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十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3-04-29 浏览次数:5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关于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一个物理书的质量大约250g B . 水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8m C . 一只鸡蛋的质量约5g D . 中学生的体积接近0.5m3
  • 2. (2018八上·台商期末) 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时,粉笔保持不变的是(     )
    A . 质量 B . 密度 C . 体积 D . 长度
  • 3. 下列实例与所描述的物质物理属性相符的是(   )
    A . 电线的线芯用铜做,是因为铜的硬度大 B . 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做,是因为金刚石的延展性好 C . 房屋的天窗用玻璃制成,是因为玻璃的透光性好 D . 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做,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
  • 4. 关于“质量和密度知识”的理解,你认为其中有几句描述是正确的?(  )

    ①物体所含的物质越多,质量一定越大;②密度越大的物体,质量越大;③密度大小等于质量跟体积的比值;④ρ=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⑤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⑥物体的质量和密度都不随状态、位置、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A . 4 B . 3 C . 2 D . 1
  • 5. 关于粒子和宇宙,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 . 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 B . 在质子、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 C . “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越来越近 D .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 6. (2023八下·沭阳月考) 香椿木被称为“中国的桃花心木”,是因为它的材质不但细密坚韧,花纹美观,而且散发的香椿素气味清香持久,可以健胃开脾,增加食欲,还可以防虫蛀.这里的“清香”是因为( )
    A . 气体分子间隙大 B . 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 C . 气体分子间有斥力 D . 气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 7. (2021·商河模拟) 某同学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他发现: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这个砝码取出,指针偏左。则要测出物体的质量,该同学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
    A .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右调 B .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动 C . 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右调 D . 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动
  • 8. 用天平称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仔细称量 B . 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多次称量,再求平均值 C . 先称出200枚大头针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D . 把一枚大头针放在一个杯子里,称出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 9. 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a、b、c三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通过分析可知(  )

    A . 质量相同的b和c两物质中,c物质的体积小 B . 体积相同的a和c两物质中,c物质的质量大 C . 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 D . 三种物质的质量增大时,各自的密度也随之增大
  • 10. 以下几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A . 称量前调节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就停止调节 B . 称量时将被测物体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左盘进行称量 C . 使用的砝码已磨损掉一些 D . 称量前调节天平,游码没有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 11. 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

    A . 小球A一定带正电 B . 小球B可能带正电 C . 小球B可能不带电 D . 小球A可能不带电
  • 12. 小明根据“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冰的密度为已知)”的原理,采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在平整地面上选择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接着他测出了以下物理量,其中能估测出积雪的密度的一组物理量是(    )

    ①积雪的厚度

    ②脚印的深度

    ③脚印的面积

    ④冰的厚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二、填空题
  • 13. (2022八下·海安月考) 用纳米材料“氧化锆”加工而成的陶瓷刀,可轻易切割很多较坚硬物品,却不能摔打、跌落,否则将会破损、断裂,由此可知,陶瓷刀的硬度,延展性(选填“较大”或“较小”)。
  • 14. (2023八下·沭阳月考) 水的密度为,其物理意义是,一瓶250mL的矿泉水喝了一半后,剩余水的密度为g/cm3 , 拧紧瓶盖,将其放入冰箱冷冻室里全部结冰后,其(填“质量”“体积”或“密度”)将增大。
  • 15.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右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A/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

  • 16. 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很容易被压缩,但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有
  • 17. 利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也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

    1. (1) 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如图(1)所示),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选填“蓬松”或“紧密”),而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2. (2) 如图(2)a、b所示装置均为比较简易的验电器,它们都可以用来检验某物体是否带电,由图中现象可知,图b装置是依据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图a装置工作原理与图b装置(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 18. 有甲、乙、丙三个带电小球,已知甲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如图所示,则小球乙的带电情况是 ,小球丙 。(均选填“带正电”或“带负电”)

  • 19. 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B、C,其质量分别为90g、300g、60g,体积分别为15cm³、50cm³、12cm³,已知三个金属球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球是空心的,若将该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则该球的总质量为g。
  • 20. 一个瓶子的质量是 10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500g,装满牛奶时的总质量是516g,则这种牛奶的密度是g/cm3。此瓶(选填“能”或“不能”)装得下400g 酒精。(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 kg/m3
  • 21. 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甲物质的密度是g/cm3;当甲、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 22. 如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已知他们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煤油 , 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甲是,乙是。(选填“水”、“盐水”和“煤油”)

  • 23. 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其容积为10dm3氧气的密度为5kg/m3 , 则瓶中氧气的质量是kg。某次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kg/m3;剩余氧气的体积为dm3
三、实验题
  • 24. 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

    序号

    蜡块

    干松木

    体积V/cm2

    质量m/g

    体积V/cm2

    质量m/g

    10

    9

    10

    5

    20

    18

    20

    10

    30

    27

    30

    15

    40

    36

    40

    20

    1. (1) 在下图的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2. (2) 分析图像,由蜡块的图线或者干松木的图线可得结论:
    3. (3) 分析图像,对比蜡块和干松木的图线可得结论:
    4. (4) 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初中物理中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写出一个即可)。
  • 25. 东东同学学习了分子的热运动之后,做了以下的一些实验。

    1. (1) 实验一:直玻璃管中先后注入100mL的水和100mL的酒精,两种液体完全混合之后的总体积(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0mL,这是因为分子之间
    2. (2) 实验二:如图所示是演示气体扩散现象的实验装置,其中一瓶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在实验探究时,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填“A”或“B”)瓶。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拿走后,发现两个瓶中气体逐渐变为均匀的浅棕色,这个实验说明:
  • 26. 小明在探究“电荷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中用到了以下器材:毛皮、橡胶棒、丝绸、玻璃棒、碎纸屑等物体。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碎纸屑,碎纸屑被吸引,(选填“能”或“不能”)证明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带上了电荷,理由:
    2. (2) 用一块丝绸同时摩擦两根玻璃棒后,将其中一根玻璃棒悬挂起来,用另一根玻璃棒靠近它,其现象如图甲所示,用一块毛皮同时摩擦两根橡胶棒后,将其中一根橡胶棒悬挂起来,用另一根橡胶棒靠近它,其现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的箭头指向判断,由此你能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3. (3) 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实验现象如图丙所示,结合第(2)问中的实验现象分析,可判断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选填“相同”或“不同”),小明由上述现象分析得出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的结论,请你分析此过程得到的实验结论(选填“可信”或“不可信”),理由是:
  • 27. 小明和小红在沙滩游玩时捡到一些鹅卵石,并对该鹅卵石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 (1) 将天平放在工作台上,将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分度盘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 (2) 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鹅卵石的质量m是g。如图丙所示,鹅卵石的体积V是cm3
    3. (3) 由以上数据可知,该鹅卵石的密度为g/cm3
    4. (4) 小明在整理器材时发现右盘中砝码有一个缺了一角,该情况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石块质量(选填“偏大”或“偏小”);
    5. (5) 小华捡到的鹅卵石体积较大,无法直接放入量筒,于是他进行了以下的操作:

      ①用托盘天平测得鹅卵石的质量为168g;

      ②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顺序进行了测量出鹅卵石的体积是cm3

      ③则鹅卵石的密度是

  • 28.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测量酱油的密度。

    1. (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图甲所示。如果此时用天平去测物体的质量,会使测量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纠正错误后,应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横梁重新平衡;
    2. (2) 正确地将天平横梁调节平衡后,小刚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16g;

      B.向烧杯中倒入适量酱油,测得烧杯与酱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为m2=g;

      C.将烧杯中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酱油的体积V,如图丙所示。按这种方法测得酱油的密度为ρ=kg/m3。以上测量过程中,烧杯中会残留部分酱油,这会导致测得的酱油密度(选填“偏大”、“偏小”)。只要将上述实验步骤的顺序调整为(填写字母序号),重做该实验可以减小了误差。

    3. (3) 小华认为不用量筒,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烧杯装满水,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将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则酱油密度的表达式ρ=(已知水的密度为ρ)。

四、计算题
  • 29. 小珠在根雕展上看到一个实心香樟木雕刻成的作品,重8t。

    1. (1) 小珠找来一个同样材料制成的实心小球,测得质量为4.8g,体积为6cm3 , 请问香樟木的密度是多大?
    2. (2) 该根雕作品的总体积是多少m3
    3. (3) 小珠家有一个同样材质的摆件,如图所示,测得质量为1.4kg,体积为2dm3 , 请通过计算判断此摆件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 30. 在测定某液体密度时,小缘同学测出了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做了三次,记录如下,试求:

    液体的体积V/cm3

    6.8

    8.8

    10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g

    11.6

    13.8

    1. (1) 液体的密度
    2. (2) 容器的质量m0
    3. (3) 表中的的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