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庐江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

更新时间:2023-04-29 浏览次数:42 类型:月考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 1. 默写。
    1. (1) 读经典诗文,我们总是热血沸腾。读《岳阳楼记》,从“

      ”中感受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已住,以利民为宗旨的济世情怀;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从“”中感受到辛弃疾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读《过零丁洋》,从“

      ”中感受到文天祥宁死不屈的爱国忠心。

    2. (2) 许多诗人在创作中善于运用典故。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刘禹锡在《酬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
  •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各题。

    【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kuàng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乙】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二飞脚踢起 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角上,踢着正巾,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pú,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迸( )流 眼 kuàng( ) ( )角 胸pú( )

    2. (2) 下面短语与“忽地转身”结构类型相同的项是( )
      A . 挣不起来 B . 两个拳头 C . 眼际眉梢 D . 鲜血迸流
    3. (3) 以上两段文字均出自《》,鲁达和武松两人的性格共同点是
    4. (4) 结合原著,说说【甲】文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乙】文中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缘由分别是什么?
  • 3. 光明中学以“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 (1)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符合主题并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2. (2) 李明同学将在学校大会上做一次主题发言,下面是他准备的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修改。

      【A】惟有梦想的力量才能激发我们生命,让我们摆脱平庸和低落,走向优秀和杰出。我们要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将实现个人理想抱负与民族兴盛相结合。【B】尽管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全力以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C】让我们以奋斗托举梦想,把生命及至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这是新时代青少年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带着梦想上路,那些人生最美的风景,终将在你生命里出现。

      ①【A】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②【B】处画线句存在关联词使用不当的问题,应把“”改为“

      ③【C】处画线句语序不当,应将“”与“ ”调换位置。

    3. (3) 请你为以下消息拟一个标题,要求概括主要事实,不超过20字。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二、阅读(55分)
  • 4.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公交站的雨

    ①小咖啡馆里,人少得可怜。大雨正在侵袭这座城市,仿佛誓将一切洗刷得纤尘不染。

    ②我捧着一杯爱尔兰咖啡,拣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目光散漫地望向窗外。斜风狠狠地将雨拍打在玻璃窗上,雨水变成眼泪蜿蜒流下。空气中弥漫着湿润、清甜的气息,还有咖啡的香气。

    ③我端起面前的咖啡,浅抿一口,旋即皱起了眉头。街上,每个人都行色匆匆,他们低头疾步走着,像是在逃避着什么。我和他们又有什么不同呢?他们是用手里的雨伞于天地间隔出方寸空隙聊以喘息,而我,是躲在了咖啡馆里。

    ④远处的公交车站牌下,一个身影吸引了我的目光,深灰色的衣着,像是朦胧暗沉的背景凝聚出的实体。

    ⑤那应该是一个单薄瘦弱的女人。女人没带雨伞,浑身湿透了。我想象着她顶着狂风暴雨冲进那个站台然后紧贴站牌靠立的场景。即使她竭力躲避,但这场雨显然不肯就此放过她,在狂风的助势下,雨鞭越发嚣张,以斜角四十五度疯狂地向女人扫去。她期待着公交车尽快到来。然而似乎是她所有的雾运都聚集在了这天,公交车迟迟没有出现。她抬头望了望天空,雨完全没有要停的打算。她抱住双臂,一脸无奈地望向远处的虚空。如果有人能载我回家多好,或者借我一把伞也可以,她或许在想。

    ⑥不会有人来的。都在忙于自己的生活,怎么会有时间管别人的闲事呢?毕竟自己的麻烦都解决不过来。我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并没有意识到每一声叹息会让眉间的纹路更加深刻。红尘万千,有多少人生是被裹挟着一直往前走不能停步?有谁能心平气和地静下来慢慢捋一捋自己追求的是什么?真正想要的又是什么?他们把纯真的希望镇压于魔盒中,转而去追寻遥远而可怖的幻想,那种不顾一切,被欲望灼烧得眼睛发红的样子,真像披着人皮的野兽。

    ⑦女人靠着站台上的标牌缓缓蹲下,蜷缩起来至少可以更温暖。我似乎看见她嘴唇翕动念念有词。像是在祈祷这场雨快点儿停止,也像是在怨恨世人冷漠无情。天色愈发暗沉,不时有蓝紫色电光在厚重的乌云中如游龙闪过。女人慢慢直起身子,也许她打算冒雨回家了,只是不知道她回家的路途有多长,毕竟这雨依然没有要停的意思。我的手捏紧了咖啡杯,指节与杯子的交界处被压迫成了青白色。

    ⑧一辆电动车破雨而来,电动车已经很破旧了,车身上沾满了饱经岁月摧残的泥土,就像怎么也洗不掉的尘埃,雨棚却是彩色的,像一只向死而生的荆棘鸟,明亮了灰暗的世界。于是,公交站台边,盛开了一朵明艳的花。车手与女人交谈,我目不转睛地看着。

    ⑨我看到女人险上绽出了绚烂的笑容,轻快地跨上了电动车,我看到那朵明艳的花划开雨帘,疾驰而去。此时的女人也许在想,我多么幸运能在天黑之前遇见一个人载我回家,也许我之前不是倒霉,而是我所有的幸运都积攒到了这一刻。

    ⑩我放下已经空了的咖啡杯,我的伞挂在桌边,还在滴水。桌上的包里,还有一把新买的伞。我想,如果那女人进了这家咖啡馆,或许我会请她喝一杯咖啡,再借给她一把伞。

    ⑪我的眉头彻底舒展开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2年16期)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渲染天气的恶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B . “车手”的出现,解决了女人大雨天等公交车回家的难题,彰显了人性的善良。 C . 小说通过描写女人等公交车的场景,批判了人心的冷漠。 D . 小说构思精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2. (2) 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即使她竭力躲避,但这场雨显然不肯就此放过她,在狂风的助势下,雨鞭越发嚣张,以斜角四十五度疯狂地向女人扫去。(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②我想,如果那女人进了这家咖啡馆,或许我会济她喝一杯咖啡,再带给地一把伞。(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3. (3) 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的理解。

      于是,公交站台边,盛开了一朵明艳的花

    4. (4) 请简要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5. (5) “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有哪些?
  • 5. 阅读

    材料一:

    日前,福建省表决通过《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率先以立法形式限制手机进入中小学校园,将于9月1日起施行。

    《规定》要求,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包括电话手表)进入课堂,的确需要将手机带入学校的,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手机带入学校后交由学校统一保管。

    福建的这个规定,其覆盖的范围不仅仅手机,也包括了有通话功能的“儿童手表”。

    儿童手表因为可以定位、通话等实用功能,吸引了大量父母购买,但儿童手表也有很多乱象需要整治,比如今年315就曝光了儿童手表可能是“行走的偷窥器”,一些低配的儿童智能手表,能很容易地被植入恶意程序,导致孩子的位置、行动轨迹、视频、录音等隐私信息暴露。

    另外,作为数码设备,儿童手表可能会在课堂上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有些学生会控制不住,上课时拿出来玩。

    而平板电脑没被列入禁带“名单”,因为平板是教学需要的智能终端,兼顾了学校关于手机管控和数字教学两方面的需求。

    (摘自2022年8月11日《凤凰网》)

    材料二:

           教育部办公厅也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通知》强调,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通知指出,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各校要做好家校沟通,家长应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摘自2022年11月3日网易新闻)

    材料三:

           对于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一部分人持有赞同和支持的态度,在校生持有手机,不仅能够方便学生与家长的沟通,还能方便查阅资料,适当使地用手机还能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一部分持有反对的态度,处于未成年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极易造成手机依赖,严重影响学习以及身心健康发展,视力下降、社交恐惧、盲目攀比,百害而无一利。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校园手机的有序管理也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材料四:

           从本质上说,校园手机管理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手机木身,而在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手机工具性的认识与运用。表面上是“手机管理”,实际是“生活管理”,这就需要增强引导,找到学生容易接受又便于管理的方式。而这无疑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对此,北京的不少学校都实符了切合实际的人性化管理。北京十一学校允许学生上学携带手机,甚至更为高端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但是,对手机可以在何时何地使用、使用的目的和前提以及使用的时长都有详细的规定,违反规定则会受到相应扣分处罚。如果扣分超过10分,将无法参加学校“卓越学生”“优秀学生”的评选等

    总之,是在手机问题上,学校要从科学的教育规律出发,创新管理方式,同时家长也不能把所有责任推给学校。家校需要齐心协力,最终通过手机管理,达到学生课堂上“不能玩手机”“不敢玩手机”到“不愿玩手机”的转变,真正实现教育多赢。

    (摘自2022年9月4日快资讯)

    1.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福建省率先以立法形式限制手机进入中小学校园。 B . 校园手机管理问题的症结在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手机工具性的认识与运用。 C . 对于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有利有弊,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 D . 老师可以适当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2. (2) 儿童手表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弊端?
    3. (3) 材料四第二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 (4) 如何进行有效的手机管理,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向学校提出三条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
  • 6. 阅读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粟山高六十二丈,周回十八里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岭,峭拔凝立,形如人状,双髻耸然。过岭为西溪,居民数百家,聚为村市。

    地甚幽僻,多古梅,梅格短小,屈曲槎桠 , 大似黄山松。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芦花,明月映之,白如积雪,大是奇景。余谓西湖真江南锦绣之地,入其中者,目厌绮丽,耳厌笙歌,欲寻深溪盘谷 , 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两溪为最。余友江道暗有精舍在西溪,招余同隐。余以鹿鹿风尘 , 未能赴之,至今犹有遗恨。

    (节选白张岱《西湖梦寻》)

    【注】①梅格:梅树的主干。②槎桠:枝条交错不齐的样子。③盘谷:深曲山谷。④鹿鹿风尘:为世俗之事忙忙碌碌。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一小舟    拏: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

      聚为村市 聚:

      至今犹有遗 恨:

    2.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一片芦花,明月映之,白如积雪,大是奇景。

    3. (3) 【甲】文中写西湖大雪后万籁俱寂的句子是“ ”;【乙】文中最能概括西溪之地特点的句子是“ ”。
    4. (4) 【甲】【乙】两文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写作(55分)
  • 7.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以分享:美味可以分享,美景可以分享,经验可以分享,失败也可以分享……生活因分享而充满温情。

    请以“学会分享”为题,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与要求】自定立意;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