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海安市西片联盟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3...

更新时间:2023-04-29 浏览次数:2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50kg的是(  )
    A . 一头牛 B . 一个鸡蛋 C . 一名中学生 D . 一支铅笔
  • 2. (2022·扬州) 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1所示。然后在右盘中增加20g砝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 .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 . 向左移动游码 C . 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 D . 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
  • 3. (2023八上·君山期末) 小丽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一枚金牌,她想测出该金牌的密度。她先用天平测出金牌的质量m1 , 然后将金牌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流入质量为m2的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m3。已知水的密度为ρ , 则金牌的密度为(  )
    A . ρ B . ρ C . ρ D . ρ
  • 4. (2020八下·泰兴月考) 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她记录了木块的质量最38.2g。整理仪器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   )
    A . 33.2g B . 43.2g C . 31.8g D . 35.8g
  • 5. (2019八上·辽阳期中) 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①用天平测石片的质量m。②往烧杯中加适量水浸没石片,在水面位置做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石片的体积。③计算出石片的密度ρ。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 )

    A . 偏大 B . 无偏差 C . 偏小 D . 无法确定
  • 6. 关于物质的密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 . 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也一定不同 C . 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密度一般也不同 D .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 7. 一位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然后对天平进行调节,由于疏忽,当游码还位于0.1克位置时就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标尺中间的红线,然后把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当天平右盘中放入20g砝码2个、5g砝码1个时,天平的指针恰又指在标尺中间的红线上,则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应为(    )

    A . 45.1g B . 45.0g C . 44.9克 D .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 8. (2022·自贡) 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 . 1kg的水和1kg的冰的密度相同 B . 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 . 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 . 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甚至爬行的姿势撤离,是因为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 9. (2022·泰安) 李华同学在实验室测量盐水的密度。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开始测量,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 , 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甲图所示,接着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乙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 B . 烧杯内剩余盐水的质量为 C . 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 D . 盐水的密度为
  • 10.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的是(  )
    A .  气体容易被压缩 B .  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 C .  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D .  两个小露珠相遇后变成一个大露珠
  • 11. (2023八上·襄州期末) 一个薄壁的瓶子内装满某种液体,已知液体的质量为m,小明同学想测出液体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得瓶子高度为L,瓶底的面积为S,然后倒出部分液体(约小半瓶,正立时近弯处),测出液面高度L1 , 然后堵住瓶口,将瓶倒置,测出液面高度L2 , 则液体的密度为(  )

    A . B . C . D .
  • 12. 关于静电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B . 细线悬挂的两轻质泡沫塑料小球相互吸引,则两小球可能带有异种电荷 C . 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D .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这个过程中丝绸失去电子
  • 13. (2022八下·江都月考) 下列现象不可以用分子动理论的解释的是(   )

    A . 甲图:电子显微镜下金块的微观构造 B . 乙图:火山爆发时漫天灰霾 C . 丙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美丽的蝴蝶 D . 丁图:将两铅柱底面削平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 14.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 . 银河系、地球、质子、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C . 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关于原子结构的理论 D . 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
  • 15. (2022八下·姜堰期中) 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并作出相关的图像,能正确反映m-V关系图像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6. 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医护人员在过道喷洒消毒液,过一会,整个病房都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因为分子在做 

  • 17.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古诗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前一诗句是指分子加快,说明周围的气温突然(填“升高”或“降低”).

  • 18. 树木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力。在干燥的冬天,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越梳头发越松,这是因为头同种电荷而相互。1光年=米。
  • 19. 有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体积之比是2∶3,质量之比是3∶2,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 20. (2022·邵阳)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小红同学在家里做了一个“滴水龙头浪费水”的实验。先将一个质量为14g的空烧杯放在一个滴水龙头下面接水1h。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偏转如图甲所示,则应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然后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该滴水龙头1h浪费的水为g。

  • 21. (2022·内江) 某同学借助天平和刻度尺鉴别一实心正方体金属块的组成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是 , 用刻度尺测边长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边长是 , 经计算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选填“铅”、“铁”或“铝”)组成。(已知

  • 22. 医用氧气瓶的容积为 , 装入质量为20kg的氧气,氧气的密度为;当病人吸氧,瓶内氧气用去一半后,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23. 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 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 350g,则该空瓶的容积是。(ρ =1g/cm3 , ρ酒精 =0.8 g/cm3
  • 24. 在空间站用钢笔书写时,墨水不会自动往下流,导致书写断断续续,为此,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太空圆珠笔”。书写过程中,笔芯内氮气的质量,密度

  • 25. (2022·成都) 在教材安排的“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 (1) 实验方案要求:先估测物体质量,再进行实测,这样安排的好处是
    2. (2) 测量时,要用镊子而不能用手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原因是
    3. (3) 对同一物体的质量要进行三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目的是
    4. (4) 如果你和小周同学共用一套实验器材,合作完成该实验,当小周同学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你应该
三、综合题
  • 26. 国家标准规定以“克重”来表示纸张每平方米的质量。小明家新买回两包A4打印纸,甲包上标注着“60g/m2  500张”字样,乙包上标注着“30g/m2  800张”字样。
    1. (1) 小明将甲包中一张纸切去一半后,剩余一半纸的“克重”为g/m2
    2. (2) 小明想用天平称出一张A4复印纸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比较简单而又比较准确的是____
      A . 先称出100张纸的总质量,再除以100 B . 先称出100张纸的总质量,再称出101张纸的总质量,求其差 C . 把1张纸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10次,然后计算平均值
    3. (3) 已知这两种纸的密度相同,小明用刻度尺测得甲包纸的总厚度为6cm,则这种A4复印纸的密度是kg/m3
四、计算题
  • 27. 有一体积为30cm3的空心铜球,它的质量为178g,(ρ=8.9×103kg/m3),求
    1. (1) 空心部分体积;
    2. (2) 在空心部分装满水,求该球的总质量。
  • 28. 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的总质量为 500g,将一金属块放入水中,待水溢出稳定后,把杯的外部擦干,称得其总质量为 895g,将金属块取出后其总质量为 450g,求:
    1. (1) 金属块的质量为多少g?
    2. (2) 溢出水的体积为多少cm3
    3. (3) 该金属块的密度为多少kg/m3
五、实验题
  • 29. (2022·济南) 在“探究固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 (1) 将天平调节好以后,在左盘中放入铁块,向右盘中添加了几个砝码后,观察到天平的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再添加一个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先取下质量最小的砝码,接着,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2. (2) 小明用3个铁块、小丽用3个木块、小强用3个铝块分别进行实验,记录下实验数据。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用这些实验数据做出了如图丙所示的 关系图像。从图像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因此,这个比值反映的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把它定义为物质的密度;
    3. (3) 小明通过这次实验真正明白了人们常说的“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含义。下列说法能体现这句话正确含义的是___________。
      A . 铁比木头的质量大 B . 相同体积的铁比木头的质量大 C . 铁比木头的密度大 D . 相同质量的铁比木头的体积小
  • 30. 小晨同学买了一个小吊坠(如图甲所示)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妈妈,他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吊坠的密度进行鉴定。

    1. (1) 将天平放在上,拨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2. (2) 天平再次平衡后,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小吊坠的质量为g。
    3. (3) 先向量筒中加入30mL的水,将重新系好挂绳的小吊坠轻放入量筒中,水面如图丙所示,则小吊坠的体积为cm3
    4. (4) 小晨将测得的密度和表格中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小吊坠可能是制作而成的,他仔细分析了自己的测量过程发现,小吊坠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材质

      翡翠

      和田玉

      玻璃

      有机玻璃

      密度/g·cm-3

      约3.3~3.36

      约2.95~3.17

      2.5

      1.18

  • 31. (2022·苏州)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在云课堂上物理老师要求学生利用家中的物品测量冰糖的密度。
    1. (1) 小明找来电子秤、喝糖浆用的量杯、大米等物品进行实验

      ①把放在电子秤盘上,测出它的质量为m;

      ②向量杯中加入适量的大米,将冰糖完全放入米中,读出体积为V1

      ③取出冰糖,读出量杯中大米的体积为V2

      ④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冰糖的密度ρ=(用m、V1和V2表示)。

    2. (2) 线上交流时,小华的测量方法和小明相同,只是小明用大米,小华用芝麻。你认为的测量结果误差更小理由是:
  • 32. 小宋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 (1)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g;

      因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上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cm3

    2. (2) 矿石的密度是 kg/m3 , 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 (3) 小宋用另一种方法测一块质量为m的矿石体积,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1

      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下图放置

      C.把矿石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

      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的总质量m2

      请你指出上面测体积的操作步骤B中的错误之处是,将步骤B中的错误改正,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用ρ表示):矿石体积V=;矿石密度ρ=

  • 33. (2020八下·泰兴月考) 利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也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

    1. (1) 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如图(1)所示),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选填“蓬松”或“紧密”),而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2. (2) 如图(2)a、b所示装置均为比较简易的验电器,它们都可以用来检验某物体是否带电,由图中现象可知,图b装置是依据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图a装置工作原理与图b装置(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 (3) 如图(3)所示,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是(选填“正”或“负”)电荷,这是因为这个带电体在摩擦的过程中(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六、综合题
  • 34.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近期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这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仅每立方厘米0.16毫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气凝胶”是半固体状态的凝胶经干燥、去除溶剂后的产物,外表呈固体状,内部含有众多孔隙,充斥着空气,因而密度极小。据介绍,“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收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有机溶剂,而“全碳气凝胶”的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的900倍。科学家还发现“全碳气凝胶”间隔在火苗与玫瑰花之间,玫瑰花不受影响依然能自然绽放。传统的气凝胶制作方式往往无法批量生产,科学家们新创的“低温冻干法”令气凝胶的生产过程更加便捷,也使这种超轻材料的大规模制造和应用成为可能,在传统汽车、飞机制作方面利用气凝胶可大大减轻重量。

    1. (1) 人们把气凝胶称作“凝固的烟”,用确切的物理语言来说是指它的很小(选填“质量”或“密度”);
    2. (2)  “全碳气凝胶”实际应用中,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
      A . 清除海上油污 B . 可做为消防员的服装材料 C . 做打桩机的重锤 D . 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3. (3) 1m3的“全碳气凝胶”最多能吸收的有机溶剂质量为kg;(g取10N/kg)
    4. (4) 一辆汽车的总质量为2×103kg,其材料密度平均约为4.0×103kg/m3 , 若采用全碳气凝胶制造一辆同样大小的汽车,则需“气凝胶”质量k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