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绵阳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31 浏览次数:5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出颜色美。下列颜色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 将氧气加压降温后变成淡蓝色液体 D . 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
  • 2. (2022·宣州模拟) 2022年3月,新冠疫情在全国多点暴发,防疫形势更加严峻。以下防疫过程中的行为符合绿色环保理念的是(   )
    A . 废弃口罩随意丢弃 B . 选用共享单车出行 C . 核酸检测时的医疗垃圾在处置室焚烧处理 D . 大量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校园空气进行消杀
  • 3.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 室内起火时,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 .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 . 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 . 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适宜的灭火器是二氧化碳灭火器
  • 4. 下列对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各成分经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B . 氮气体积占空气体积的21% C . 由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可得出氮气难溶于水结论 D . 由空气分子构成
  • 5. 学伦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做笔记的好习惯,下面是从他笔记本中摘录出来的部分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 . 氦气:He2 B . Cl2:两个氯原子 C . 2Fe3+:两个亚铁离子 D . 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6. 氯元素在化合物中可显多种化合价,当它在化合物中显+1价时命名为“次氯”,显+3价时命名为“亚氯”,显+7价时命名为“高氯”。化合物NaClO4的名称为(   )
    A . 高氯酸钠 B . 氯酸钠 C . 亚氯酸钠 D . 次氯酸钠
  • 7. 下列物质组合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液氧、海水 B . 冰水混合物、石灰石 C . 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D . 乙醇、糖水
  • 8.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CO2验满 B . H2验纯 C . 检查气密性 D . 量取液体并读数
  • 9.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
    A . 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 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C . 性质: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虽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D . 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 10. (2019九上·石家庄月考) 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 . 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 . 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 .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
  • 11.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有明亮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 铜与硫酸反应有气泡生成 D . 碳还原氧化铜可看见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 12.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B .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 .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13. 柠檬酸(C6H8O7)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酸,少量的柠檬酸能使食物口感更好,促进食欲。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柠檬酸是一种氧化物 B . 柠檬酸由21个原子构成 C . 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92 D . 柠檬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8:7
  • 14. 2022年北京冬奥会宣传语是“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健康 B . 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C . 长期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D . 雪和水的分子间隔不同,冰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 15. 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   )
    A . 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用于制铅笔芯 B . C60分子很稳定,有超导性——广泛用于超导领域 C . 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可用作电光源 D .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
  • 16.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加热变为水蒸气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

    氢气能燃烧,水不能燃烧

    分子的构成不同

    C

    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D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反应中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比为3∶1 D . 乙一定是化合物
  • 18. 某小组使用数据采集器探究“铁丝在O2中燃烧”,集气瓶内O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为 B . 瓶中放少量水,用于吸收有毒物质 C . 开始采集数据时,瓶内是纯净的O2 D . 铁丝停止燃烧时,瓶内O2未耗尽
  • 19. 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   )

    A.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B.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木炭高温下和氧化铜反应

    D.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将相同质量的Na2CO3、K2CO3、MgCO3、CaCO3四种物质,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CO2最多的是(   )
    A . Na2CO3 B . K2CO3 C . MgCO3 D . CaCO3
二、填空题
  • 21.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语言,请用化学符号填空或写出化学符号的意义
    1. (1) 生石灰
    2. (2) 从宏观角度看,在H2、H2O、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从微观角度看,三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都含有
    3. (3) 2个氢氧根离子
    4. (4) 镁的氧化物
    5. (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22. (2018·重庆) 2018年5月13日,我国首艘001A型国产航母开始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1) 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填“原子”“分子”或“离子”),工业制钛有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 4HF+2X+TiO2 , X 的化学式为
    2. (2) 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接触而锈蚀。
    3. (3) 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 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 .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 .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三、综合题
  • 23. A、J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D、E对维持自然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A、B为黑色固体,C是红色金属单质,H为气体。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I
    2. (2) 反应①③④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为(填序号)。
    3. (3) 写出反应②⑤的化学方程式:②
    4. (4) 反应④是反应。(填“吸热”、“放热”)
四、填空题
  • 24. 以锶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 (1) 根据图1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

      a、锶属于金属元素   b、锶原子的质子数为38   c、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7.62

    2. (2)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3. (3) 图2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共表示种元素,与锶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填字母)。
  • 25. 神奇的“碳”,多姿的“碳”世界。

    1. (1)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图中X、Y、Z三点中表示碳原子的是
    2. (2) 《天工开物》有关墨的制作提到: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烟”最可能是。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长时间保存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常温下碳的不活泼。活性炭和“烟”的主要成分相同,工业上用于脱色制白糖,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作用。
    3. (3) 已知,水分子的粒径约为0.3纳米,金属离子的粒径一般在0.7纳米以上。利用真空抽滤法可将单层石墨片制成0.6纳米孔径的石墨烯滤膜,该滤膜允许(填“水分子”或“金属离子”)通过,此滤膜可用于海水淡化。
    4. (4)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组以金属钠和二氧化碳在440℃和800个大气压的条件下,成功得到金刚石,同时生成碳酸钠(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6. 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此生产流程中使用“混合加热室”在密闭加热的条件下将固体MnO2和KOH转化成熔融状态下的MnO2和KOH,其目的可能是(举1例)。
    2. (2) “电解室”内部需隔绝氧气的原因是
    3. (3) 生产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4. (4) 氧化室中通入空气与MnO2和K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7. 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a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其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满水的C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b或c)端通入;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考虑,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其化学方程式为;上述A、B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其化学方程式;如果要制取较为纯净的氢气,选择的收集装置
    4. (4) 某气体只能用E装置来收集,由此可推测该气体具有的哪些性质
  • 28. 用如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

    1. (1) 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滴入H2O2溶液后,对比甲和乙,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3. (3) 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丁中 X、Y可能是____(填序号)。
      A . X是20 ℃水,Y是白磷 B . X是40 ℃水,Y是白磷 C . X是80 ℃水,Y是红磷
五、计算题
  • 29. 某同学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 g盛于试管中加热,在不同时间测得试管内固体质量如下表: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试管中剩余固体质量/g

    6

    5.8

    5.6

    5.3

    5.04

    5.04

    m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表中的m=
    2. (2) 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g。
    3. (3) 求该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