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4-20 浏览次数:66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自的注音正确的项是(   )
    A . (què) 护(pì)     莽莽榛榛(zhēn)  咄咄(duō)逼人    B . (ài)   育(pǔ)     (qǐ)人忧天     一丝不(gǒu) C . (jī)    徘(huái)  忍俊不(jīn)    有介事(shà) D . 蔽(yīn)  越(zhuō) 怪不经(dàn)   沉默言(guǎ)
  • 2. 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项是(   )
    A . 惊慌失措  精益求经   各得其所   直上云宵 B . 油然而生  翻来覆去   截然不同   混为一谈 C . 威风凛凛  哄堂大笑   花枝招展   神彩奕奕 D . 畏罪潜逃  据为已有   孤苦伶仃   拈轻怕重
  •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 .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C . 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 . 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 4. 下列作家、作品、年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曹操——《观沧海》——三国    B . 王湾——《次北固山》——唐朝 C . 辛弃疾——《西江月》——宋朝 D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元代
  • 5. 古诗文默写。
    1. (1)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 (2) 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3. (3)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4. (4) 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 (5)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 (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论语•子张》)
    7. (7) 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也要从反面借鉴的句子是:。(《论语•述而》)
    8. (8) 表现作者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句子是 。(谭嗣同《潼关》)
二、现代文阅读(共15分)
  • 6.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心中有一尊神

    ①那天,街上很冷,太阳淡淡地照着,薄得如纸,母亲引着8岁的我走过清冷的街道。我吸溜着鼻涕,拉着母亲的手,另一只手上拿着一个烤白薯。烤白薯冒着缕缕热气,香味很有诱惑力地飘散到空气中。阳光,也仿佛染上了诱人的香味。

    ②我捏着烤白薯,看着里面黄亮亮的瓤儿,咬了一口,一种软乎乎的幸福直钻入我的五脏六腑中。那种香气,至今想起来,仿佛还荡漾在记忆里,缭绕不散。

    ③就在我张大嘴,准备再咬第二口时,一声乞讨声拽住了我的注意力。我回过头,是一个面黄肌瘦的讨饭女人站在我的旁边,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手里拉着个男孩。那男孩和我差不多大,瘦瘦的,一双眼睛却不小,圆圆的瞪着我的烤白薯,一个手指伸在嘴里,使劲地咂,好像他的手指比我的烤白薯还有味儿似的。

    ④女人看看自己孩子的馋样,又看看我手中的烤白薯,赔着笑脸道:“娃娃,把烤白薯给我孩子吃点好吗?他有大半天没吃东西了。”

    ⑤我当然不答应,忙缩回手,生怕一不小心,会被那母子俩抢去似的,嘴里还像个大人似的,连连说:“没有了,就这点儿,没有了。”说着,用另一只手去推了那孩子一下。

    ⑥“小斌,咋恁没大没小?”母亲皱起了眉。

    ⑦“谁叫他们要吃我的烤白薯。”我不高兴地说。

    ⑧母亲说:“给一点儿吧,来,掰一点儿给弟弟。”母亲哄着,边把我手中的烤白薯拿过去,说是掰一点儿的,谁知一下子给那个孩子掰了一大半。

    ⑨那个小家伙接过烤白薯,仿佛饿了很久似的,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的都是我的香喷喷的烤白薯啊!我非常不高兴,把另一小半烤白薯一下扔在地上,低着头跑了。

    ⑩母亲捡起地上的烤白薯,吹吹上面的灰,递给那个小孩,拍拍他的头,笑笑,来寻我。我拐过街角,见没有人了,一下子躺在地上,死命地又蹬又哭:“我要我的烤白薯,我要我的烤白薯。”

    ⑪母亲怎么哄我也哄不住,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说不定那两个人是天上下凡的神仙呢。”

    ⑫一句话,让我立即停住了哭叫,睁大眼睛问:“他们是神仙?你咋知道?”

    ⑬母亲拉起我,拍掉我身上的灰土,背着向家里走去,边走边给我讲:“为弄清凡间的人谁的心肠好谁的心肠坏,天上的神仙经常下凡,故意装作可怜人,来试探人们的态度。好心人呢,神就赐福;坏心人,神就降罪。”

    ⑭一句话,把我吓了一跳,瞪大眼睛四处望。心悸之余,我深深地佩服起母亲的远见卓识来。我觉得母亲做得对极了,否则,这一次我一定是难逃神的惩罚了。

    ⑮这以后,再见到要饭的,或者疯子傻子,我的心里都充满了深深的敬畏,也格外地尊敬他们。因为,他们中保不定哪个就是天上下来试探人心的神仙。

    ⑯渐渐地,习惯成自然。一直到如今,我仍然是这样,见了讨饭的或者可怜人,心里充满了同情,能帮上忙的,都尽量帮忙。

    ⑰多少年过去了,我早已知道那些“神”不过是拿来哄小孩子的,可仍然从心里感谢母亲。母亲不但让我的童年充满了烂漫离奇的故事,而且在我幼小的心里早早地就塑造了一尊神,这尊神叫善良和同情。

    1. (1) 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2) 文中第11段说“母亲怎么哄我也哄不住,沉默了一会儿”,请用一小段话来描绘母亲此时的心理活动。
    3. (3) 结合语境,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划线词语作简要赏析。

      看着里面黄亮亮的瓤儿,咬了一口,一种软乎乎的幸福直钻入我的五脏六腑中。

    4. (4)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中“母亲”的印象。
三、古诗文阅读(32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止增笑耳。

    1. (1) 根据课文内容,将横线处的句子礼充完整。
    2. (2) 给文中加线词语注音。

    3. (3) 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屠自后断其股 

      乃悟前狼假 

    4. (4)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5. (5) 从文中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屠户起初对狼抱有幻想?他最终放弃了幻想,智慧勇敢地杀死了狼,你从中得到启示?
  • 8.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

    1. (1) 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2. (2) 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四、作文(50分)
  • 9. 请以“你是我最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⑵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⑶文章不少于600字;

    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