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03-15 浏览次数:1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5时4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1月30日5时42分是指时间 B . 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是指时刻 C . 地面控制中心控制对接过程,可以将天和核心舱可以看作质点 D . 地面控制中心跟踪天和核心舱绕地运动,可以将天和核心舱可以看作质点
  • 2.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地球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挂一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定物体的质量 B . 弹簧测力计挂物体的细线沿竖直方向 C . 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D . 弹簧测力计所挂物体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
  • 3. 某新型电动汽车采用双电机四驱,其最大功率为500马力,可以在2.5s时间内由静止加速到30m/s(此过程可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在2.5s的加速过程中()
    A . 位移为75m B . 平均速度为30m/s C . 加速度为 D . 中间时刻1.25s时速度为15m/s
  • 4. 如图所示,物体B放在斜面上,上表面水平,物体A在B的上表面,现用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在A上,A、B都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A一定受B的静摩擦力 B . 物体B一定不受A的静摩擦力 C . 物体B一定受斜面的静摩擦力 D . 物体B一定不受斜面的静摩擦力
  • 5. 如图所示,物体甲和乙在同一水平直轨道上运动,它们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横轴是时间t,纵轴未标明物理量),图线甲斜率的绝对值大于图线乙斜率的绝对值,由图可知()

    A . 若纵轴是位移,则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 B . 若纵轴是速度,则甲的加速度大小比乙的大 C . 若纵轴是位移,则t0时刻两物体速度相同 D . 若纵轴是速度,则t0时刻两物体加速度相同
  • 6. 如图所示,一光滑球放在A和B构成的支架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将A和B之间间距稍微减小一点,则(  )

    A . 球对A、B的压力均增大     B . 球对A、B的压力均减小 C . 球对A的压力减小,对B的压力增大 D . 球对B的压力减小,对A的压力增大
  • 7. 如图所示,一根足够长轻绳绕过光滑定滑轮悬挂两个物体A、B,A与B的质量可调节,但是总质量恒定,且始终。用手托住物体A,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松手后,系统运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越大,则物体加速度越大 B . 越小,则物体加速度越大 C . 越小,则轻绳拉力越大 D . 越大,则轻绳拉力越小
  • 8. 一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长8.55m的轨道左端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的斜向上的10N的拉力作用,经过一段时间,撤去拉力,运动到轨道最右端静止。已知物体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则物体在加速运动与减速运动阶段()

    A . 时间之比为 B . 位移之比为 C . 平均速度之比为 D .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二、多选题
  • 9. 如图所示,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在其两腰上分别放两个质量相等的物块A和B,物块A静止,物块B沿斜面匀速下滑,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 . 物块A和B对斜面压力大小相等 B . 物块A和B对斜面压力大小不相等 C . 物块A受到摩擦力与重力的合力垂直于斜面向上 D . 物块B受到摩擦力与重力的合力垂直于斜面向下
  • 10. 图,用一轻绳竖直悬挂一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第一次用始终与绳垂直的外力缓慢拉起小球,至细线与竖直方向成某一角度;第二次用始终沿水平方向的外力缓慢拉起小球,至细线与竖直方向成相同角度,则(  )

    A . 两次拉的过程中,轻绳拉力均变大 B . 第一次轻绳拉力变小,第二次轻绳拉力变大 C . 拉到同一角度时,外力小于外力 D . 拉到同一角度时,外力大于外力
  • 11. 如图甲,一倾斜的传送带顺时针以速率v匀速转动,将一物块无初速放到传送带底端,物块经过先加速后匀速到达顶端;如图乙,同一倾斜的传带逆时针以相同速率v匀速转动,将同一物块无初速放到传送带顶端,则()

    A . 图乙情况中物块将一直加速到底端 B . 图乙情况中物块仍然先加速后匀速到底端 C . 甲和乙两种情况,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间相同 D . 甲和乙两种情况,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位移不同
  • 12. 在同一平直路面上有a和b两辆汽车,观察者看到a车经过自己身边时,正匀速向前运动,此时,b车从静止开始向前匀加速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此时b车也刚好在观察者身边,则b车和a车只能相遇一次 B . 若此时b车在观察者后面,则a车和b车可能不会相遇 C . 若此时b车在观察者前面,则a车和b车可能相遇两次 D . 若此时b车在观察者前面,则a车和b车可能只相遇一次
三、实验题
  • 13.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将拉力传感器A固定,三根轻绳交结于O点,其中一根固定在A上,另外两根连接在拉力传感器B和C上,在固定木板上铺一张白纸,在纸面内用力拉传感器B和C,使轻绳绷紧且OB与OC间夹角适中,读出拉力传感器A、B和C的拉力示数F、 , 并记录的位置和轻绳AO及的方向;在白纸上作图,探究力的合成规律。改变OB与OC方向,重复上述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再单独沿AO方向用一个传感器B或者C拉,以确定合力。

  • 14.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外力、质量的关系”(图中纸带连接的打点计时器未画出),小车的质量为 , 砝码和盘的总质量为

    1. (1) 下列说法或者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 . 实验中应满足远小于 B . 实验时先释放小车后接通交流电源 C . 在探究小车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最好作图象 D . 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悬挂空盘,小车在长木板上匀速运动
    2. (2) 下图为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已知,则打点计时器打下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小车的加速度

    3. (3) 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时,改变砝码重力多次实验,最后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砝码重力F的关系图象如图,图线斜率为 , 则小车的质量为kg,盘的质量为kg,重力加速度g取

四、解答题
  • 15. 在试验场进行试车,检验汽车在遇突发情况下的紧急制动效果。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试验场平直路面匀速行驶,突遇前方障碍,紧急刹车,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刹车过程中汽车的速度在1s内减小了8m/s。求:
    1. (1) 汽车在减速行驶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 (2) 汽车在刹车后的3s内通过的距离。
  • 16. 如图所示,倾角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平行于斜面的轻绳通过定滑轮连接斜面上的物块A与物块B,轻质弹簧的右端与轻绳上的O点相连。系统静止时,轻质弹簧中轴线沿水平方向,轻绳的OC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 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 , 弹簧的伸长量为 , 重力加速度取。求:

    1. (1) 弹簧的劲度系数;
    2. (2) 物块A受到斜面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 17.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足够长,倾角为37°,粗糙斜面CD高为0.2m,倾角为53°;AB、CD与水平传送带在B、C两点平滑连接。传送带不动,一小物块在AB面上从距B点高0.2m处释放,刚好能运动到C处。已知物块与传送带动摩擦因数为0.25,与斜面CD间动摩擦因数为 , 重力加速度g取

    1. (1) 求传送带的长度;
    2. (2) 若保持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以2m/s速率匀速转动,要使小物块刚好能到达D处,应从距B点多高处释放物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