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教科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 /生物与环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

更新时间:2023-04-29 浏览次数:89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二、连线作图题
三、实验探究题
  • 23. 小明同学准备在家对绿豆芽的生长进行实验。他准备了两个不透明的箱子,1号箱子左侧开了一个孔,2号箱子右侧开了一个孔,放入两盆绿豆苗,绿豆苗的数量相同,每天浇水保持盆内土壤湿润,浇水后仍然把箱子扣上。

    1. (1) 几天后,小明搬开箱子观察,结果可以发现,1号豆苗向生长(选填“左”、“右"或“中间”),2号豆苗向生长(选填"左”、“右”或“中间”)。这是因为植物生长具有(选填“向光性”或“背光性”)。
    2. (2) 小明把2号箱子的孔用不透明胶带封死,依旧每天浇水后把箱子扣上。再过几天后,继续观察,结果可以发现,1号豆苗茁壮生长,颜色偏(选填“绿”、“蓝”或“白”),2号豆苗萎靡不振,颜色偏(选填“绿”、“蓝”或“白”)。这是由于豆苗中含有 (选填“叶绿素”或“纤维”),它可以吸收空气中的(选填“氮气”、“氧气”或“二氧化碳” )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
    3. (3) 通过上面的研究,小明知道了植物的生长阳光(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 24. 小明暑假来到乡村田野中玩耍,他观察到田野中有水稻、蛇、蝗虫、青蛙等生物。
    1. (1) 请把小明观察到的水稻、蛇、蝗虫、青蛙写成一条食物链。
    2. (2) 其中,是生产者,是消费者。(选填“水稻”、“蛇”、“蝗虫”或“青蛙”)
    3. (3) 如果青蛙被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这个生态系统中数量会增多,数量会减少。(选填 “水稻”、“蛇” 或“蝗虫”)
  • 25. 小明在家中做蚯蚓适合什么样的环境实验时,使用了一个特殊的盒子,左侧透明,右侧不透明。

    实验次数

    留在明亮一端的蚯蚓数

    留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留在黑暗一端的蚯蚓数

    1

    0

    1

    5

    2

    0

    1

    5

    3

    0

    0

    6

    1. (1) 实验研究的环境条件是(选填“水分”、“温度"或“光照程度”)。这个实验开始时,蚯蚓应该放在(选填“明亮一端”、“盒子中间”或“黑暗一端”)。这是一个(选填“模拟”或“对比”)实验。
    2. (2)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待在 (选填“明亮一端”、“盒子中间”或“黑暗一端”)的蚯蚓较多,说明蚯蚓适合生活在 (选填“明亮”或“黑暗" )的环境;通过科学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蚯蚓同时适合生活在 (选填“干燥”或“潮湿”)的环境中。
四、综合题
  • 26. 阅读材料并思考回答问题。

    20世纪30年代,水葫芦传入我国,虽为绿化水面,提供猪饲料作过贡献,但它的生长速度极快,短时间就形成单一群落,堵塞河道,影响鱼类生长,成为“生态癌症”。

    1. (1) 湖里原本长有荷花,如果水葫芦“入侵”了这个湖,荷花的数量会如何变化?为什么?
    2. (2) 为了治理水葫芦,科研机构开展了“剿灭”水葫芦的研究,从水葫芦的老家引入了它的天敌象甲虫,你认为这是一个好方法吗?为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