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五四学制)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8 木兰诗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木兰诗 同步精选卷

更新时间:2023-02-26 浏览次数:7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 可汗(kèhán)     头(pèi)      鞍(jiān) B . 啾(jiū)        气(suò)    山(yān) C . (bìn)        金(tuò)        机(zhù) D . (zhuāng)    军(tiě)        地(bàng)
  • 2.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 . 东市/买/骏马 B . 关山度/若飞 C . 壮士/十年/归 D . 可汗/问/所欲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 愿为鞍马(买)   东买骏马(集市) B . 相扶将(外城)    闻女叹息(只) C . 气传金柝(北方)    策勋十二转(记功) D . 赏赐百千(有余)    军书十二卷(十二本)
  • 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 . 爷娘唤女声 B . 辞爷娘去 C . 女亦无所 D . 双兔傍地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木兰诗》选自唐 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著名的叙事诗。 B . 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要求男女平等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C . 诗中“百”“十”“十二”等数字都是确指。 D .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句运用了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木兰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
  • 6. 下列对“不闻……但闻……”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局势紧迫。 B . 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的深切怀念。 C . 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 . 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挂念的心理。
  • 7. 下列诗句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使用的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C .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D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8. 对木兰形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替父从军,孝顺父母。 B . 英勇善战,巾帼英雄。 C . 淡泊名利,品格高尚。 D . 女扮男装,弄虚作假。
  • 9. 关于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时的几个场面,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表现了家中欢乐的气氛 B . 表现了木兰见到伙伴时戏剧性的场面 C . 表现了木兰喜不自禁的激情 D . 表现了木兰对已逝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 10. 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第⑥段中的排比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并非实指,渲染了木兰准备出征时的紧张与繁忙,烘托了木兰整装待发的豪迈气概。 B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雄姿。 C .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一句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出木兰在战场上生活的艰辛。 D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二、填空题
  • 11. 填空。
    1. (1) 《木兰诗》选自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它的姐妹篇是
    2. (2) 这首叙事诗以为线索,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安排了“替爷征”(以下都用三个字概括)“”“赴戎机”和“”“”五个情节。
  • 1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花黄

    可汗

    鞍鞯

    策勋十二

       
  • 13.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辞爷娘去

    闻女叹息

    ③出相扶将

    ④木兰不用尚书郎

    气传金柝

    策勋十二转

    ⑦军书十二卷

    ⑧赏赐百千

三、默写
  • 14. 默写。
    1. (1) 文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而周密地准备戎装的句子是:

    2. (2) 文中从侧面表现木兰战场生活艰辛的句子是:
    3. (3) 文中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的句子是:
    4. (4) 文中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句子是:
    5. (5) 文中形象地概括木兰的军旅生涯的句子是:

四、翻译
  • 15. 重点语句翻译。
    1. (1)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 (2)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 (3)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 (4)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 (5)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6. (6)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7. (7)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五、语言表达
六、问答题
七、文言文阅读
  • 20. 文言文阅读

    [甲]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乙]列子学射

    列子学射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选自《列子·说符》)

    [注]①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②守而勿失也:牢牢记住,不要忘掉。守,掌握,遵守。

    1. (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关山若飞()

      赏赐百千()

      列子学射矣()

      退而习之三年()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3. (3) 下面对《木兰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陈,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B . “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三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表现了女英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尚武精神。 C . “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运用排比描绘全家欢迎木兰,一片欢乐祥和的情景,而又长幼有序,此中深具传统礼俗之美。 D . 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写得繁简极具匠心,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4. (4) 小故事寄寓大道理,《列子学射》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2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 (1) 解释下列各句中横线点的字。

      习骑                                 

      可汗点兵                            

      ③长而精                              

      建奇功                              

    2. (2) 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语。

      ①市鞍马       

      ②东市买骏马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4. (4) 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似的句子是:

    5. (5) 本文与《木兰诗》相同之处有哪些?

八、现代文阅读
  • 2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新木兰辞

        咣当复咣当,木兰在书房。不闻读书声,唯闻东西响。

        拾起碎茶杯,问女何所想。女儿无所想,心中堵得慌。硕士毕业后,工作无处寻。应聘三十家,个个不让进。细细问原因,嫌是女儿身。决意女扮男,只身闯深圳。

        东市剪长发,西市买西装,南市练举止,北市学粗腔。旦辞爹娘去,暮色下车忙,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车站人流闹嚷嚷。旦辞车站去,暮坐办公室,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白领手机叮当响。

        白天步履匆,夜晚加班忙。全国各地跑,业务节节上。同事喜合作,领导频表扬。总部见总裁,总裁走上前。肩膀拍三拍,奖赏十万元。总裁问所欲,木兰不贪钱与权,愿还女儿身,业绩超以前。

        上司闻她回,满脸是迷茫。女士闻她回,偷偷理红妆。男士闻她回,手沾唾沫捋发忙。开我公司门,坐我电脑旁。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东风习习来,满室飘清香。出门看客户,客户皆惊忙。交往一两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 (1) 这首《新木兰辞》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 (2) 作为一个硕士生,在家乡无用武之地,只能离别家乡,闯荡异乡,这其中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反映了当今社会在用工制度上存在怎样的弊端?
    3. (3) 倒数第二段“女士闻她回,偷偷理红妆。男士闻她回,手沾唾沫捋发忙。”两句中,你能揣测一下“女士”和“男士”的心态分别是什么吗?
    4. (4) 木兰的成功经历证明了什么?(请用戏曲《花木兰》中那句著名的唱词来回答)在当今就业艰难的情况下,木兰不仅成功就业,而且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这给你以什么启示?(请用成语或警句、俗语来回答)
九、写作题
  • 23. 《木兰诗》是一首故事性很强的叙事诗,请你将木兰还乡的场景写成一篇题为《木兰解甲还乡》的小小说,字数300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