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3-05-19 浏览次数:4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
  • 1. 我们知道,当水平抛出一个物体时,由于地球的吸引,它将落回地面,但物体抛出的速度越大,它运动的距离越远。请你推测:如果物体水平抛出时的速度够大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会是。我们学过的定律也是这样得到的。
  • 2. 如图,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正方体A和B平在水平地面上(ρAB),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 , 则pApB , 现竖直切去左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 , 则p' p'。(均选填“>”“<”或“=”)

  • 3. (2022·凉山) 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且质量相等的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向容器中分别注入两种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等高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p , 所受液体的压力FF(均选填“>”“=”或“<”)。

  • 4. 如图所示,交警同志正在给电动车装有遮阳棚的车主进行安全教育。装有遮阳棚的电动车在高速行驶时,遮阳棚上方的空气流速,压强,容易失去平衡发生交通事故。

  • 5. 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其重力为8.4N,当把这个物块的一半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8N,这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N,其方向是;若将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 6. 潜水艇是一种重要的军事舰艇,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靠改变自身来实现上浮或下沉的;轮船是采用“空心法”控制浮沉,即把密度比水大的钢铁制成空心的,使其能排开更多的水,从而增大其所受力,使轮船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二、单选题
  • 7. (2022·凉山) 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员主罚任意球时,足球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向球门飞去,下列对足球运动过程,判断正确的是(   )
    A . 脚踢足球使足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C . 足球离开脚后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D . 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
  • 8. (2022·巴中)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上放一支钢笔,都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钢笔受到的重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钢笔对书的压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9. (2022·武威) 下列对四幅图片及情景解释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用力才能把饮料吸入口中,说明吸力改变了大气压强 B . 乙图中,飞镖箭头做得很尖,是为了增大压强 C . 丙图中,拿自制气压计下楼,细管内水柱上升 D . 丁图中,若向B管中吹气,A管中液面会下降
  • 10. 如图所示,是小乐同学用水银来测量大气压强值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此时的大气压是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B . 将玻璃管稍微倾斜,则玻璃管里的水银柱长度将不变 C . 若将此装置从山下带到山上,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增大 D . 若将玻璃管换成更细的,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不变
  • 11. (2021八下·集贤期末) 如图所示,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雪碧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若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此实验说明了(   )

    A . 大气存在压强 B . 连通器原理 C .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D .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或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上下两个表面存在压力差
三、多选题
  • 12.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溢水杯盛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挂一个实心铁块,示数为F1;将铁块缓慢浸没水中(未接触溢水杯),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p<p B . 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F<F C . 铁块受到的浮力F=F1-F2 D . 小烧杯中水的重力G=F1-F2
  • 13. (2022·东营模拟) 甲、乙两个容器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A、B两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现将同一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F<F B . 物体在甲、乙两容器中排开液体的质量m=m C . 放入物体后两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p<p D . A,B液体的密度ρAB
  • 14. (2020·青岛) 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B . 当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时,就不能是受力物体 C .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D . 物体只有受力才能运动,不受力总保持静止状态
四、作图题
五、实验题
  • 17. 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 (1) 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 (2) 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 (3) 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所示实验;
    4. (4) 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18. (2021八下·青神期中)

    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 (1) 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 .

    2. (2) 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选填“有关”或“无关”).

    3. (3) 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结论是: 

    4. (4)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图进行对比.

    5. (5) 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

  • 19. (2022·达州)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小石块(不吸水)、溢水杯、小桶、细线等实验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的关系。

    1. (1) 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个实验步骤,最科学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2. (2) 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可求出石块的密度为kg/m3;(g取10N/kg,ρ=1.0×103kg/m3
    3. (3) 兴趣小组的同学换用不同的物体(不吸液体)或液体按科学合理的顺序进行了多次实验,由实验数据得出FG(选填“>”、“<”或“=”),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4. (4) 图丁步骤中,小石块逐渐浸入液体过程中(未接触溢水杯),液体对杯底的压强(选填“逐渐变大”、“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小”);
    5. (5) 如果换用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物体(不吸液体)来进行该实验,则图步骤中可不使用弹簧测力计;
    6. (6) 其中一个同学每次进行图甲步骤时,都忘记将溢水杯中液体装满,其他步骤无误,因而他会得出FG(小桶中液体所受重力)的结论。(选填“>”、“<”或“=”)
六、计算题
  • 20. (2022·眉山)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底面积为5.0×10-3m2、重力为15N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深度为0.1m、重力为5N的水,如图甲所标。现将一个体积为1.20×10-4m3、重力为1.8N不吸水的固体缓慢放入水中,水未溢出,静止时如图乙所示。不计容器壁的厚度,ρ=1.0×103kg/m3。求:

    1. (1) 固体放入水中前,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 (2) 固体放入水中静止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 (3) 固体放入水中静止后,容器底对它的支持力。
七、填空题
  • 21. 小金把家里景观水池底部的鹅卵石取出清洗。他先将一个重为1N空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将池底的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桶仍漂浮在水面。(不考虑捞出过程中带出的水,ρ=1.0×103kg/m3

    1. (1) 空桶漂浮在水面时所受浮力大小;
    2. (2) 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水池水面高度与鹅卵石未捞出时相比会(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此时桶排开水的体积为6.0×10-3m3 , 求桶内鹅卵石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