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出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从而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 (2) 如果小伟要探究猜想②,他应该选择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压力大小相同时,,滑动摩擦力越大;
    3. (3) 小伟要探究猜想③,他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他比较图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老师告诉他这个结论不可靠,你认为小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4. (4) 如图甲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 , 如图乙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实验过程中,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v1一定大于v2 B . v1一定小于v2 C . v1一定等于v2 D . 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
    5. (5) 戊图中若增大拉力,木块所受摩擦力(增大/减小/不变);多次增加砝码质量,重复实验,记录数据,作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与木块和长木板间压力F的关系图像(如图2中①);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重复上述实验,则f和F的关系图像可能为图2中的(选填序号)。

  • 29.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老师给不同小组提供了相同规格及标度相同的透明坐标纸(如图甲),随机提供绿豆、红豆或黄豆一包(每组只有一种豆类),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天平测得多组重力与质量的实验数据。

    1. (1) 分析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说明
    2. (2) 有小组提出可以将绿豆和黄豆两组数据的透明坐标纸进行重叠后,观察绘制的图像,图线可能是图乙中,以此判断重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已知 ρ 绿豆> ρ 黄豆
    3. (3)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老师提出把弹簧测力计改装成测量液体的密度秤。小明小组用同一小桶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图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力为1N,装满水后总重力为3N,再装满另一液体时示数为4N,则液体密度为kg/m3

      ①该“密度秤”的零刻度线应在N刻度处;

      ②如图丙,该“密度秤”能测量的密度范围是g/cm3

      ③通过分析比较此表,他推测:液体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如图丁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像是

      ④要减小该“密度秤”的分度值,可采取的方法有.

      A.增大桶的容积      B.减小桶的容积      C.减小桶的质量      D.增大桶的质量

  • 30.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在图甲中,当物体处于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2. (2) 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质量较大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请你帮助小明分析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是(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的;
    3. (3) 如图乙是优化后的实验方案,该同学选用轻质小卡片,好处是

      ①A图中的小卡片处于静止状态;

      ②将B图中的小卡片扭转过一个角度后,保持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此时小卡片处于静止状态,松开手小华是通过观察到小卡片现象,来判断小卡片受到的两个拉力不是平衡力;

      ③A图中的小卡片处于静止状态时,小华为了探究“只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才有可能是平衡力,接下来小华需要进行怎样的操作:

八、计算题
  • 31. 如图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老金匠郑师傅用纯金打造了一个空心的“金墩墩”送给即将中考的女儿小莉当作纪念品。小莉想多了解父亲制作的“金墩墩”,于是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是96.5g,同时也测出了它的体积为8cm3。(ρ=19.3×103kg/m3 , ρ=10.5×103kg/m3

    1. (1) 这个“金墩墩”中纯金的体积是多少cm3
    2. (2) 这个“金墩墩”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cm3
    3. (3) 若“金墩墩”的空心部分用纯银填充满,则此时它的质量是多少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