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23-03-04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1分)(每小题3分)
  •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ráo)   席(yán)   不容发(jiàn) B . 渎(xiè)    婷 (pīn)  糅造作(jiǎo) C . (lǚ)    守 (kè)   不人事(xǐng) D . 宿(xiù)     游(yì)    抽丝茧(bō)
  • 2. 结合语境,为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益”字在汉语词典中有以下解释:a.增加,b.更加。c.好处,d.有益的(跟“害”相对)。①交友要择良师友,提升自己的品德,去奸佞之友,净化自己的社交圈。

    ②虽然我们最终都没有说服对方,但沙龙里讨论争辩的漫长过程,让我获匪浅。

    ③校园环境清幽,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现代化教学楼淡雅素净,读书声与鸟相得彰。

    ④夏季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时期,掌握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对防病健身、延年寿大有好处。

    A . ①d②c③b④a B . ①c ②d ③b ④a C . ①d ②c ③a ④b D . ①c ②a ③b ④d
  • 3. 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 乐观的人学习别人而激励自己,悲观的人自惭形秽而放纵自己。 B . 我们不齿于北洋军阀在辛亥革命时期丧权辱国暴虐专制的丰功伟绩 C . 刘备和诸葛亮的谈话是在“屏人”以后的两人密谈,刘备称善之后顿开茅塞而“与亮情好日密”。 D . 新时代的青年要勇于担当,你这样李代桃僵地为他承担责任,只会助长他推诿、逃避责

    任的习气。

  • 4. 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22年12月5日凌晨,神舟十四号3名英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圆满完成任务后,搭乘中国空军的 A319专机平安抵达北京。神弁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第14次任务,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九次载人飞行任务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炎炎夏日到屹屹寒冬,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创造了待命长达7个月的记录.

    A . 文中加点的词“在”“和”“从”词性相同。 B . 文段中画横线的“是……也是”是并列关系关联词。 C . “中国空军”“飞行任务”“炎炎夏日”三个短语类型相同。 D . 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
  • 5. 下面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人参对土壤、气温、光照、湿度、透风等诸多条件,都要求极其苛刻。

    ②内行人都知道,人参所需要的生长环境是非常的严格,并不是只要有森林它就可以生长。③人参之所以身价不菲,正是与其生长环境不凡有很大关系。

    ④自古以来,有关人参的传说故事比比皆是。

    ⑤人参给了人们太多的神秘感,使得人们对人参的生长环境也充满好奇和兴趣。

    ⑥换句话说,能够生长人参的地方,生态一定是非常好的。

    A . ③④⑤②①⑥ B . ③⑥④②①⑤ C . ④⑤③②①⑥ D . ④⑤②①⑥③
  • 6.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为什么要进行毒品预防教育?因为毒品预防教育是既治标又治本的重要措施之一。 B . 练书法要注意字体的特点:楷书要横平竖直,结构方正;草书要上下丝连,意气贯通。 C .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应当配备体温计、口罩、一次性手套、及消毒剂等防护用品。 D . 黔东南的西江苗寨、镇远古城,黔南的荔波小七孔、平塘天眼,都是贵州著名的旅游景点。
  • 7.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爱这土地》是诗人艾青献给土地最真挚的恋歌,“土地”是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之一。 B . “觥筹交错”“强饮三大白”“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觥”“白”“樽”都是喝酒的酒器。 C . 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悲惨世界》等。 D . 《三顾茅庐》出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小说家,题目中的“顾”是拜访的意思。
二、古诗文阅读(32分)
  • 8. 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各 题。

    【甲】噬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丙】齐宣王见孟子于雷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上:君王。

    1. (1)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吾谁与              太守而宾客从也 B . 人知从太守游而     民之乐者 C . 物喜             乐天下 D . 不知人之乐         为民上不与民同乐者
    2. (2)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B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C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D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 (3) 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揭示了全文中心。 B . 乙文按照太守归、禽鸟乐、游人乐、太守乐的顺序写了太守日暮醉归的情景。 C . 丙文主要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刻画出孟子为统治者建言献策的智者形象。 D . 三个文段的核心都是“以民为本”:范主张“与民同乐”,欧主张“先忧后乐”,孟主张“民贵君轻”。
    4. (4)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 9. 根据所给提示,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1)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2. (2) __。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庆《且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 (3)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4) 乌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5. (5) 《水调歌头》中的“”表达了苏轼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6. (6) 《湖心亭看雪》中“,上下一白”勾画出一幅独特的西湖雪景图,勾起了张岱的故国情思。
  • 10.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文后各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1) 本诗虽是短篇,却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原因之一,是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复杂变化。诗篇以欢乐宴会起笔,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心绪急转,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中间四句,运用象征和典故表达自己对仕途既失望又的复杂心理;结尾句,境界领开,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2. (2) 这首诗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其浪漫的笔法主要体现在运用夸张、用典精当、跳跃式结构和虚实结合几个方面。请任选一个角度,举例加以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25分,共8小题)
  • 1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范进中举(节选)

    吴敬梓

    不觉到了六月尽间,这些同案的人约范进去乡试。范进固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居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魏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着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咫,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门不着,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众邻居道:"老爷,恭喜高中了。适才欢喜的有些引动了痰,方才吐出几口痰来,好了。快请回家去打发报录人。"范进说道:"是了。我也记得是中的第七名。"范进一面自绾了头发,一面问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脸。一个邻居早把那一只鞋寻了来,替他穿上,见丈人在跟前,恐怕又要来骂。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得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又一个道:"老爹,你这手明日杀不得猪了。”胡踞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说罢,哈哈大笑,众人都笑起来,看着范进洗了脸。郎中又拿茶来吃了,一同回家,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文本二:

    胖子和瘦子

    契诃夫

    在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碰见了。

    胖子刚刚在车站上吃完饭,嘴唇上粘着油,发亮,跟热透的樱桃一样。他冒出核照斯酒和香橙花的气味。瘦子刚刚跳下火车,拿着皮箱、包裹、硬纸盒,他冒出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他背后站着一个长下巴的瘦女人,那是他妻子;还有一个眯起一只眼睛的、高个子的男学生,那是他儿子,

    “波尔菲里!”胖子看见疲子,就叫起来,“是你吗?老朋友!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没见着你啦!”

    “哎呀!”嫂子惊奇地叫起来,“米沙!小时候的朋友!你打哪儿来的?”两个朋友互相拥抱,吻了三回,彼此打量着,眼睛里满是眼泪。

    “我亲爱的!”瘦子说,“真是想不到!真是出其不意! 瞧瞧!你还是跟从前那么漂亮!还是跟从前那样仪表堂堂!那么,你怎么样?发财啦?结妙啦?你看,我已经结婚了……这是我要子露意丝……这是我儿子纳发纳伊尔,三年级的学生,这是我小时候的朋友,纳发尼亚!我们小时候是同学!”

    纳发纳伊尔想了一想,脱下帽子。

    “我们小时候是同学!”瘦子接着说,“你还记得从前大家怎样拿你开玩笑吗?大家给你起了一个外号叫H,因为你拿纸烟烧坏一本救科书;我呢,外号叫E,因为我爱搬弄是非,哈哈!……那时候我们都是小孩啊!……别怕难为情,纳发纳伊尔。走到他跟前去……这是我妻子……”

    纳发纳伊尔想了一想,躲到他父亲背后去了。

    “那么,你的景况怎么样,朋友?”胖子问,热情地瞧着他的朋友,“你在哪儿做官?你做到几等官啦?”

    “是在做官,我亲爱的!我已经做了两年八等文官,得了斯丹尼司拉夫勋章,薪水很少……嗯,可是求上帝跟它同在!我妻子教音乐课;我呢,私下里用木头做烟盒……我们总算混着过下来了。你看,我原来做科员,现在调到这儿来,仍旧在科里,可是做科长了……往后我就在这儿做事,那么,你怎么样?恐怕你已经做到五等文官了吧?”

    “不,我亲爱的,你还得说得再高点才成,”胖子说,“我已经做到三等文官了……我有两个星章了。”

    瘦子忽然脸色变白,呆住了,可是他脸上的肉很快地向四面八方扭动,做出顶畅快的笑容,仿佛他的脸上、眼睛里射出火星来似的。他耸起扁膀,弯下腰,缩成一圆……他的皮箱啊,包裹啊,硬纸盒啊,好像也拿起肩膀,皱起了脸……他妻子的长下巴变得越发长了;纳发纳伊尔挺直身体立正,系好制服上所有的扣子……“大人……我……荣幸得很!斗胆说一句,小时候的朋友忽然变成了大贵人!嘻嘻!”

    “唉,算了!”胖子皱眉,“干嘛用这种口气讲话?你我是从小的朋友,用不着官场的那一套奉承!”

    “求上帝怜恤……您老人家说的什么话?……”瘦子赔着笑脸说,越发缩成一团了,“大人的恩情……有如使人再生的甘露……大人,这是我儿子纳发纳伊尔……我妻子露意丝……”

    胖子本想提出抗议,可是瘦子的脸上现出那样的尊崇、谄媚、恭恭敬敬的丑相,弄得那三等文官直恶心。他扭转头去不看那瘦子,伸出手去告别。

    瘦子伸出三个手指头捱一捱手,全身伛下来鞠躬……他妻子也赔着笑脸。纳发纳伊尔把两脚靠拢,制帽掉到地下去了。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一中,“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的心理描写突出范进痴迷功名利禄。 B . 文本二中对纳发纳伊尔的描写共有5处,从描写中可见他是一个胆小而天真的孩子。 C . 文本一刻画的主要人物是胡居户,文本二刻画的主要人物是瘦子,两人都极具奴性。 D . 在两个文本中,我们看不到作者在其中的任何议论性语言,但好恶的感情力透纸背。
    2. (2) 以上两个文本都是讽刺小说。结合其中一篇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这篇小说是如何运用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表现出讽刺效果的?
    3. (3) 胡居户和瘦子身上都体现了一种“变”,其本质是相同的,请分析这种“变”体现了两篇文章作者怎样的相同情感。
    4. (4) “以炎相从”是一种重要的文献编辑法。某学校的校刊编辑想把下面链接的一段文字和以上两篇同类文本编录进最新的校刊里,请你帮助他用一个词组给这一组文本定一个标题,并结合各个文本的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链接:

      “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不惜……这是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警官对巡警说:“去调查一下,这是谁家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马上去办,别拖!这多半是条疯狗……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

      “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那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节选自《变色龙》)

      标题:

      我的理由:

  • 12.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各题。

    优秀的人,都善于更新自己

    ①古语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优秀的人总是在不断更新自己,不断成长进步。 

    ②一位企业家在创业之初,因为工作繁忙,经常忽视个人形象。有一次,理发师忍不住对他说;“你的容貌代表着公司的形象。连你都这么随意,你觉得客户还会愿意购买你家的产品吗?”企业家下决心改掉了原来不修边幅的习惯,果然取得了更好的业绩。

    ③一个人长得是否好看是天生的,但整体形象却是可以后天改变的,好好收拾自己,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取悦。更新自己的形象,以最佳的状态面对生活,才能获得生活的垂青。

    ④很多时候,我们容易陷入一种思维方式的惯性,喜欢用已有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同一个问题,有的人可以很快找到答案,有的人花了几天也没有头绪,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同。有时候,成功迟迟不来,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思维方式需要更新。别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形成无意识的惯性,换种思维,天地可能更开阔。

    ⑤世界每分每秒都在变化。一个人只有像电脑更新系统一样,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与时俱进。如果你的思维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停滞不前,那就没有新思想的产生,就不能解决新问题,也就很难在竞争中获得成功。

    ⑥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发现,你的圈子全是消极颓废、躺平混日子的人时,就要考虑及早止损“退群”,而当你发现,你的圈子全是阳光向上、遇到困难依然无畏前行的人时,就要坚定地长期“驻扎”,你想在工作上有所收获,就要与那些事业心强、积极向上的人为伍;你想有阳光的心态,就要经常与那些困境中依然能够微笑面对生活、走路带风的人交往,不断更新你的社交圈子,才能给你的人生带来更多正向的引导。择善而交,是一种智慧。

    ⑦有一位工人装配零件已经十年了,他操作非常娴熟,也很努力。可是最近,企业新上了一套完全由电脑操作的自动化生产线,他的工作都改由机器来完成,他被迫下岗了。

    ⑧厂长诚恳地对他说:“引进新设备的计划,我在几年前就告诉你们了,也告诉你们要抓紧学习新知识。曾经和你干同样工作的小胡不仅自学了电脑,还找来新设备的说明书研究,现在他已经是车间主任了。我并不是没有给你机会,是你自己放弃了。”

    ⑨人最大的敌人从来都不是别人,而是昨天的自己。只有勇于打破自己,重塑自己,才能抓住机遇,在变化中找到新的出路。(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就“为什么要更新自己”这一问题展开了论述,逻辑严谨。 B . 文章第①段引用古语,意在表明人要勤于省身和不断革新,既提出本文中心论点,也可充当论据。 C . 本文第②段和第⑦至③段运用两个事实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浅显易懂,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D . 第④段加点词“可能”表示不确定,天地是否开阔还需结合实际,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2. (2) 围绕中心论点,作者从哪儿方面展开了论述?
    3. (3) 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 (4) 阅读下面材料,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标题中“更新”一词的理解。

      材料: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刻在澡盆上的警词,旨在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创新不已,文中三个"新"字,本义是指流澡除去肌肤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在这里引中为精神上的弃旧图新。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每天能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

四、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12分,共3小题)
  • 13. 班级组织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为营造活动氛围,活动开展期间,教室墙上悬挂了一幅内容为"阅读小说,陶冶性情"的宣传标语,请你将这条宣传标语准确、规范、美观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 14. 下面是“我最喜欢的小说”阅读活动的任务流程图,请认真读图,完成各小题。

    “我最喜欢的小说”阅读活动任务流程图

    1. (1) 请你用连贯的语言将这个流程图完整、准确地介绍给同学们。
    2. (2) 在完成“建立人物档案”这一专题任务过程中,第二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以下是他们针对这一现象得出的专题研究成果,请你帮他们补充一个例子,并推测他们的结论是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小说中的人物代指一类人,如诸葛亮是"足智多谋"的代名词,严监生是"吝尚鬼"的代名词,……经过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__ 。

  • 15. 名著阅读
    1. (1) 阅读下列《水浒传》选段,将横线补充完整。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接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往胸牖,提起那醋钵儿大小举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内的操刀属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校缝裂,乌珠逆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水浒传》节选)"

      以上选段节选自《水浒传》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2. (2) 《水浒传》的全称是《忠义水浒传》,梁山好汉因“义”而聚。小说中的“义”体现在很多人物身上,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至少结合一个情节,谈谈“义”在这个人物身上的具体体现。
五、写作表达(60分)
  • 16. 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初三少年

    题目二:由“读”至“懂”,是一段心灵成长的旅程,朱自清从背影中读懂了父爱的深沉,居里夫人在发现儒的过程中读懂了科学的魅力,陶渊明在美丽的田园风光申读懂了人生的“真意”,汪曾祺在昆明的雨季中读懂了生活的情趣与美好……

    请以“读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注意先将作文标题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②若选题目二,先将文题补充完整并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③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写出600字以上的文章。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