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词语

更新时间:2023-04-06 浏览次数:5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 B . 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 C . 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

    到了。

    D . 2017 年度莱芜市青少年“国学达人”挑战赛决赛在吴伯箫的家乡莱城区举行,比赛内容涵盖中华传统哲学、史学、文学、服饰、饮食、建筑等多个方面,可谓琳琅满目
  • 2.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 黄土高原上,____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2 观众的心也____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3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____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4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____,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A . 爆   突然   颤抖   寂静 B . 演   蓦然   颤抖   恬静 C . 爆   蓦然   战栗   寂静 D . 演   突然   战栗   恬静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沉溺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 B .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 C .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D .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
  • 4.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罗汉豆正旺相。(旺相:茂盛。) B .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 , 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渴睡:瞌睡。) C . 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D . 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白地:月光照耀下的地面是白色的。)
  • 5.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大火)延烧原野】 B . 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成绩等)显著;卓著】 C . 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 , 是一辈子思慕着的。【安静庄严】 D . 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为人处世的道理】
  • 6.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B . 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极度兴奋) C . 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昏暗) D .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声音突然中止)
  • 7. 给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⑴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在心窝上。

    ⑵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定宝塔山。

    ⑶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在亲人怀。

    A . 靠 抱 扑 B . 贴 搂 靠 C . 靠 绕 扎 D . 贴 搂 扑
  • 8.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白羊手巾            肚:dù  肚皮 B . 二十里铺                    铺:pū  地名 C . 东山的子            糜:mí  黍类 谷物 D . 米酒油馍                   馍:mó  黍米面饼
  • 9.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只有大彻大悟、具有大智慧的人才当得起这个称号。 B . 《流浪地球》中主人公点燃木星的过程惊心动魄 C . 垃圾的恶臭不时飘进房里,男生公寓楼的脏乱环境令人叹为观止 D . 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在高潮时戛然而止
  • 10.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容不得束缚 , 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缠住了不能脱身) B . 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极度兴奋) C . 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阴冷) D .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声音突然中止)
  • 11. 下列语句中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B .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孕育:这里指生长。) C .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 D .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 12.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B . 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C . 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D . 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巧夺天工的景观。
  •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 , 他保持缄默。 B . 在铁矿石价谈判中,力拓公司目空一切 , 坚决不让步。 C . 返回的雁群,……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 D . 本刊将洗心革面 ,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
  • 14.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所有陆地________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②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________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

    ③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________使这种变化加快。

    ④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________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A . 似乎   常常   可   肯定 B . 似乎   一直   可   应该 C . 几乎   常常   可能  应该 D . 几乎   一直   可能   肯定
  • 15.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______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________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______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_________,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A . 懂得  传语  注意  花香鸟语 B . 知晓  喧闹  掌握  莺歌燕舞 C . 掌握  警示  倾听  莺歌燕舞 D . 注意  传语  懂得  花香鸟语
  • 16. 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     

    ②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____。

    ③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____。

    A . 细密    紧密    熔化 B . 致密    严密    溶化     C . 致密    紧密    熔化 D . 细密    严密    溶化
  • 17.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B . 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一百多条。 C . 佁然不动。——鱼静止着,一动不动。 D . 凄神寒骨。——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
  • 18.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水尤清冽(清凉)    潭中鱼可百头(许多) B . 日光下(清澈)    俶尔远逝(忽然) C . 佁然不动(静止不动的样子)    悄怆幽邃(凄凉) D . 往来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而从者(奴隶)
  • 1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教育改革的号角刚刚吹响,昆明市教育体育局一马当先 , 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列。 B . 走过万亩梨园,被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包围着。置身于姹紫嫣红的花海中,春风徐徐,玉枝轻摇,花瓣洁白,随风飘飞,在湛蓝的天空中,如雪花飘舞,整个梨园仿佛一片神奇的冰雪世界! C . 每当日落西山,林中的鸟儿便销声匿迹;旭日东升时,密林中又嘈嘈杂杂。 D . 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严密,真可谓天衣无缝
  • 20. 下列加点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 . 右臂支船(诎) B . 左臂挂念珠之(倚)     C . 东坡右手卷端(执) D . 弥勒(类)
  • 21. 下列句中加点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忘路远近 B . 渔人甚异  C . 具答 D . , 欣然规往
  • 2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此人一一具言所闻

    A . 武陵人捕鱼 B . 不足外人道也  C . 人谋而不忠乎 D . 可以师矣
  • 23. (2023八下·月考)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张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她        个体心灵、       、民族精神、         民众心智,          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教前行。

    A . 安顿 振奋 启迪 引领 B . 启迪 引领 安顿 振奋 C . 安顿 引领 振奋 启迪 D . 启迪 安顿 振奋 引领
二、填空题
  • 24. 明词义
    1. (1) 悬崖绝壁:
    2. (2) :山沟。
    3. (3) :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 25. 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山脚下。

         :裂开许多缝子。

         :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 26. 古今异义
    1. (1) 小生:

        古义:

        今义:

    2. (2) 去: (乃记之而去)

        古义:

        今义:

    3. (3) 闻: (闻水声)

        古义:

        今义:

    4. (4) 居: (不可久居)

        古义:

        今义:

    5. (5) 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古义:

        今义:

    6. (6) 布:

        古义:

        今义:

    7. (7) 许:

        古义:

        今义:

    8. (8) 佁(yǐ)然:

        古义:

        今义:

    9. (9) 清:

        古义:

        今义:

三、综合题
  • 2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随着时间的流誓,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 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xié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1.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Xié带 碰

    2.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 (3) 选文中“天衣无缝”的意思是:
    4. (4) 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