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

更新时间:2023-03-29 浏览次数:4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b ></b>
  • 1. 下图为肝脏组织细胞与其所处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饥饿状态下B中会发生肝糖原的分解 B . 某人长期通过节食减肥,有可能引起A增多 C . 肝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排出体外至少要经过7层膜 D . 在安静状态下,肝脏是人体唯一的产热器官
  • 2. 下列关于“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本实验中的每一组都进行了自身前后对照 B . 实验结果作图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 C . 该实验证明了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有HCO3/H2CO3 D . 生物材料的缓冲作用都要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
  • 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执行功能障碍等痴呆表现为特征,也称老年性痴呆。AD的病理本质为神经元损伤,因此细胞治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神经细胞缺失的问题。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分化为不同类型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能力,对神经元修复有直接的作用,它还具有归巢性,移植后可转移到损伤和炎症部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根据AD的症状可推测出AD患者受损伤的神经元位于大脑皮层中 B . 神经胶质细胞数目少于神经元,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的功能 C . MSC的分裂能力高于神经元,分化程度低于神经元 D . MSC具有归巢性与其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关系密切
  • 4. 二硝基苯酚(DNP)可作用于神经细胞膜上的某种离子通道,将DNP逐渐添加到神经细胞的轴突内并监测其静息电位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静息电位的形成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无关 B . 添加DNP使神经细胞对Na的通透性下降 C . 添加DNP的轴突不再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 . 添加DNP后,神经细胞更容易形成动作电位
  • 5. 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图表示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与褪黑素均属于激素,需与受体结合传递信息 B . 在HPG轴中,标“+”的过程为分级调节,可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C . 在HPG轴中,标“-”的过程为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生命活动 D . 图中涉及的反射弧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细胞
  • 6. 2022年9月,一种国产吸入式新冠疫苗——“奶茶”疫苗上市,该疫苗是一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其成分是活的有复制缺陷的重组人5型腺病毒,携带有编码新冠病毒抗原分子——S蛋白的基因,侵染人体细胞后不会复制,但能表达并释放S蛋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该疫苗属于灭活病毒制成 B . 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因此患有免疫缺陷病的儿童也可接种 C . “奶茶”疫苗接种后不用留下观察30分钟,也不用担心有过敏反应 D . 若接种疫苗前曾感染人5型腺病毒,对该疫苗的效果可能有影响
  • 7. 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可与免疫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相结合,从而使其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而大量增殖,PD-1抑制剂可用于解决该问题(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均可作为APC摄取和处理抗原 B . 细胞中多个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可导致细胞发生癌变 C . 细胞毒性T细胞杀灭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 D . PD-1抗体可作为PD-1抑制剂有效解决癌细胞逃避免疫的问题
  • 8. 某草场总面积为80hm2 , 野兔在此大量繁殖使草场退化。为有效治理草场,研究人员利用标记重捕法对该草场野兔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检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野兔有52只在重捕前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该段时间内有野兔出生,故种群总数量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项目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初捕

    232

    232

    重捕

    200

    45

    A . 该草场野兔的种群密度约为12.9只/hm2 B . 若被捕获过的野兔不易再次被捕,则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C . 野兔种群密度过大,可能会导致草场物种丰富度降低 D . 草场的退化是野兔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 9. 某研究小组用100mL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定期取样测得种群增长速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a~c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d~f段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 B . 若c时刻酵母菌种群密度为3.2×108个/mL,则b时刻酵母菌种群密度约为1.6×108个/mL C . 若换成50mL相同培养液培养酵母菌,K值降为原来的1/2,最大种群密度也降为原来的1/2 D . 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时,若计数室中酵母菌过于密集,可先稀释再进行计数
  • 10. 群落的结构是认识群落的重要内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认识群落首先要分析其物种组成,这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B . 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群落的物种组成及优势物种可能会有变化 C . 两物种间的关系可能不止一种,例如可能同时存在捕食与竞争关系 D . 湖泊的深水区和浅水区分布有不同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 11. 某沿海区域的海藻林群落中生长着各种大型海洋褐藻,为大量的鱼类、贝类和无脊椎动物等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在其中生活的海獭通过捕食关系对不同种类的海胆数量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近年来,海獭被大量捕杀,海胆数量激增,大量捕食海藻,从而使海藻林衰退,导致整个群落被严重破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海獭的捕食作用是决定该海藻林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B .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海藻林中全部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 . 由于人类对海獭的捕杀,改变了海藻林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 . 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不一定超过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
  • 12. 生态位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生态位包含区域范围和生物本身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生态位研究的是(    )
    A . 对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进行解剖,对比身体结构差异 B . 老鹰和猫头鹰均为食肉猛禽,老鹰昼间活动而猫头鹰夜间活动 C . 加拿大一枝黄花喜阳,与周围植物争夺阳光和营养,种群密度增长很快 D . 红尾鸲和鹟都捕食飞虫,但红尾鸲喜欢在疏林和缓坡处活动,鹟更喜欢选择密林和陡坡
  • 13.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食物网包含9个生物种群,8条食物链 B . 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生产者只有水草 C . 乌鱼占据第三、第四两个营养级 D . 该生态系统食物链较多,若底栖动物大量减少对其他生物影响不大
  • 14. 研究发现群居蝗虫会释放出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物苯乙腈,而散居蝗虫几乎不合成苯乙腈。推测苯乙腈可能使蝗虫天敌大山雀具有捕食散居蝗虫的偏好。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蝗虫群居会使天敌减少对其捕食,最终导致蝗灾,属于正反馈调节 B . 群居蝗虫释放的苯乙腈属于化学信息,信息传播的媒介是空气 C . 群居蝗虫通过苯乙腈向大山雀传递信息,表明生命活动离不开信息传递 D . 利用信息素干扰蝗虫交配可降低出生率,从而防治蝗灾,属于生物防治
  • 15. 某地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的“稻菇轮作”栽培模式,对其应用的生态工程原理分析错误的是(    )

    A . 利用秸秆发酵作为赤松茸栽培基料,遵循了循环原理 B . 菌糠作为有机肥还田促进水稻生长,遵循了自生原理 C .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水稻、赤松茸,遵循了协调原理 D . “稻菇轮作”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发展,遵循了整体原理
二、<b >多选题</b>
  • 16. 5-羟色胺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有研究人员提出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含量下降有关。下列现象可作为支持该观点的依据的有(    )
    A .   5-羟色胺受体基因突变的人与正常人的抑郁症发病率无差异 B . 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上5-羟色胺转运蛋白的表达量降低 C . 抑制小鼠突触前膜5-羟色胺的释放会使其出现抑郁症的症状 D . 症状改善的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含量逐步提高
  • 17. 科学家在对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研究中提出了化学渗透假说,认为生长素在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后,能加强细胞壁酸化,酸性条件使得细胞壁松弛,进而通过膨压导致细胞伸长。某兴趣小组欲验证该假说,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选择   A   小麦幼苗若干,切取等长的胚芽鞘   B   置于蒸馏水中2小时备用;

    ②将①步骤中的备用材料均分为甲、乙两组,   C  

    ③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实验材料的长度。

    结果预测:若   D   , 则表明是细胞壁酸化导致的细胞伸长。

    以上四空填写有误的是(    )

    A . 生长状态一致的 B . 尖端 C . 分别浸泡在pH=5和pH=7的缓冲液中 D . 甲组实验材料的平均长度显著长于乙组
  • 18. 松属植物为雌雄同株异花,下表是研究者对某林场中两种松属植物的调查数据(单位:株/hm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乔木树种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华北落叶松

    50

    55

    56

    长白落叶松

    50

    80

    880

    A . 该调查可选用样方法,随机选取1m2的样方若干 B . 据表计算可知华北落叶松的种群密度是161株/hm2 C . 据表判断未来几年长白落叶松的种群数量可能会增长 D . 长白落叶松种群不存在性别比例这一种群数量特征
  • 19. 下列群落的类型与适应其环境的生物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 . 荒漠——具有肉质茎的植物,表皮外有角质鳞片的爬行类动物 B . 草原——耐寒的旱生多年生乔木,会挖洞或奔跑迅速的动物 C . 森林——乔木、灌木和草本均为阳生,营树栖和攀援生活的动物 D . 湿地——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鱼类、两栖类和鸟类
  • 20. 小龙虾为杂食性动物,捕食浮游生物、杂草、昆虫、有机碎屑、动植物遗体等。如图是“稻—鳖—鱼—龙虾”生态种养模式示意图,该模式可提高单位面积综合效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能量主要通过水稻、水草和绿萍等生产者输入该生态系统中 B . 该生态农业模式调整了能量流动方向,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C . 小龙虾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可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 . 该模式增加了稻田物种丰富度,提高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b >综合题</b>
  • 21.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糖尿病眼、糖尿病足等。科研人员研究了高糖、高渗透压对兔角膜细胞的影响,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糖尿病常见病因之一是患者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分泌不足。该激素一方面可促进;另一方面抑制,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
    2. (2) 机体血糖调节的过程中,相关激素的分泌除直接受血糖含量调控外,还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例如,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得血糖含量上升。血糖调节的相关激素,其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该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3. (3) 通过图1和图2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有(答出两点)。
  • 22. 二化螟啃食水稻茎秆纤维等,而褐飞虱主要刺吸水稻茎叶汁液。二者均在水稻植株上产卵繁殖,导致水稻减产。稻螟赤眼蜂可将卵产在二化螟的虫卵内,是二化螟的天敌。科研人员对某稻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二化螟在该生态系统中所属成分为,若要对水稻植株上二化螟的虫卵密度进行调查,可采用法。上述材料中体现出的种间关系有
    2. (2) 二化螟和褐飞虱会导致水稻产生的防御性挥发物质即“气味”有所不同。为探究褐飞虱对稻螟赤眼蜂寄生于二化螟虫卵的影响,科研人员在Y形管的A侧和B侧放置不同“气味”的水稻植株,Y形管的底部放置稻螟赤眼蜂,统计稻螟赤眼蜂被吸引移向A侧或B侧水稻的百分率。请分析下图所示结果,概括本实验的结论:

    3. (3) 科研人员进一步对该稻田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部分数据(单位:×107kJ·a-1)如下表。能量在第一、第二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表中数据能体现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

      种群

      同化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呼吸散失

      分解者利用

      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未利用

      水稻

      81.5

      69.5

      7.0

      45.5

      第二营养级

      9.0

      1.0

      3.5

      4.5

      第三营养级

      1.1

      2.4

      微量不计

  • 23. 小明在感染了奥密克戎后,出现了畏寒、发热现象,伴有乏力、咽干等症状,3天后退烧,出现鼻塞、咳嗽等流感症状,现已康复。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调节有类似恒温器的调节机制,恒温动物有一确定的调定点数值(如人类的体温为37℃),如果体温偏离这个数值,则通过产热或散热活动加以调节,以维持体温的恒定。小明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病毒感染后出现发烧现象是由于体温调定点。在体温上升期会出现“畏寒”现象的原因是
    2. (2) 发烧期间建议多饮水,否则容易出现脱水,此时激素释放增多,促进,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3. (3) 病毒感染会引发机体的(填“体液”“细胞”或“体液和细胞”)免疫。小明体内的B细胞被激活需要两个信号,分别是。辅助性T细胞还可产生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 24. 氮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重要矿质元素之一,也是限制作物产量和决定其营养品质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氮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合速率,还能影响植物的水分代谢,调控叶片衰老等。细胞分裂素调控植物生长与氮素直接相关,细胞分裂素对于氮素的吸收、分配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图1为对水稻进行不同处理后对其第二叶总氮量进行测定的结果(CK为对照,NN为缺氮处理,6-BA为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图2为对照组和缺氮组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OsCKX)在水稻第二叶的相对表达量。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氮元素在植物体内可用于合成(至少答两项)等物质,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
    2. (2) 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为促进等生理活动。具有促进种子萌发作用的植物激素有(答出两点)。
    3. (3) 图1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通过该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有
    4. (4) 细胞分裂素氧化酶是一种催化细胞分裂素降解的酶,图2显示缺氮条件下OsCKX表达量(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据此推测缺氮条件下水稻体内的细胞分裂素含量会(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 25.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各成分之间碳元素的传递过程

    2. (2) 生态系统中碳元素进人生产者体内的途径是,在食物网(链)中碳元素以的形式进行传递。
    3. (3)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要维持碳平衡,需要速率大致相等。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的浓度持续增加,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生态后果主要是(答出一点)。“碳足迹”是指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的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