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2022-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3-02-15 浏览次数:36 类型:期末考试
一、梦想启航(共2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读书是培育心智、锻造本领的重要方式。身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人们需要掌握的技能不断增多,读书学习的紧迫性更加凸显。①广大青少年要养成自觉读书,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过硬本领成就精彩人生

    爱读书必须读好书。做到开卷有益,要重视阅读名篇佳作,汲取真知灼见。②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书籍,能照亮人生之路,点亮智慧之光,让人受益终生。何谓好书?好书是有品质的书,在各自领域专业可靠,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好书是有内涵的书,不仅能增知识、长见闻,而且能性情,塑品质;③好书是适合自己的书,能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知识结构,提供恰如其分的知识养分,让学习事半功倍。④对于青少年来说,如何挑选好书是一门学问,需要练就一双“慧眼”,避免不要浪费光阴

    读书是青少年的必备功课。做好这门功课不仅要有明确目标,还需要掌握有效方法,做到善读书。其一,“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读书不能浮光影、浅尝辄止,要遵循学习规律,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其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读书是一个不断思考、提升认知的过程,要坚持阅读与思考相结合,通过动脑将书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其三,“知者行之始,行者知成。”                                       

    1. (1) 请为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性情

      ②浮光

      ③思而不学则

    2. (2) 以上文段中,有不少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3. (3) 文段中画线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4. (4) 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青少年应该行动起来,将读书作为生活方式。 B . 应推动学校创新教育方法、学习形式,搭建更好阅读平台。 C . 应提供更多读书指导,为青少年铺就读书成才的大道。 D . 学到的知识最终要运用于实践,把书本所学用于解决问题。
  • 2. 请你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诗句。

    我们常常可以在经典诗文中感受到梦想的力量。我们为《江城子·密州出猎》中①“,”。表达的苏轼希望朝廷委以重任,到边疆抗敌的梦想而感慨;我们为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②“”这两句表达的在梦中仍不忘完成恢复中原大业,博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的梦想而震撼;我们因舒婷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抒写的看到祖国重新出发,满怀“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③”的梦想而振奋。

二、逐梦前行(44分)
  • 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材料二】

    ①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要求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②新时代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奋力建设航天强国,必须坚持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本色。中国航天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承载着强国的使命,凝聚着人民的期盼,一代代航天人无私奉献,才铸就了中国航天六十多年的辉煌。他们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坚定建设航天强国、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担当,坚持将国家利益摆在首要位置,以发展航天事业为己任,继承和践行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全身心投入航天强国建设中去。

    ③新时代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奋力建设航天强国,必须乘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中国航天事业伴随新中国共同成长,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难起步。历史实践一再告诉我们,航天技术作为战略性高科技,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非别人帮忙是就不住的,走引进仿制的路子是走不远的,我们必须坚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立业之本,坚持核心技术及重要原材料、关键核心器件自主可控,努力将航天核心技术指标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使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④新时代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奋力建设航天强国,必须践行大力协同、勇于登票的科学追求。航天工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多部门、多系统、多专业的紧密合作、大胆创新、集智攻关。长征一号火箭发射时,全国60多万人分布在祖国大地2000多公里的航区沿线守护通信线路,它的顺利发射拉开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大幕;长征五号火箭上的40多万个零部件来自全国1200多家单位协同攻坚,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火星探测、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等国家重点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

    ⑤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我们必须筑牢国家战略安全的基石,不断拓宽走向浩瀚宇宙的眼界,紧盯世界航天技术的最巅峰发力前行,勇攀世界航天科技高峰,谱写航天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1. (1) 以下是为这组材料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解码航天发展历程,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B .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奋力建设航天强国 C . “神舟飞天”,这些看点别错过 D .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2. (2) 以下思维导图最符合材料二论证思路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3. (3) 请你为这组材料撰写一段100字以内的导读语。
  • 4.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棵刺槐的凝视

    (沈岩)

    我是黄海边老海堤上的一棵老刺槐。

    早些年,堤下是一往无际的芦荡。枪声四起的年代,这里是乡亲们的避难地。记忆中,每当我的那些雪白芳香的花儿开了的时节,总会发生一些难忘的事……

    那是1946年,堤下窝棚里住着叫槐花的女子,带着一个小男孩。这里海风呼啸,遍地盐霜,人烟罕见,缺衣少食。那窝棚里似乎总有苦苦哀哀的声音。打从在区小队的孩子他爸回家养伤,岘花脸上才有了笑容。那天早晨,村口响起枪声,槐花把孩子藏好,搀扶着丈夫躲进芦荡。到晌午时,槐花被乡亲送回,胸口洇着一块血迹,躺在一地雪白的槐花上。下葬时,槐花脸上又落下几朵洁白的槐花。那国宇脸的汉子无声流泪许久。后来,我看着他抱着孩子渐渐远去……

    没几年,堤上插着红旗,被海风刮得哗啦啦地响,堤内的炊烟也渐渐升起。那个刚强的汉子搀着孩子回来了。他们在一地槐花的土坟前跪了好久。我听那汉子对孩子说:“槐念,我们给你妈坟边裁几棵树吧。

    从此,每年槐花开了,父子俩就来栽树。贫瘠之地,只有耐盐碱的刺槐、苦楝才能成活。年复一年,那坟周围的槐树、楝树越来越多,渐渐成了一片小树林。

    孩子也越长越高。那年,汉子又扛着一小捆树苗,领着刚穿绿军装的孩子进了林子。汉子的鬓角亦已斑白。坟前,回来,再来给你磕头栽树。”

    孩子却再也没有回来。他在一场战斗中血洒高原。汉子一夜之间头发花白。那林子里新添了一座坟,里面埋着儿子有着弹孔和血迹的军装。每年这个时候,孤独的汉子还是悄悄来栽树,默

    默坐在坟边。走时,手掌里总留有几朵槐花

    没几年,县里在这地建立海滨林场。在城里任局长的汉子成为了首任场长。没说的,这里是他的根,这里长眠着他最亲的人。

    在沙尘飞扬、盐霜泛白、飞鸟不栖的荒滩,老场长领着先遣队,修路建房,拓荒垦田。春天来了,几百人的知青队伍进场了。试栽的各类树苗也齐刷刷长出嫩芽。只是欢喜的日子没多久,盐碱烧、烈日烤,那些绿色树苗一片片叶黄枝枯。连续几个植树季节,幸存的树苗没有几株,在寒风中孤苦伶仃地摇摆。

    最艰难的日子里,老场长经常脚步沉重地走进堤下小树林,静静坐在坟边,在与亲人的灵魂无声无息的交流中,他的目光更加坚毅。

    场里新来一名林学院大学生,那脸庞让老场长看了有些心酸,真像那年去当兵的槐念。雪白的槐花又开了。老场长带着这个主持树种研究实验的小伙子一起来到这片树林扫墓,讲述当年的往事。

    开沟引水降盐,种植绿肥改碱。几度执着艰难的实验,这个海滨林场终于攻克重度盐碱地水杉育苗栽植的技术难关,拉开了大规模造林的序幕。

    半个世纪过去了。这片海滨森林像绿色的波浪向四周汹涌,成为华东面积最大的平原森林。每年春秋季节,成千上万只候鸟在这里栖息。

    森林深处,有条游客特别喜爱的绿色隧道,尽头便是老海堤的那片林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槐花飘香的时候,总有几只雪白的大鸟栖息在坟边的大树上。

    晚霞如火,白色的槐花不时无声落下几朵。白发苍苍的老人,双手握着拐杖,慈爱专注地看着从高原雪山飞来的白色大鸟……在我这棵百年老槐树的眼里,这,才是景区最美的图画!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2022年第9期)

    班里准备将这篇小说改编成微电影,参加学校艺术节展评。你作为导演,需要完成下列任务。

    1. (1) 你需要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把对小说的内容概括补充完整,让演员对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槐花为掩护丈夫而牺牲——父子俩每年都在槐花坟前栽树——

      ——————海滨林场大规模造林成功

    2. (2) 你需要对下面句子的意蕴进行分析,以帮助演员把握人物情感。

      走时,手掌里总留有几朵槐花。

    3. (3) 你需要与服装道具组商量主人公在不同时期的服装。你觉得在“汉子”“场长”“老人”三个时期,主人公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从料子、款式等方面)理由是什么?(从时代、身份等角度)
    4. (4) 你需要与编剧组探究剧情的安排。有一名编剧认为,不需要在微电影中出现那棵凝望岁月的老刺槐,直接讲故事即可。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5. (5) 你需要与艺术顾问组确定这部微电影场景的主色调。你觉得这部电影应该用哪两种颜色作为主色调?为什么?
  • 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何处望神州?”极目远眺,中原故土在哪里呢?言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 B . 叠词“悠悠”不仅暗示了时间之漫长久远,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 C . “年少万兜鍪”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的英雄气概。 D .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寄情委婉深沉,意境高远,不失为千古绝唱。
    2. (2) “生子当如孙仲谋”与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 6.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郑玄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  卢植,事扶风  马融。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请生考论图纬 ,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菜,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节选自《后汉书·郑玄传》)

    [注]①涿郡:郡名。   ②扶风:郡名。   ③图纬:专论占验术数的书。

    1. (1)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每假借于藏书家   公与乘(《曹刿论战》) B . 以是人多书假余   先帝不臣卑鄙(《出师表》) C . 乃使高业弟子传授玄   此所谓战胜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D . 十余年归乡里   久而和(《送东阳马生序》)
    2. (2) 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决乙文中的疑难词语。

      方法

      词语

      示例

      加点词的意义

      课内外迁移

      融素骄贵

      吴广素爱人

      玄因从质诸疑义

      援疑质理

      联系成语

      玄日夜寻诵

      寻根究底 耐人寻味

      查阅工具书

      因涿郡卢植

      ①于是,就。②依照,

      根据。③依靠,凭借。

      ④趁着。⑤通过,经由。

      ⑥因为。⑦沿袭。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②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

    4. (4) 宋濂把书抄写完毕后,为什么要“走送之”?
    5. (5) 逐梦前行,才得以在困难中初心不改。宋濂与郑玄在求师中都遇到了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的?请简要概括。
三、执着寻梦(6分)
  • 7. 班级开展“读书分享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 ……”《孤勇者》这首歌突然大火。“孤勇者”指身居困境,依然执着寻梦,不屈从于命运、敢于抗争的平凡的奋斗者。

    你觉得下列人物中的哪一位堪称“孤勇者”?请结合小说情节谈谈理由。

    A简·爱

    B保尔·柯察金

    C祥子

    D尼摩船长

    我选▲,理由是▲

  • 8. 请结合简·爱的人生经历与性格特点,从下面有关花的诗文中任选一句送给她,并说明理由。

    ①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苔》)

    ②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我将第句送给简·爱,理由是

四、为梦发声(50分)
  • 9. 学校将举行主题演讲活动,请你以“我的青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演讲稿。要求:⑴符合演讲稿的格式;⑵观点鲜明,内容丰富:⑶联系自身实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