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4-20 浏览次数:3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11.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节气息息相关。
    1. (1) 小满——小满不满,麦有一险。为促进小麦生长,需追加肥料,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填字母)。
      A . KNO3 B . Ca(H2PO4)2 C . K2CO3 D . CO(NH2)2
    2. (2) 芒种——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小麦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
    3. (3) 夏至——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在远处就能闻到荷花香味,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
    4. (4) 白露——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棉花属于(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 12. “化说”春节习俗。
    1. (1) 二十四:扫房子。洗洁精能去除厨房油污是因为洗洁精有作用;
    2. (2) 二十五:做豆腐。豆腐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软水,我们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 (3) 二十八:贴春联。用墨汁书写的春联,字迹不容易褪色的原因是
    4. (4) 三十儿:、闹一宿。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黑火药中含有硫磺、硝石等,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
  • 13. 价类图能反映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如图1是碳元素的价类图。

    1. (1) a处对应的物质为CH4 , 其中数字“4”的含义为;请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2) 图中纵坐标中x表示的数值为
    3. (3) 价类图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汽车的“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有毒气体CO转化为无毒的CO2 ,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14. 如图1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 (1) 图1中交点P的含义为
    2. (2) 某温度下将25 g的B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 g溶液,则该温度下B的溶解度为
    3. (3) 如图2,t1 ℃时,试管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两种溶液,向烧杯中加入NaOH固体后,乙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甲中溶液一定变浑浊

      b.乙中溶液一定变成饱和溶液

      c.甲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d.甲、乙中溶液质量一定相等

三、科普阅读题
  • 15. 在2021年3月4日~11日召开的“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到2060年,要采取各种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利用含水层封存CO2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含水层是在多孔岩石中含有盐水的地质构造,CO2可以被压至200-800千克/立方米的密度,泵入岩石中进行封存;也可以循环利用CO2制造合成燃料、尿素、甲醇等物质。

    请结合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 (1) 资料中“碳中和”的“碳”指的是(填“碳元素”、“碳单质”或“二氧化碳”)。红树林具有很强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合理种植红豆杉等珍贵树种营造碳中和林,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图1中(填字母)生理活动。
    2. (2) CO2被泵入含水层封存后导致酸性增强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CH3OH),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综合题
  • 16. 甲、乙、丙三种物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C、H、O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转化关系(“→”表示能一步实现的物质转化方向,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

    1. (1) 若甲为固体单质,每一步转化均能通过与氧气反应实现,则丙的用途是。乙→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 (2) 若甲、乙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从微观角度分析,甲、乙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甲→乙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 17.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选择装置A和D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采用装置D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控制液体滴加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标号)。用装置E收集CO2时,观察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使其变红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18. 某小组同学对“××品牌暖身贴”(标签如图所示)产生了兴趣,便打开使用过的暖身贴,发现内部是褐色固体,于是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暖身贴发热原理:铁缓慢氧化发热。

    【提出问题】使用过的暖身贴中的铁粉是否完全被氧化?成分有哪些?

    【进行猜想】猜想一:铁粉完全被氧化

    猜想二:铁粉部分被氧化

    1. (1)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取褐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无气泡产生,滤液为黄色,滤渣为黑色。

      猜想成立。

      Ⅱ.取少量步骤Ⅰ得到的滤渣于装置甲中铜片上,充分加热。

      滤渣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含有(填物质名称)。

      Ⅲ.取少量步骤Ⅰ得到的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入AgNO3溶液。

      固体中含有氯化钠。

      写出步骤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反思改进】

      某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证明发热贴中一定存在氯化钠,理由是

    3. (3) 另一小组同学设计装置乙(如上图所示),检验暖身贴的成分中是否含有活性炭,经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拓展延伸】发热贴中氯化钠的作用是什么呢?

      同学们回顾所学知识,联想到铁锈蚀不仅与水和氧气有关,还可能与盐分有关。设计并进行了如图实验,观察到B中铁粉生锈较快。

      你认为发热贴中氯化钠的作用是

五、计算题
  • 19. 某工厂化验室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经分析,该石油产品中含有H2SO4的质量是19.6g,请计算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