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五四学制)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4 古代诗歌三首 /寒食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寒食)...

更新时间:2023-02-06 浏览次数:6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运用。
  • 1. 《寒食》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 宋朝 B . 东汉 C . 元朝 D . 唐朝
  • 2. 《十五夜望月》中其意境与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最相近的是(   )
    A . 中庭地白树栖鸦 B . 冷露无声湿桂花 C . 今夜月明人尽望 D . 不知秋思落谁家
  • 3.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哪个神话传说(   )
    A . 精卫填海 B . 牛郎织女 C . 后羿射日 D . 女娲造人
  • 4. 看拼音写汉字。

    kū  qì

    wánɡ  hóu

    wén zhānɡ

    wū yā

    yínɡ yínɡ

    mò mò hán  qínɡ

    qī  xī

     

     
  • 5. 选择错误的读音。
    1. (1) 中庭 / 地白 / 树(xī  qī)(yā  yá)
    2. (2) (lěn  lěng)(lù  lòu)无声 / 湿桂花。
    3. (3) 今夜 / 月明 / 人(jìn  jìng)望,
    4. (4) 不知 / 秋(shī  sī)/ 落谁家。
  • 6. 比一比,组一组。

            脉        鸦        栖

            泳        雅        晒

  • 7. 给“章”选择正确的解释。

    A.歌曲诗文的段落    B.条目,章程    C.花纹    D.条理

    1. (1) 终日不成章。(
    2. (2) 我们不能断章取义。(
    3. (3) 妹妹的书桌上杂乱无章。(
    4. (4) 爸爸跟我约法三章,不让我到处乱跑。(
  • 8. 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 (1) 札札弄机杼    
    2. (2) 泣涕如雨  
    3. (3) 中庭地白树栖鸦
    4. (4) 不知秋思落谁家?
  • 9. 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 (1)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
    2. (2) 《寒食》一诗中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寒食时节长安的明媚春光的诗句是
    3. (3) 《十五夜望月》的第一联中能照应题目“望月”的景物是,通过听觉觉察到的景物是
二、古诗鉴赏,完成练习。
  • 10. 课内古诗

    十五夜望月

    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1. (1) 将古诗补充完整。
    2. (2) 本诗写的是(季节)的景色,我们可以从等处看出来。
    3. (3) 诗的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但是我们可以从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写出了景物的特点。
    4. (4) 你认为哪句诗与“不知秋思落谁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
      A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B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11. 课外古诗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 (1) 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的特点,从文中的“”可以看出来。为了突出这一特点,诗人描写了,写出了山村自然和谐优美的景致。
    2. (2) 用自己话说说第三、四句诗的意思。
    3. (3) 全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4) 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