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1.1 种群的数量...

更新时间:2023-02-03 浏览次数: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二上·白山期末) 随着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放开,某些地区的人口数量有所增长,下列有关人口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 B . 人口种群具有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 C . 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反映了该地人口密度的大小 D . 年龄结构较稳定的人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差较小
  • 2. (2022高二上·深圳期末) 下图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为死亡率,乙为出生率 B .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 . 丁为年龄结构,每种类型中都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D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总是随着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 3. (2021高三上·黑龙江期末) 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中甲为出生率,乙为死亡率 B .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 . 丁为年龄组成,可用于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D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必须用标志重捕法
  • 4. (2021高三上·黑龙江期末)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 B . 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滴加在盖玻片的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C . 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D . 将M只鹿标记,重新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 5. (2022高二上·辽阳期末) 随着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放开,某些地区的人口数量有所增长。下列有关人口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 B . 人口种群具有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 C . 年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人口种群数量的变化 D . 年龄结构较稳定的人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差较小
  • 6. (2022高二上·长春期末)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B . 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死亡率 C .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D . 某湖泊每立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是这个鲫鱼种群的种群密度
  • 7. (2021高三上·密山月考)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种群性别比例的改变不能降低出生率 B . 增长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数量一定将增长 C . 动物的出生率与性成熟的早晚无关 D . 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由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决定
  • 8. (2021高二上·洮南月考)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生育政策,从种群特征来看,该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的是(   )
    A . 年龄结构 B . 出生率 C . 死亡率 D . 性比率
  • 9. (2021高三上·浙江月考)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食物的生产也是有限的,因此地球上的人口不能无止境地增长下去,需要通过控制使人口数量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就需要人类保持(   )
    A . 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B . 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C . 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D . 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 10. (2021高二上·佛山月考) 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 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B . 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C . 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 . 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 11. (2021高二上·佛山月考) 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B .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C . 春运期间,北京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 D .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⑤
  • 12. (2021高二上·南关期中) 下图是三种种群的年龄组成示意图,能正确反映三种种群密度增加速率的顺序是( )

    A . ①<③<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② D . ①>②>③
  • 13. (2021·长春模拟) 某地区由于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第二年,该地区蝗虫的种那每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合理的解释是(   )
    A . 出生率下降 B . 死亡率上升 C . 迁入率下降 D . 迁出率上升
  • 14. (2021高三上·长春月考) 某地区由于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第二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解释合理的是(  )
    A . 出生率下降 B . 死亡率上升 C . 迁入率下降 D . 迁出率上升
  • 15. (2021高二下·衢州期末) “朝生暮死”的蜉蝣,其成虫不进食,寿命短,一般只活几小时至数天。下列能够表示蜉蝣在繁殖季节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的是(  )
    A . B . C . D .
  • 16. (2021高二下·吉安期末) 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下列关于这两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样方法调查的种群密度数值应为整数 B . 集群分布的跳蝻不宜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 . 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脱落,则所得结果大于实际数值 D . 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越大越好
  • 17. (2021高一下·郑州期末)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 )
    A . 种群密度 B . 年龄组成 C . 性别比例 D . 出生率和死亡率
  • 18. (2021高一下·郑州期末) 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A . 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 B . 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鲢鱼数量 C . 学校草坪上单位面积内的开花蒲公英数量 D . 一个农贸市场单位面积内的大白菜数量
  • 19. (2021高二下·明光期末) 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经标记后个体未在原地释放可引起调查数值偏小 B . 黑光灯诱捕法、样方法都属于调查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 C . 种群密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目测估计法和记名计算法 D . 调查乔木类行道树上昆虫卵的种群密度适合使用五点取样法
  • 20. (2021高二下·自贡开学考) 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 . 某地区每年新增人口的个体数 B . 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C . 某地区每平方米草地中某种杂草的数量 D . 某河流中每平方米鱼类的数量
二、综合题
  • 21. (2019高二上·长春期中) 如图表示种群的年龄组成,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A表示型,B表示型,C表示衰退型。(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
    2. (2) A的年龄组成特征是
    3. (3) B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
    4. (4) C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
  • 22. (2021高二上·嫩江期末) 研究机构对某草原的野兔进行了调查,下表表示通过某种方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项目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1. (1)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 , 则该草原野兔的种群密度为。若一部分被标记的野兔被狼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该调查方法称为法。
    2. (2) 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 23. (2017高二上·郑州开学考)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 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 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 1,小于 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研究表明:该鱼在 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 3 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2. (2) 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该方法常用于调查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 (3) 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24. (2015高二上·神木开学考) 回答有关种群和群落问题:
    1. (1) 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2. (2) 若某种群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aa个体占6%,则A基因的频率为
    3. (3) 沙丘上惊现一片绿洲,是群落演替.
    4. (4) 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该种群数量为.若捕获一次之后,老鼠的警惕性提高,第二次捕获有标记的难度加大,那么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
    5. (5)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黄雀、螳螂和蝉的关系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