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五四学制) /七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8*一棵小桃树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1...

更新时间:2023-02-05 浏览次数: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忏悔(chàn )  淅沥(xī lì)   哆嗦(duō suo)矜持(jĭn) B . 伫窗(chù)    褪尽(tuì)     执著(zhuó)  孱头(càn) C . 委琐(suǒ)    渺小(miăo)   幼稚(zhì)   恍然(huăng)     D . 花骨(gǔ)朵   马嵬(guĭ)坡   灼灼(zhuó)  颤抖(zhàn)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早晨起来,就溪溪沥沥的,我还高兴地说:“春雨贵如油,今年来得这么早!” B . 秋天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冬天,孩子自有孩子的快活,我竞将它忘却了。 C . 因为它长得太不是地方,谁也再不理会,惹人废神的倒是那些盆景儿了。 D . 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
  • 3. 下面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 , 想得一笔什么赔偿费了。  B . 诗人以匠心独运的杰出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 C . 当鼓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 D . 李望水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 , 你们就不要再问啦。
  • 4.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拟人) B . 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比喻) C . 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拟人) D .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拟人)
  • 5.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我太爱怜它吗,是我爱怜得无所谓了吗? B . 早晨起来,就淅淅沥沥的,我还高兴地说:“春雨贵如油,今年来得这么早!” C . 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 D . 爷爷是喜欢服侍花的,在我们的屋里、院里、门道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
  • 6.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 . 可怜它年纪太小了,可怜它才开了第一次花儿!我再也不忍看了,我千般万般地无奈何。(抒情) B . 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描写) C . 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议论) D . 好多年前的秋天了,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人一个桃子。(记叙)
  • 7. 下面句子中“竟”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这样宏伟的建筑,然只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B . 我真没有想到他然当面撒谎。 C . 在这深山区里有一所这么好的学校。 D . 有志者事成。
  • 8. 下列关于课文《一棵小桃树》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通过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猥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 B . 文中作者多次写自己的奶奶,其作用有二: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院子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C . 文中作者写道“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这里将人世比作大书,自己对人世的认识说成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自己的幼稚天真。 D . 文章最后一段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的美好愿望。
  • 9. 生活中的语文。

    一幅奇妙的对联

        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去郊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郑板桥读后,掉头就往自己家里跑。不一会儿,他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走进那户人家。只见屋里的人缺吃少穿,愁眉苦脸,送来的粮食、衣物正好救了他们的急,一家老小十分感激郑板桥。

        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却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了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聪明的小读者,从这副对联里你能看出什么?如果说这副对联是一个谜语,打一个成语,你能猜出这个成语是什么吗?

二、阅读理解
  • 10. (2022七下·南宁期末) 现代文阅读

    一棵小桃树(节选)

    贾平凹

    ①好多年前的秋天了,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人一个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仙桃’;含着桃核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都认真起来,全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想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蓄着我的梦。

    …………

    ②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奶奶也去世了,真是祸不单行。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家里人等我不及,奶奶已经下葬了。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这些年来,它是怎么长上来的呢?爷爷的花事早不弄了,一摞一摞的花盆堆在墙根,它却长着!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他们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漂异乡,又漠漠忘却了呢?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③如今,它开了花,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不见繁,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我曾去看过终南山下的夹竹桃花,也去领略过马嵬坡前的水蜜桃花,那花儿开得火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

    ④花幸好并没有立即谢去,就那么一树,孤孤地开在墙角。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

    ⑤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

    ⑥雨却这么大地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我只说有了这场春雨,花儿会开得更艳,香味会蓄得更浓,谁知它却这么命薄,受不得这么大的福分,受不得这么多的洗礼,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我的奶奶。

    ⑦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⑧我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了。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

    1. (1) 作者写作本文时运用了两条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2. (2) 说说第⑦段中“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 (3) 第⑦段中的“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一句极富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 (4) 选文最后一段语言亲切自然,感染力强,是因为其运用了第几人称来写?整个段落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起什么作用?
  •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丑石

    贾平凹

    ①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②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③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④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⑤人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⑥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⑦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⑧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⑨“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⑩“真的,是太丑了。”

    ⑪“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⑫“以丑为美?”

    ⑬"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⑭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⑮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 (1) 本文“丑石”的“丑”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 (2) “我们”对丑石的情感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请从文中选出或者概括出能体现这种变化的四个词。
    3. (3) 请阐释文中天文学家说这块石头“以丑为美”的意思。
    4. (4) 本文在写法上主要有两个特点,请你指出其中一个,并分析说明其好处。
    5. (5) 本文作者通过写自己家乡门前的一块丑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综合运用
  • 12. 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籍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

  • 13.

    阅读下面漫画,回答问题。

    1. (1) 请你根据漫画内容,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2. (2) 假如你在生活当中也看到了这种现象,请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阻他们。(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