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

更新时间:2023-05-21 浏览次数:2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7·宜春模拟) 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的生长发育开始于胚胎 B . 第二性征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的 C . 大脑体积迅速增加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 D . 胎儿通过羊水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
  • 2. 下列哪一种现象不属于进入青春期后心理上的表现?(    )
    A . 独立意识增强 B . 不喜欢和周围同学说话 C . 对异性开始有性意识的萌动 D . 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
  • 3. (2019八上·寮步期末) 母亲是伟大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要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母亲和胎儿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 . 肝脏 B . 肾脏 C . 胎盘 D . 输卵管
  • 4. (2016七下·昆明期中) 女性的卵巢和输卵管通常被称作子宫的附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附属器官,摘除后不影响第二性征 B . 卵巢是女性的性腺,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C . 月经在子宫内周期性形成.与卵巢的功能无关 D . 卵巢作为子宫的附件,表明子宫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
  • 5. 女性在患病摘除子宫后,身体出现的变化是(    )
    A . 不能产生卵细胞,但能产生分泌雌性激 B . 能产生卵细胞,但不能产生分泌雌性激素 C . 不能产生卵细胞,也不能产生分泌雌性激素 D . 能产生卵细胞,也能产生分泌雌性激素
  • 6. (2020七下·海淀期末) 如图是男、女两性部分生殖器官发育趋势图,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 女孩性器官开始发育的年龄比男孩早 B . 性器官迅速发育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 C . 10 岁之前男、女性器官的发育都很缓慢 D . 青春期是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
  • 7. (2015七下·太康期中) 人体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主要是受下列哪个系统的调节和控制?(  )

    A . 运动系统 B . 呼吸系统 C . 神经系统 D . 消化系统
  • 8.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周末,阿星与同学相邀去爬汉寿风景名山-五宝山,请问与登山运动无直接关系的系统是(    )
    A . 运动系统 B . 神经系统 C . 内分泌系统 D . 生殖系统
  • 9. 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食物碎屑会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使人患龋齿。这些酸性物质最先腐蚀的是牙齿的(    )
    A . 牙釉质 B . 牙本质 C . 牙骨质 D . 牙髓
  • 10. (2022·临沂) 下列叙述中,疾病与病因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夜盲症与缺乏维生素A有关 B . 侏儒症与缺乏维生素B1有关 C . 坏血病与缺乏维生素C有关 D . 佝偻病与缺乏维生素D有关
  • 11. (2022·云南) 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水浴加热的温度为37℃是为了摸拟人的口腔温度 B . 两只试管加入的唾液和清水的量应该相同 C . ②号滴加碘液后变蓝是因为水浴加热时间不够 D . 该实验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 12. (2022·德阳)  “燃烧我的卡路里,拜拜甜甜圈,珍珠奶茶方便面,火锅米饭大盘鸡,拿走拿走别客气”这首歌时常在健身的人耳边响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燃烧我的卡路里”主要是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 . 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口腔中通过唾液的作用可初步消化成葡萄糖 C . 奶茶味道可口,含糖量高,多喝奶茶有利于身体健康 D . 大盘鸡里的蛋白质在胃里被胃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
  • 13. (2019七下·祁阳期中) 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液消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 淀粉、脂肪、蛋白质 B . 淀粉、蛋白质、脂肪 C . 脂肪、淀粉、蛋白质 D . 蛋白质、淀粉、脂肪
  • 14. (2020七下·高州月考) 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 . 胰液 B . 胃液 C . 胆汁 D . 肠液
  • 15. (2017七下·邵阳期中) 试管内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入37℃的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一组是(  )

    A . 唾液、胰液、肠液 B . 胃液、胆汁 C . 胰液、肠液、胆汁 D . 肠液、胰液
  • 16.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细胞①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B . 细胞②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有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C . 细胞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D . 细胞②和③没有细胞核,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
  • 17. (2022·聊城) 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图是心脏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D是左心室,其壁最厚,内流动脉血 B . 当B、D收缩时,B与2、D与1之间瓣膜张开 C . 静脉注射青霉素后,最先应在C中发现该药物 D . A与B之间,C与D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 18. (2022·临沂) 如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①②③表示血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 B . ①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C . ②是小动脉,判断依据是血液由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 D . 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③①②
  • 19. 三位体重接近、年龄接近的男性,其部分体检数据如下表所示。甲的所有数据都在正常范围内,乙和丙的数据偏离正常范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克/100毫升血液)

    动脉血中氧含量(克/100毫升血液)

    静脉血中氧含量(克/100毫升血液)

    15

    19

    15

    8

    9.5

    6.5

    17

    21

    13

    A . 血红蛋白的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B . 动脉血中氧含量较高,因此血液呈现鲜红色 C . 乙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较低,可能患有缺铁性贫血 D . 丙对氧的利用率高,可能居住在氧气含量高的地区
  • 20.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下列关于献血与输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患有甲型流感、猴痘、肺结核等传染病的病人禁止献血 B . 治疗严重贫血患者时,只需要输入的血液成分是白细胞 C .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D . 全球调查数据显示,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血液传播艾滋病病毒和肝炎病毒的概率最低
  • 21. 某急需输血的严重贫血患者是A型血,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 只需输入血浆 B . 应输入浓缩的血细胞悬液 C . 以输A型血为原则 D . 紧急时可缓慢输入少量O型血
  • 22. (2022·成都) 长期营养不良的人可能会出现贫血。贫血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疲乏等症状,可能的原因是(   )
    A . 红细胞数量过少,运输葡萄糖的能力降低 B . 白细胞数量过少,运输氨基酸的能力降低 C . 血小板数量过少,凝血和止血的能力降低 D . 血红蛋白含量过少,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
  • 23. (2018·中山模拟) 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 . B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C . 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 D . C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
  • 24. 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气都经过的器官是(    )
    A . B . C . D .
  • 25. (2022·重庆) 人工呼吸属于一种紧急的急救措施,是用人为的方法,帮助呼吸停止的患者进行被动呼吸的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①②③ B . ③①② C . ③②① D . ②①③
二、综合题
  • 26. 小芳周末在家独自做了骨的成分实验,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图(一)的实验装置主要用来进行骨的煅烧,待灼烧一段时间后,骨变为色,敲打时则变为粉末。在实验过程中,会发现骨有燃烧现象,这是其中的在燃烧,剩下的物质的物理特性是
    2. (2) 图(二)的试管中的溶液是,将骨放入其中,会有出现,待浸泡15min后,则发现骨变得柔软,容易弯曲,这说明骨的成分中含有有机物。
  • 27.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不仅影响形体美,还可能导致关节软组织损伤、生殖能力下降以及心理障碍、心脏病、糖尿病、脂肪肝、痛风等疾病。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肥胖的情况日趋严重。下图分别是“平衡膳食宝塔”和人体食物消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身体发胖,一方面与缺少运动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摄入的糖类和脂肪过多。图甲“平衡膳食宝塔”中的食用油富含
    2. (2) 钟南山院士在疫情期间分享了他的养生之道,其中一点就是从小养成喝牛奶的习惯。同学们正处于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每天应该多吃图中的(填标号)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富含的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原料。
    3. (3) 图乙是淀粉、蛋白质、脂肪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曲线。由曲线可以看出,三类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图中[D]
    4. (4) “复合多酶片”是治疗消化不良的常用药。说明书注明成分为:每片含脂肪酶3.3mg和蛋白酶10mg。该药品相当于(填“肠液”或“唾液”)的作用。
    5. (5) 某同学为自己的中考午餐设计了含有“米饭、鸡蛋、牛肉、鱼”的食谱。从合理营养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该食谱还应补充图甲中的(填标号)类食物。
  • 28. 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其消化、吸收和利用影响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请分析回答:
    1. (1) 食物中的淀粉在唾液、肠液和等消化液的作用下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部分葡萄糖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分解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2. (2) 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糖尿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我国科学家积极探索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将一种能分泌胰岛素的人工胰岛β细胞成功移植到糖尿病模型鼠中,进行了A,B,C三组实验,结果如图:

      ①每组实验选用多只老鼠的目的是

      ②比较三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发现,B组小鼠的血糖浓度A组小鼠的血糖浓度,但仍C组小鼠的血糖浓度,说明对于治疗小鼠糖尿病有一定效果,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 29.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创纪录在轨运行183天,标志着我国的航天科技又取得了新的突破。太空环境与地球环境差异巨大,可能会对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1. (1) 长时间的失重环境,可能会引起航天员的生理适应性反应。某些生理适应性反应可以通过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得到缓解。那么,应补充哪种维生素以促进钙的吸收?
    2. (2) 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

      在太空失重环境下,航天员上肢的血液仍会经血管①流回心脏的。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的结构是(填标号)。

    3. (3) 有研究表明,模拟失重状态2l天后,大鼠小肠绒毛变短、数量减少,这一变化会导致小肠营养物质的面积变小。
    4. (4) 航天员返回地球后,在特定医学场所通过运动锻炼、药物防护等进行20-30天的医学疗养,身体机能可逐渐恢复正常。利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给航天员的医学疗养提一条建议:
  • 30. 2022年女足亚洲杯,中国姑娘团结拼搏,第九次站上亚洲之巅!下图是女足踢球时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A,B,C,D是心脏的四个腔,①②③④代表不同血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比赛过程中,女足姑娘们呼吸频率加快,外界气体被吸入肺部时,膈肌和肋间肌的状态都是(填“收缩”或“舒张”)。
    2. (2) 氧气进入肺部毛细血管,大部分与红细胞中的结合从而使血液变成鲜红的动脉血,此时氧气随血液循环到达骨骼肌的途径是:肺→→骨骼肌(用字母、数字和箭头表示)。
    3. (3) 营养师为女足姑娘们精心搭配饮食,她们摄入的蛋白质在小肠中最终被消化为,小肠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是(答出一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