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

更新时间:2023-03-12 浏览次数:50 类型:月考试卷
一、 积累与运用(共15分)
  •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掇(cuān)  绊(jī)  怅(wǎng)   风雨如(huǐ) B . 语(yàn)  上(sù)   皱(zhé)    巍然立(yì) C . 旋(wò)   雾(ǎi)   猎(shòu)   流水潺(chán) D . (lì)    裂(guī)  染(xuàn)   然而止(jiá)
  •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欺侮  凫水 惟幕  大彻大悟 B . 作揖  拾掇  家眷  汗流夹背 C . 震撼  糜烂 迁徙  敷衍塞责 D . 渺远  缄默  山簏   夜深星阑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她那动听的声音戛然而止 , 同学们还沉醉在她所讲述的美妙故事中。 B . 这篇小说语言生动形象,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读后让人叹为观止 C . 朋友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不一会儿,大家都销声匿迹了。 D . 经过老师对这段古文艰难晦涩之处的讲解,我们豁然开朗
  •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诗有什么作用?”台湾美学家蒋勋说,“我常常觉得诗只是在最哀伤最绝望的时刻让你有面对生命的平静。” B . 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便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见,足以为己、为人镜鉴,也不枉了这个“评”字。 C . 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 D . 2017年8月23日至27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创新创业创造,迎接智能社会》为主题。 
  • 5. (2021八下·尤溪期中)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B .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馈赠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 C . 新公布的香港国安法得到大家拥护的原因,是因为其尊重香港世纪复合国际惯例。 D . 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核舟记》作者是明末的魏学洢。文章通过对一个长不盈寸的核舟的描述,赞美了雕刻家的精湛技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 B .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北宋时期的田园诗人。他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年代。因此更加向往和平安定的生活。他笔下的“桃花源”就寄托了他美好的社会理想。 C .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贺敬之的《回延安》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D .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列为“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7. 下面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摘编了傅雷夫妇1954年至1966年的100多封书信。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B . 《傅雷家书》艺术特色鲜明,涉及领域广泛,谈到了美术、音乐作品;还谈到一些表现技巧、艺术修养。文字生动优美、感人至深,表现了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 C . 家书中有很多广为流传的教子名言,例如:“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 D . 家书内容,除了谈论艺术与人生之外,更多的是关心儿子的生活琐事,关心儿子的感情和情绪处理方面。因此,傅雷常常在儿子情绪波动时现身说法教导儿子。
二、古诗赏析与默写(13分)
  • 8. 阅读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 . 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 . 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 . 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 9. 默写。
    1. (1) 坐观垂钓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2) ,悠悠我心。(《诗经 · 郑风》)
    3. (3) 微君之故,?(《诗经 · 邺风 · 式微》)
    4. (4) 蒹葭采采,。(《诗经 · 秦风 · 蒹葭》)
    5.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抛送别诗中的伤感情绪,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的千古名句是:“。”
    6. (6) 《关雎》中表现河岸鸟鸣的美好场景的句子是:“。”
    7. (7) 《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
三、阅读(42分)
  • 10. 古文阅读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③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④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

                              (节选自柳宗元《永州八记》,有删改)

    注:①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②突怒偃蹇:骤然突起,兀然高耸的样子。③嵚(qīn)然:山石突出的样子。④罴(pÍ):棕熊。

    1.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水尤清(    ) 

      悄怆幽邃(    )

      西二十五步(    )

      余怜而之(    )

    2. (2) 下列语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 . 斗折蛇行 C . 止四百 D . 其岸势犬牙差互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4. (4) 甲乙两段文字分别在描写“潭水”“丘石”时,写法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5. (5) 甲乙两段文字均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请结合甲文内容,谈谈乙文中“弃地”一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 11.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挖竹笋

    殷雪林

    ①前些天上街买菜,猛然发现新鲜竹笋上市了,这来自乡野并不多见的春色美食,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忙过去起几根,那棕紫色笋壳光亮如新,握在手上爽爽的润润的,舒服极了。尖尖的顶上新生几片嫩黄细叶,好像还沾着露珠痕迹,显然是新采的,幽幽地透着一股清香,不觉轻嗅起来,这清香分明带着大自然的气息、田野的清新、泥土的芬芳,丝丝钻进我的鼻孔、胸腔、随即扩散到五脏六腑,令人陶醉。

    ②不由得唤醒了儿时在乡下二姨家竹林里挖竹笋的记忆。

    ③小时候家里生活拮据,我们兄弟姐妹常被母亲打发到乡下姥姥家或二姨家讨吃的。乡下除了白花花的大米白面,就是青菜萝卜了,也没什么好吃的,要想解馋,就得去田野里寻找野味,鱼鳖虾蟹自然少不了,竹笋也是求之不得的稀罕物。

    ④竹笋本来是平常之物,为什么说是稀罕东西呢?一根竹笋长大后就是一棵健硕的竹子,竹子不光可以直接卖钱,在乡下用处可多了,能做建材、能做家具,还可做农具用具,几乎户户离不了。所以家里种竹子的农人明明知道竹笋是美食,可是却轻易舍不得采来吃,大多盼着长大换钱。因为那时日子艰难,农民很少经济来源,能换钱的物质基本拿去换钱补贴家用了。还因为春天才有,正所谓春光不等人,一错过季节,就只有等待来年。

    ⑤我们一去乡下,二姨就另当别论。二姨一生不能生育,她最爱我们,就把我们当成她的孩子来对待,家里只要有的,无论什么好吃的,她都会毫无保留地拿给我们吃。

    ⑥春暖花开的时候,草青水绿,二姨家屋顶的一双小燕子识得故巢又飞回来了,整天出没在塘边、柳荫,飞进飞出,衔泥、筑窝、生儿育女。每当这个时候,二姨就会带信给母亲,叫我们兄弟姐妹去乡下住一阵,我们一到乡下,二姨逢人就会高兴地说:“我们家来城里客人了。”于是就叫二姨父扛着镢头去自家屋后竹园里挖春笋来招待我们。

    ⑦竹笋,也叫笋尖,是竹子的萌芽,在地里深藏一冬,春雷一惊就会破土而出。整个春天里,都会有竹笋,不过就数谷雨前后的竹笋最肥最嫩,因为这时竹笋新出,又遇上潇潇春雨滋润,个个长得像白白嫩嫩的胖娃娃,新鲜脆嫩,是乡间数得着的一道美味。

    ⑧每每雨后初霁的清晨,竹林里氤氲着雾气,竹叶上也还凝着水珠,二姨早早喊醒了我们,让我们挎着竹篮跟着二姨父去后园挖竹笋。

    ⑨二姨家屋后的竹园并不大,也就一二百平方米,可是连着前后左右邻居家的竹林,就显得大了,远远地看好大一片,三五农舍掩映在浓绿间,鸟鸣蛙唱,一弯清波潋滟的水塘围绕,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虽然都是本地土竹子,因为挨着塘边,水源充足,二姨家的竹林长得茂盛健壮,一年到头碧悠悠的,笋子也特别大,大的有小孩胳膊粗,粉粉嫩嫩,特别喜人。人们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新鲜事物纷纷涌现,这话太形象了,雨后的竹林,空气清新,阒然宁静,竹笋纷纷冒头了。经过一夜雨水的润泽,土地松软,生机盎然,在风声、水声、鸟声和一些不知名小生物的叫声映衬下,越发显得静寂,似乎都能听到竹笋悄悄拔节生长和正破土的声音。

    ⑩所以挖竹笋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可是并不是每一颗竹笋都能挖的,还需要精心挑选和取舍,二姨父说刚露头或很小的不能挖,挖了可惜,等它稍长大些再挖,太大的也不能挖,有些老,一两根筷子长的最合适。小半晌我们就能挖得大半篮,拿回去剥去棕紫色的笋壳,青白肥嫩、温润如玉的春笋裸露出来了。当农家的土灶中飘出春笋那诱人的香气时,挖笋的劳累就会一扫而光。

    ⑪竹笋生长很快,挖竹笋还要掌握时机,头一天看着刚露出头,说不定一夜就会窜得小半人高。清晨太阳还没升起时,赶紧采,等太阳一出来,竹笋不光生长加速,而且很快就会变老。所以挖竹笋大多在露水晶莹的时候。

    ⑫别看竹笋很嫩,剥去壳的笋指甲轻轻一碰就会破皮,可是地下竹笋的穿透力却特别强劲,再硬的泥土都阻挡不了它向上的生命力。有一天清晨,二姨起床后,突然发现堂屋供桌下,不知何时冒出了两棵竹笋,原来竹笋穿透后墙长到屋里来了,再后来,又有几根竹笋更厉害地穿过整座房屋,从院子里的猪圈旁砖缝冲出,在感叹一番生命力强大后,无法保留,都挖出做了美食。

    ⑬如今,二姨、二姨父先后逝去,因为没有子女,他们的房屋废弃并逐渐倒塌,后园的竹子也由于没人看管早已被糟蹋砍去,偶尔再去时,已是物是人非、满眼荒芜。

    儿时挖竹笋的趣事再无处寻迹,只留在了美好的童年记忆中。

    1. (1) 通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2)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①段中的加点字。
    3. (3) 文章第④段为什么用大段的文字去说明竹笋的稀罕?请简要分析
    4. (4) 本文中的二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作用?
    5. (5)     文章深情回忆了小时候在乡下二姨家挖竹笋的一些童年趣事,鲁迅在《社戏》中也有这样的描述,这两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 12.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

    ①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枯竭,全世界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替代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体内”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然而,这两种作物的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产生“与人争粮,与粮争地”问题,从而导致“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出现粮食危机”的尴尬结果。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

    ②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

    ③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生物柴油。微藻还不会占用耕地,利用滩涂、盐碱地、荒漠等,以及海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微藻油田”,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④微藻在培养过程中还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据计算 , 每培养1吨微藻,需要消耗约2吨二氧化碳。此外,微藻在光自养培养过程中可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 , 因此,微藻还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⑤现在,我国已启动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个973项目“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该项目有望在5年时间内开发出一个“微藻资源库”,提供适合在我国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藻株。今后,各地在建设“微藻油田”时,就可在资源库中挑选合适的微藻品种。该项目还将深入研究微藻产品的机理,力争提高微藻产油的效率,降低它的成本。此外,该项目还将通过对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采收、油脂加工及藻细胞综合利用的研究,建立一套中试系统,全面评估微藻产油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大力推动我国微藻能源的产业化进程。

    【注释】①光自养:植物利用阳光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转换成淀粉,以供植物及动物作为食物的来源。②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N、P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1. (1) 第③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 (2) 分析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据计算 , 每培养1吨微藻,需要消耗约2吨二氧化碳。

    3. (3) 我国“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研究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
    4. (4) 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微藻能源是“可循环”的、“绿色”的?
四、 作文(50分)
  • 13. 作文

    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常被身边的点点滴滴所触动。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像,深刻的哲理,一瞬之间漾遍全身,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并且学会生活与创造。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怦然心动的感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