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荆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3-15 浏览次数:68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48分)
  • 1. 抄写句子,要求正确、规范、美观。

    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台藓 甘蔗   味(xīng) B . 颠簸 慷慨  瘦 ( xuē) C . 追悼 敷药   笠(shuō) D . 泼剌 祭祀 驰 (chěn)
  • 3. 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的是( )
    A . 哉 — — B . 笑而之 — — 恍大悟 C . 破琴弦 — — 滔滔不 D . 终身不鼓琴 — — 万物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夏日的桃花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 . 这座寺庙,距今已经大约一千二百年左右了。 C . 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D . 老师经常引导我们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 5. 小明准备办一份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的手抄报,他想摘抄一些相关的名言警句。下列语句中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的一项是( )
    A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 . 位卑不敢忘国忧。 C .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D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6. 把下面的句子依次填入语段的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当土地表层生长着绿色植物时,它是不可能变成沙漠的。         

                              , 就是土地沙漠化的过程。

    ①一方面是土壤在直接的风吹日晒下,越来越干燥松散,成为细沙

    ② 它吹动着细沙移动,使沙漠不断扩大,淹没附近的土地和村庄

    ③ 当地表的植被遭到了破坏,情况就不一样了

    ④ 另一方面没有了绿色植物的阻挡,风就更肆无忌惮

    A . ③①②④ B . ①④③② C . ③②①④ D . ③①④②
  • 7. 读拼音,写词语。

    lǐ mào

    bào fā

    chōu tì

    shēn yín

    zāo gāo

    huǐ miè

    bāo guǒ

    chéng bì

    jiào rǎng

    wēié

  • 8. 快乐读书吧,我能行。

    读《童年》,这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关键词语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 9. 日积月累。
    1. (1)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2. (2)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手捏,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反从
    3. (3) 奶奶说多吃五谷杂粮对身体好,我知道五谷指的是
    4. (4) 《伯牙鼓琴》中,伯牙“不复鼓琴”的原因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由于这个传说,人们用“”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5. (5) 我们学过不少古诗词,诗词中有山、有水,如“一水护田将绿绕,”; 诗词中有星、有雨,如“ ”。
  • 10. 按要求完成练习。
    1. (1) 考试时,我偷看了别人的一道题,卷子发下来时,鲜红的一百分摆在眼前。  (根据情境,写写你此时的心理活动)
    2. (2) 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 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针对这一  现象,请设计两条保护环境或 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

        

                                              

    3. (3) 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

      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概括这段话表达的意思)

  • 11. 语文实践。

    水管漏得厉害,修理工答应马上就来,等了大半天才看见他的影子。他懒洋洋地问住户:“现在情况怎么样?”住户说:“还好,在等你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游泳!”

    1. (1) 住户的言外之意是:              
    2. (2) 如果你是修理工,你会这样回答:             
二、阅读(22分)
  • 12.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

    七   录

    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 , 钞毕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 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 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jūn)°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注释】①薄:张薄。 ②钞:同“抄”,抄写。 ③如是:像这样。 ④已:停止。⑤皲: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破裂。 ⑥斋:书房或学舍。

    1. (1)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之  (焚烧)                  B . 冬日手皲(jūn) 沃汤数次(早晨) C . 冬日手皲(jūn) 日沃数次(热水)  D . 读书之斋曰(命名)
    2. (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3. (3) 从张溥的故事中,你可以总结出哪些学习的经验?
  • 13. 课外阅读。

    【材料一】: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他曾到北师大看望一线教师,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问候。北师大教师参加了全国新课程标准的编写,习近平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程标准是全国统一,又针对《新闻晨报》曾报道的“上海市小学一年级新版语文课本中删去8篇古诗”的新闻,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 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

    【材料二】: 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调查表明,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容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材料三】:网上有人问:让孩子背诵他们根本不懂的古诗词有什么意义?

    网友溪山:当孩子旅游,感叹景色优美时,不是只会说:“哇,好酷!中国真美啊!” 而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网友小河: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我不觉得痛苦,诗词押韵,和儿歌差不多,“粒粒皆辛苦”“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着玩就是了。慢慢地,就长大了。

    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夏天,跟着爸妈去湖边玩,小舟在荷叶间穿过,知道了什么是“”,什么是“水光潋滟睛方好”。秋天,凉风乍起, 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冬天,北风凛冽,天空阴沉,行人都急匆匆地奔走,到了家,烤着炉子,外面洋洋洒洒地下起了雪,知道了什么是“”,什么是“红泥小火炉”

    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 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种心情,就忽然明白了那首诗,那句词。

    1. (1)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材料一所传达信息的一项是( )
      A .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问候全国教育工作者。 B . 把古代经典诗文从课本中去掉是“去中国化”的一种表现。 C . 中华文化就是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程。 D . 经典诗词、散文是可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
    2. (2) 材料二中主要谈到了的现象。
    3. (3) 结合语境,将下面几句诗填到材料三中的横线处。

           ②     ③     ④     

      A.老树呈秋色                 B.晚来天欲雪

      C.接天莲叶无穷碧          D.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4. (4) 判断。

      ①为完成“讲名人与经典故事”这个任务,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一 。 ( )

      ②材料二中画“ ”句子的意思是外语学好了就能提高母语水平( )

    5. (5) 下列文题中,不能引用材料三来写文章的是( )
      A . 经典浸润人生 B . 诗词在历史上的作用 C . 雅言传承文明 D . 经典伴我成长
    6. (6) 你认为小学生该不该背诵古典诗文呢?请参照以上三则材料,写三条理由。
三、习作。(30分)
  • 14. “课堂也精彩!铃声响起,我们都激动起来 …… ”

    请根据所给开头续写作文,

    要求:⒈题目自拟。

    ⒉与开头衔接自然连贯,句子通顺,标点正确。

    ⒊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