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部分区2022年初中历史毕业生学业考试第一次模拟练习(...

更新时间:2023-04-18 浏览次数:75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 1. 下图中能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居民生活的是(   )

    A . 打制石器 B . 人面鱼纹彩陶盆 C . 干栏式建筑 D . 出土的稻谷
  • 2.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所有这些使中国得以维持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周制的“帝国结构”的是(   )
    A . 皇帝制度 B . 三公九卿制度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度
  • 3. 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 . 实施“推恩令”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盐铁专卖 D . 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
  • 4. 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吕思勉《中国通史》讲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这意在说明
    A . 民族交融加强 B . 民族矛盾消除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中外交流频繁
  • 5. 小亮同学准备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960年北宋建立”、“澶渊之盟”、“宋夏订立和约”、“1127年北宋灭亡”“宋金达成和议”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6. 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而他开拓的事业之所以能名垂青史,主要是因为他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他是(   )
    A . 张骞 B . 郑和 C . 戚继光 D . 鉴真
  • 7. 下列我国古代著作的共同特点是(   )

    A . 医学领先世界不断发展 B . 手工技艺精湛推陈出新 C . 农业技术全面总结推广 D . 古代科学技术经验总结
  • 8.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到“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书中提到的“这场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抗日战争
  • 9. 口号往往能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自强”“求富”“变法图强”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 . 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 . 八国联军侵华
  • 10.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先生逝世于(    )
    A . 民国十三年 B . 民国十四年 C . 民国十五年 D . 民国二十三年
  • 11. 历史地图可以使我们直观生动地了解历史。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

    A .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 .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 .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D . 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 12. 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社评:“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的原因是(   )
    A .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带来和平曙光 B . 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C . 避免内战和平建国成为可能 D .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 13.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 . 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B . 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土地公有制的实现 C . 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 .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4. 下图中的人物,当井喷险情发生时,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他身上具有的时代精神是(   )

    A . 改革创新精神 B . 国际主义精神 C . 执政为民精神 D . 艰苦创业精神
  •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关于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 . 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 16. 下面两张纪念邮票分别反映了我国在这两个地区实行的民主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共同之处是(   )
    A . 都通过改革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B . 都受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 C . 都在自治区内享有一定自治权 D . 都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
  • 17.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提出“绿色”新发展理念的目的是(   )
    A .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 . 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C . 改善生态环境,增进人民福祉 D .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 18.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据图推断,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建交高峰的原因是(   )

    A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B .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 . 中美关系的改善 D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9. 古代人类文明的产生与河流息息相关。以下文明成果属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是(   )

    A .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B . 金字塔 C . 摩亨佐·达罗遗址 D . 帕特农神庙遗址
  • 20. 13世纪,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的主要目的是(   )
    A . 造成割据势力 B . 支持君主立宪制度 C . 获得城市的拥护 D .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21. 观察下面图表,导致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L1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海外殖民地的扩大 B . 资产阶级革命 C . 工业革命的影响 D .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22. 下列反殖民反侵略斗争,发生时间最早的是(   )
    A . 印度民族起义 B . 雅克萨之战 C . 萨拉托加大捷 D . 来克星顿的枪声
  • 23. 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的文件或会议是(   )
    A . 《联合国家宣言》 B . 《开岁宣言》 C . 《波茨坦公告》 D . 雅尔塔会议
  • 24. 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下列有悖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是(   )
    A . 成立联合国 B .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C . “美国优先”原则 D .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 25. 线上购物、扫码付款、晒朋友圈、微信聊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得益于(    )
    A .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B . 航天技术的发展 C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D . 网络技术的运用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 26. 改革与创新促进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矩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三: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日本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1. (1) 依据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
    2. (2) 材料二提到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3. (3) 材料三中的“变革”指的是什么?最终日本转型为什么样的社会?
  • 27.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二一年开始的第一个阶段,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特别是五四运动,大革命的思想、干部、群众、青年知识分子都是这时开始准备的。所以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摘编自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1942年3月30日)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遂转移到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选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坚持“红船精神”,请说出“红船精神”的内涵。

    材料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必定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一个忘记初心的政党必定是没有未来的政党。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新征程上,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1. (1) 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毛泽东认为研究党史要“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五四运动的性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指的是什么事件?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共产党怎样的初心和使命?
  • 28. 世界近现代史上,欧洲的国际地位跌宕起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西欧)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

    ——《世界近现代史》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欧洲成为世界中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欧洲为什么要走联合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和90年代,为走联合之路,西欧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3. (3) 综上所述,概括影响欧洲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