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2022学年中考第一次模拟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09 浏览次数:3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操作示意图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 2. 下列生活常见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 . 加碘盐 B . 干冰 C . 液氮 D . 净化后的空气
  • 3. 202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工业废水净化排放 B . 外出就餐时,选择使用一次性餐具 C . 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 D . 外出尽量步行或乘坐公交
  • 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取用液体药品 C . 闻气体气味 D . 过滤浑浊液体
  • 5. 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 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分子停止运动 C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 .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分子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 6. 下列关于化学用语中数字“3”的含义正确的是(   )

    ①3H    ②Al3+④SO3

    A . ①中“3”表示三个氢元素 B . ②中“3”表示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 C . ③中“3”表示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D . ④中“3”表示SO3分子中含有O3分子
  • 7. 某同学需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蒸发 B . 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不符合题意 C . 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质量为7.0g D . 若所有操作都符合题意,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 8.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和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丙一定是化合物 B . 参加反应的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3:5 C . 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 X的值为10%
  • 9.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汞得到氧化汞 B .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C . 加热分解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其中一份中加入少量MnO2 D . 室温下,把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二、填空题
  • 10.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 (1) 用水很难洗掉衣服上的油渍,用洗涤剂可以洗掉,这是因为洗涤剂对油渍具有作用。
    2. (2) 用炭黑墨汁所绘的画和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这是由于碳在常温下
    3. (3) 下列灭火原理与“釜底抽薪”原理相同的是(填字母)。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c.用高压水枪灭火

  • 11. 如图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简易自来水过滤器。

    1. (1) 这种自来水过滤器中装有许多活性炭颗粒,在净水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
    2. (2) 接一杯该过滤器流出的水,加入肥皂水搅拌均匀,产生较多泡沫,说明该过滤器处理后的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3. (3) 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卫生,人们常向水中加入一种消毒泡腾片,其有效成分是二氧化氯。标出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12. 我国承诺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降低“碳排放”过程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1) 化石燃料的燃烧是“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
    2. (2) 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CO,环境监测部门利用PdCl2检测CO对空气的污染情况时,反应原理为 , 则X的化学式为
    3. (3) 实现“碳中和”需要通过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替代实现。氢气是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燃料,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 13.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合作发展了一种固态Z—机制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燃料过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 (1) 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2. (2) 甲和乙中氧元素质量分数较高的是(填化学式)。
    3. (3) 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图中方框内对应的微观图示为
    4. (4)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 14. 生产生活中,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其他物质中的现象十分常见。
    1. (1) 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填化学式);碘酒是固体碘分散于酒精中形成的溶液,一瓶合格的碘酒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填“会”或“不会”)出现浑浊现象。
    2. (2) 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g,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

      ①乙中溶液(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饱和溶液。

      ②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 15. 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实验结束后,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填字母)。
    2. (2) 如图2。甲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试液染成的干燥棉球,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乙中观察到瓶中小气球膨胀,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综合题
  • 16. 气体制取与性质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请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仅选用一种固体药品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时,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
    4. (4) 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填字母)。

      A . 氧气具有助燃性 B .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C . 氧气不易溶于水 D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17. 某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装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置于四颈平底烧瓶内中间位置,并把装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浸没在蒸馏水中。

    【提出问题】红磷在烧瓶内燃尽熄灭后,瓶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猜想假设】猜想①:有氧气剩余;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步骤①: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

    步骤②: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被点燃。

    1. (1) 从燃烧的条件分析,高能激光笔的作用是
    2. (2) 实验过程中,刚开始即使用激光笔照射,燃烧匙内的白磷不会燃烧的原因是
    3. (3) 写出步骤②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 (4) 【得出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猜想(填序号)正确。

    5. (5) 【反思与拓展延伸】

      实验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氧气传感器测量的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

      A . 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可将氧气完全耗尽 B . 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熄灭时,氧气仍有10%~15%的剩余 C . 足量白磷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可将氧气几乎耗尽 D . 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比红磷对氧气的消耗更充分
    6. (6) 兴趣小组同学又设计了如图3实验,实验前该注射器中空注射器具支试管铜粉气的体积至少为mL才能顺利的完成实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按照20%计算)

四、计算题
  • 18. 某兴趣小组用90g过氧化氢溶液和3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中混合物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分析并计算:

    1. (1) 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g。
    2. (2) 90g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