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3-04-20 浏览次数:41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每题2分,共50分)
  • 1. (2022七上·江城期中) 秦始皇实行了“书同文字”的政策,废除结构上与秦相异的六国文字。这一措施实行有助 于推动(   )
    A . 王国问题解决 B . 多元文化形成 C . 统一局面巩固 D . 疆域面积扩大
  • 2. (2023七上·紫金期末) 翦伯赞在《中国史十五讲》中提到:“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针对“地理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 )
    A . 北击匈奴 B . 建立刺史制度 C . 建立郡国 D . 实行“推恩令”
  • 3. (2022九下·德庆月考) 科举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机制,这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材料表明科举制(    )
    A . 有利于形成新的价值取向 B . 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 C . 忽视了读书人品德的考察 D . 提升了全社会文化水平
  • 4. 唐代墓葬出土了大量的波斯、阿拉伯、拜占庭等地的金银币。这些出土文物可以用来研究唐朝(    )
    A . 先进的生产技术 B . 繁荣的中外交流 C . 和睦的民族关系 D . 多彩的文学艺术
  • 5. 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出现了早市和夜市,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    )
    A . 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B . 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 .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D . 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 6. 朱元璋立下一条祖训:以后子孙做皇帝时,不许立丞相。对于奏请设立的大臣要治重罪。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
    A . 继承前朝制度,维护政治稳定 B . 分封诸子为王,以藩王代替丞相 C . 将丞相之权分付与厂卫机构 D . 集中皇帝权力,加强君主专制
  • 7. (2022七下·武鸣期末) 清朝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雍正帝因此将其革职,又派人查他的诗集,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治罪。这反映清朝前期(    ) 
    A . 大兴文字狱 B . 实行八股取士 C . 建立厂卫制度 D . 推行闭关锁国
  • 8.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康熙皇帝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维护国家主权 C . 推动经济发展 D . 加强文化交流
  • 9. 漫画常常能生动地揭示历史真相。下边这幅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哪一件大事(   )

    (有这些洋玩意就可以富国强兵了!)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10. 如图《“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

    A .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 .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 11. (2016八上·鄂托克旗期末) “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为(    )

    A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 “废除二十一条” C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 . “实业救国”
  • 12. 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抗击日本侵略者。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    )
    A . 淞沪会战 B . 台儿庄战役 C . 百团大战 D . 武汉会战
  • 13. 解放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军事力量悬殊。但人民解放军却在短短的三年内由弱变强,最终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其原因有( )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③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④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4. 2021年清明节前,退役军人事务部面向全国发起“为烈士寻亲,帮英雄‘回家'”。根据如图资料判断,该英雄牺牲地应在(   )

    许玉忠,男,河北省青县人,1921年生,1951年5月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0军181师543团副班长。

    A . 中国 B . 美国 C . 朝鲜 D . 日本
  • 15. “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农具……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说明土地改革(   )
    A .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 .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D . 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条件
  • 16. 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业品和粮食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 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动 D . “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 17. 印度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特别是那些生活在拥挤贫民窟中的原低种姓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下列图示中能够反映和造成这个群体低种姓地位的是(    )
    A . B . C . D .
  • 18. 史学家一般认为1500年左右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这一变化始于(   )
    A . 新航路的开辟 B . 列强殖民扩张 C . 宗教改革运动 D . 世界市场形成
  • 19.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据此判断,知识卡片的内容出自(   )

    内容1: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
    内容2: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得征收捐税
    内容3: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本国国王

    A . 《权利法案》 B . 《独立宣言》 C . 《人权宣言》 D . 《共产党宣言》
  • 20. (2020九上·宽城期末) 1848年在伦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为“所有国家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国际性的著作。”该宣言(    )
    A . 宣告了北美殖民地的独立 B .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 促进了现代工厂制的出现 D . 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 21. 小丽同学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相关的资料,据此判断,她研究的主题是(   )

    资料一:珍妮机的故事

    资料二:蒸汽机的图片

    资料三:爱迪生的生平介绍

    A . 思想解放 B . 工业革命 C . 启蒙运动 D . 殖民扩张
  • 22. 抓住关键词是把握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与“1921年”“苏维埃俄国”“列宁”“粮食税”“实行自由贸易”“巩固工农联盟”几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斯大林体制 B . 新经济政策 C . 农业集体化 D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23. 罗斯福1938年谈到“新政”。时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其中“新应用”指的是(    )
    A . 革新技术完成产品升级换代 B . 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缓和危机 C . 通过殖民扩张开拓海外市场 D . 发挥信息技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24.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2020年成员国数量由成立之初的73个增长到164个,囊括了全球超过80%的国家,其贸易额在全球贸易占比超过98%。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促进了国际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B . 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 C . 彻底消除了各国间的贸易摩擦 D . 促进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 25. 以下示意图呈现了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其中数字代码处填写正确的是(    )

    A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 B . ②世界经济大危机 C . ①美苏两极格局 D .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
二、史海图苑(本题共8分)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只写序号。
    2. (2) 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两条线索,并根据这两条线索对上述图片进行归类。
三、史海搜索(本题共8分)
  • 27. (2021·定西) 中国历史的主流是统一,统一是历史大势,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据此回答问题:
    1. (1) 元朝结束了唐以后370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实现了统一,成为我国古代版图最辽阔的朝代。元朝设置的正式管辖台湾和西藏两地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2. (2) 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清政府是怎样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的?
    3. (3) 依据“一国两制”的方针,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这一方针最重要的前提是什么?
    4. (4) 请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大业问题的看法。
四、史海纵横(28题10分、29题11分)
  • 28. 思想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个词很适合表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主张的多元性以及彼此之间的不同、分歧和冲突。如儒、道对立早就为大家所熟知,墨家从一开始就是儒家的对立物,至于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对于各家都有尖锐的批评……但在彼此的冲突和批评中,不同思想之间的融合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种分化趋势和统一趋势并存的局面在战国后期表现得越加明显。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在15、16世纪,西欧发生了两场重要的文化运动,一场是南方拉丁文化圈的文艺复兴运动,另一场是北方日耳曼文化圈的宗教改革运动……从时代精神的角度来看,它们虽然客观上导致了西欧社会的一系列变化,但并没有开创出西方现代文化赖以生长的理性精神……。对于西方文化来说,正是经过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洗礼,一个全新意义上的西方现代文化才得以产生。

    ——摘编自赵林《西欧启蒙思想的发展历程》

    材料三: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16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这些内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国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很适合的“这个词”是什么?据材料一归纳该局面所呈现的特征。
    2. (2) 材料二认为,15、16世纪西欧的文化运动存在什么不足?这些不足后来被哪场“思想运动”所弥补?
    3. (3) 材料三认为“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试据材料三概括该认识的依据。
    4. (4)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事件所产生的共同影响。
  •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代表团要求和平会议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租借地、铁路和其他一切权益归还中国……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顾维钧

    材料二: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伤亡人数达到了9000多万。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四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指出:“我们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应该秉持和而不同理念,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应该坚持互利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共同发展;应该变赢者通吃为各方共赢,共同做大亚太发展的蛋糕,共同促进亚太大繁荣。”

    材料四: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 (1) 材料一中的“和平会议”指什么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列强签订了针对德国的《凡尔赛条约》,该条约在严厉制裁德国的同时,其中某项规定还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请说出有关损害中国权益的规定。
    2. (2) 材料二中所述的人类灾难是哪次战争造成的?该战争对联合国的成立有什么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回答,我国在新的国际关系中主张弘扬什么精神?
    4. (4) 根据材料四回答,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是什么?
五、史海探究(13分)
  • 30.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  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革命之路】

    材料二: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链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信念永恒》

    嘉兴南湖游船

    材料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创新之路】

    材料四: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1. (1) 请分别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
    2. (2) “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请谈谈它是如何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的?
    3. (3) 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 (4) 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伟大创举”是指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