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

更新时间:2023-05-06 浏览次数:25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 1. 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落(zháo)       护(bì)    告(qìng)      为一谈(hùn) B . 晌午(shǎng)     宁(wú)  缚(shù) 马裹尸(gě) C . (zuō)  立(chù) 石(yǔn) 怏不乐(yàng) D . 量(jiào)  首(qiáo)       颠(bǒ)   挑离间(bō)
  • 2. 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诚惶诚恐    戛然而止       惟妙惟肖       人情世故 B . 藏污纳诟    微不足道       妇孺皆知       大庭广众 C . 扭怩作态    前仆后继       语无伦次       栅栅来迟 D . 纷至沓来    妙手偶得       美不盛收       翻来覆去
  • 3.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课本剧演出之前,我们要分配角色,选择剧本和做排练。

    (将“分配角色”和“选择剧本”调换位置)

    B . 青少年长时间一直玩网络游戏,不利于身心健康。

    删掉“长时间”或者“一直”

    C .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将“发挥”改成“发扬”。

    D . 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每个人都应作为江河卫士。

    将“作为”改为“成为”。

  •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海底两万里》为我们塑造了勇敢神奇的尼摩船长的形象。 B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撰的一部志人笔记体小说集。 D . 律诗是讲究声律、对仗的新诗体,盛行于唐宋时期,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有首、颔、颈、尾四联。
  • 5. 下面情境下,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A . 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将自己的作品交给编辑时,说:“请老师斧正!” B . 明天是老师六十周岁的生日,作为他的高足,我一定要前去为恩师祝寿。 C . 主持人说:“刚才这位嘉宾的讲话十分精彩,他已经抛砖引玉,请大家继续发言。” D . 我碰到刚开了一家连锁店的朋友,对他说:“老兄,我明天一定要惠顾你的新店。”
  • 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有梦就不懈追求,有理想就勇敢去拼搏,闯荡中磨砺的双翼,在风雨中更显得坚强;________,不为世俗所改,不被名利所动,“我行我素”也许是固执,也可以是对清者自清的诠释;________,苟活的生命软弱得可鄙,适当的客套是一种礼貌,过分的讨好是一种谄媚。

    A . 坚持生命的理想     坚持生命的尊严    坚持生命的原则 B . 坚持生命的原则     坚持生命的理想    坚持生命的尊严 C . 坚持生命的原则     坚持生命的尊严    坚持生命的理想 D . 坚持生命的理想    坚持生命的原则    坚持生命的尊严
  • 7. 按原文填空。
    1. (1)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 (2) 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3. (3)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4. (4) 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5. (5)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 (6)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7. (7) 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二、阅读(45分)
  • 8. 阅读《愚公移山》,回答各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翼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此,跳往助之。寒署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朔东,一厝雍南。自此,翼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许:

      荷:

      厝:

    2. (2) 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 (3) 第2段中有哪些因素不利于移山?请你列举出三条。

      移山的人少;年老体衰;无处安放土石;工具简陋;路途遥远

  • 9. 阅读《书香到底是什么香》,回答各题。

    书香到底是什么香

    ①有一个词,我们经常用到,那就是书香,大多数人认为书香指的是书墨之香,然而,当我们追溯历史,发现书香并非书籍本身的香味,而是芸香。

    ②芸香,又称芸香草、诸葛草、香茅筋骨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子呈羽毛状分列,花黄色,全草有香气,可以驱虫、通经、祛风。

    ③古人认为,放置适量的芸香草,使其所含的挥发成分在书籍周围保持一定的浓度,可以消灭害虫或使害虫不敢接近。而夹有这种芸香草的书,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被称为“书香”。

    ④关于芸香最早的文献记载是《礼记·月令》篇云:“(仲冬之月)芸始生。”郑玄注:“芸,香草也。”三国时鱼篆所著《典略》中就提到芸香可以防止书画的蠹虫。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内的书籍号称无蛀虫据说就是因为每本书都夹有芸香之故。现在省市级以上的图书馆仍大多用芸香来保护珍贵的典籍。

    ⑤唐宋时期,随着雕版印刷的流行,无论内府还是私人藏书都多了起来,芸香辟开始广泛流行。明清以后,芸香不再是唯一的防虫之法,但仍占据一定的位置。

    ⑥因芸草与书结缘,与芸草相关的其他物体,也就成了与书相关的称呼。比如,芸帙、芸编是书籍的别称,书室中常备芸草,于是书斋便有了“芸窗”“芸署”“芸省”“芸馆”“芸阁”等雅称。

    ⑦芸香,其名称本身就极富诗意,再加上有护书之功效,自然而然便成为文人们争

    先恐后歌咏的对象了。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已经很难再见到芸香草了。即便是防蠹,大多也是选择含化学成分的药剂。芸香情结,恐怕更多的只是书卷里所蕴藏、沉淀的一种美丽而遥远的历史记忆和个人缅怀罢了。

    (摘自《风流一代·经典文摘》,有改动)

    1. (1) “书香”指什么香?为什么会被称为“书香”?
    2. (2) 文中加点的“蠹”你能根据上下文推测出它的意思吗?
    3. (3) 分别指出下面两句话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①茎直立,叶子呈羽毛状分列,花黄色,全草有香气。

      ②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内的书籍号称无蛀虫据说就是因为每本书都夹有芸香之故。

    4. (4) 根据本文所介绍的知识,请你推测以下古代称呼在现代汉语指的是什么?

      芸签:

      芸人:

      芸台:

  • 10. 阅读《情感扶手》,回答各题。

    情感扶手

    ①公婆都进入了耄耋之年,住在没有电梯的五楼着实不便。为此,特将二老搬迁至离我们更近的二楼居住,便于照顾。

    ②然而,问题也接踵而来。之前说得好好的搬迁之事,等到真要搬离了,公婆却显出很不情愿的样子。一来舍不得多年居住的老房子,二来又舍不得扔掉原来的东西。二老经年圈积的“宝物”敝帚自珍,哪样都舍不得扔。尤其是嗜好剪报的公爹,将半个多世纪的剪报资料装订成册,柜子里、床底下、橱顶上以及犄角旮旯里,都填满了这些册子。好说歹说,他象征性地处理了一些。我们还欲劝说,老人家便横眉冷对,气血上升,手指颤抖着,摆出一副誓死捍卫的架势。我们见状只得作罢,但仍不死心,私下里,几个小辈商议着,待搬过去后再做理论。

    ③一日,与我家先生一起去老房子清理留下的东西,一转眼瞥见一只黄色的塑料小鸭子被扔在了垃圾堆中,这不是我母亲做的手工制品吗?不由得心头一痛,连忙拾起擦干净放进包包里。想起母亲去年有一次来我家,拿出一对小鸭子,送我一只,另一只送给了我婆母,说是在养老院学做的手工活,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今天见这只小鸭子灰头土脸地被遗弃在老房子里,心里便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④前几日我去养老院看望父母,还问过老妈有没有新的手工作品。母亲说眼神不行了,不再做手工,因为不能穿珠子。想着母亲再也做不出这样可爱的小鸭子了,这些手工制品或将成为她的绝版,因而除了珍惜之外更多了些许惆怅。

    ⑤我并不责怪婆母丢弃这只小鸭,因为这对她来说只是一件小玩意儿而已,又或许她近来记忆力严重衰退,已不记得是谁送她的了。我惊讶的是自己的情绪,一刹那竟会那样伤感,血浓于水好像在这一刻起到了化学作用,只觉得鼻子发酸,眼眶里泛出泪水,或许这就是亲情之间的惺惺相惜吧。手工物品尤其带有感情色彩,用过的心思、花过的工夫、经过的手温、黏附的气息,特别容易令人产生联想……

    ⑥“这只小板凳终于在这里寻到啦!”先生的话音打断了我的“联想”。见他手里拿着一只小板凳,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我凑近看,这是一只旧得不能再旧的小板凳,凳面上说不清是包浆还是污垢,黑酸酸的,已经掩盖了原来的颜色,在我眼里老早就该扔掉了。但先生却轻轻地摩挲着,一往情深的样子,说这是他们兄妹小时候最爱坐的小板凳,还是祖传的呢,最起码有百余年历史了。我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确有几分古意。板凳均是榫卯工艺,不带一个钉子。凳板下的四个凳脚呈外八字。

    ⑦先生将小板凳擦拭干净放进了提兜里,他提着的是对童年的怀念,犹如我揣着小鸭子是对母亲的思念。在我们的生命进程中,每个人都曾有亲近的人或贴身的物品陪伴过。这些陪伴是我们一程一程走过来的情感扶手,是我们感到温暖和驱散心灵孤独的慰藉。

    ⑧我忽然想到了公爹,想到了陪伴他半个多世纪的一摞一摞剪报,这些剪报不也是他的情感寄托吗?难道还非要劝说他丢弃不可?想到这里,我和先生相视一笑,释然了。

    1. (1) 如何理解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象征性”?
    2. (2) 第⑤段“我惊讶的是自己的情绪”,请结合文章内容合理推断,“我”的情绪可能有哪些?
    3. (3) 第⑥段画线句为什么要写“我”看到小凳子时的反应?
    4. (4) 下列各句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①老人家便横眉冷对,气血上升,手指颤抖着,摆出一副誓死捍卫的架势。

      ②想到这里,我和先生相视一笑,释然了。

    5. (5) 标题“情感扶手”有哪两层含义?
  • 11. 阅读《活出真性情,才不枉此生》,回答各题。

    活出真性情,才不枉此生

    ①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②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

    ③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例如为了金钱、名声之类。他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这就好像一个园丁,他仅仅因为喜欢而开辟了一块自己的园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许多美丽的花木,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当他在自己的园地上耕作时,他心里非常踏实。无论他走到哪里,他也都会牵挂着那些花木,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人,他一定会活得很充实的。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园地,不管他当多大的官,做多大的买卖,他本质上始终是空虚的。这样的人一旦丢了官,破了产,他的空虚就暴露无遗了,会惶惶然不可终日,发现自己在世界上无事可做,也没有人需要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④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奋斗不止,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快更加重要。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属于此列的不仅有读书,还包括写作、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交友、恋爱、行善等等,简言之,一切精神活动。如果在做这些事情时不感到愉快,我们就必须怀疑是否有利益的强制在其中起着作用,使它们由性情生活蜕变成了功利行为。

    ⑤人不仅仅属于时代。无论时代怎样,没有人必须为了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趣味。人生之大趣,第一源自生命,第二源自灵魂。一个人只要热爱生命,善于品味生命固有的乐趣,同时又关注灵魂,善于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往,即使在一个无趣的时代,他仍然可以生活得有趣。

    ⑥活出真性情,才不枉此生。

    (选文有改动)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第②段中,“生活中的意义”和“实际利益”各指什么?
    3. (3) 如何理解第⑤段划线句“人生之大趣,第一源自生命,第二源自灵魂。”的含义?
    4. (4) 分别指出下面两句话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里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①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例如为了金钱、名声之类。

      ②无论他走到哪里,他也都会牵挂着那些花木,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

三、作文(50分)
  • 12. 请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命题作文

    生活总有不易,十几岁的年纪也会有过失败、失意、彷徨……而有那么一个人,带我们穿过风雪,带给我们心灵的温暖和希望……

    请以“谢谢你,带我穿过风雪”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文题二:给材料作文

    1969年,钱钟书夫妇被下放至河南的干校,杨绛被安排种菜,这年她已年近六十了。杨绛白天看管菜园,她就利用这个时间,坐在小马扎上,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而与杨绛一同下放的同伴回忆,“你看不出她忧郁或悲愤,总是笑嘻嘻的,说‘文革’对我最大的教育就是与群众打成一片。”其实十年文革,钱杨夫妇备受折磨,亲人离散:杨绛最亲的小妹妹杨必被逼得心脏衰竭辞世,女婿王得一也在批斗中不堪受辱自杀,但是沉重的伤悲未把她压垮,却在此期间完成了译著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八卷本的《堂吉诃德》。从干校回来八年后,杨绛动笔写了《干校六记》,记录了干校日常生活的点滴。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胡乔木很喜欢,赞赏杨绛文字朴实简白,笔调冷峻,无一句呼天抢地的控诉,无一句阴郁深重的怨恨,就这么淡淡地道来一个年代的荒谬与残酷。

    这则材料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身处困境要保持乐观;苦难压不倒坚强的灵魂;豁达的胸怀彰显人格魅力。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