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人教版生物学一轮基础复习测试一 生物和生物圈

更新时间:2023-01-14 浏览次数:207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二、填空题(共5题,共30分)
  • 26. (2022七上·庐江期中)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词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1. (1) 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能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2. (2) 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反映了生物具有的特性。
    3. (3) 成蛙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4. (4) 除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 27. (2021七上·芜湖期中) 下表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生物种类的调查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调查人:李明  观察地点:校园  观察时间:9月5日 天气状况:晴朗

    生物名称

    雪松

    柳树

    麻雀

    睡莲

    蜘蛛

    苍蝇

    数量

    10株

    7株

    3只

    很多

    很多

    2只

    5只

    生活环境

    操场

    教学楼前

    草坪

    草坪上

    水池

    围墙

    垃圾箱旁

    1. (1)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还要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进行统计。
    2. (2) 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可以按照特点,将生物归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也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还可以按照,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等。
    3. (3) 如果按照形态结构来划分,上表中可与雪松归为一类的生物有
  • 28. (2022七上·临渭期中) 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眼镜猴、长臂猿等动物主要分布在生态系统中,该生态系统为这些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
    2. (2) 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地区,动植物种类较少,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3. (3) 喜马拉雅山低处是郁郁葱葱的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升高,常绿阔叶树逐渐减少,直至消失,针叶树则逐渐增加;5300米以上为高山寒漠带;更高处为高山永久积雪带。上述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受海拔高度的影响而造成不同引起的。
    4. (4) 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洪、降解污染等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
    5. (5) 南美洲亚马孙平原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热带雨林(填“属于”或“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
  • 29. (2022七上·永吉期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是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描写的身边的生物世界,请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1. (1) 在百草园中说到的动物有:
    2. (2) 黄蜂的体色与菜花的颜色相似,这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3. (3) 在“树→蝉→云雀”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云雀和蝉之间是关系。
    4. (4) 在此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除了有动物和植物之外,还应该有,它们作为生态系统的
    1. (1)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水圈的,岩石圈的
    2. (2)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3. (3) 有地球之肺之称的是生态系统
    4. (4) 生产者主要是
    5. (5) 使物像清晰应该调准焦螺旋。
三、实验探究题(共7分)
  • 31. (2022七上·乾安期中) 鼠妇似乎总是在阴暗的角落生活,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很少看见,那么光照条件是否影响鼠妇的分布呢?为了验证光是否影响鼠妇的分布,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步骤1:在铁盘内撒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分为A、B两区盖上纸板和玻璃板。(如图)

    步骤2: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A、B两区的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 静置2分钟。

    步骤3:每分钟统计一次鼠妇的分布情况,统计8次,并记录结果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8

    A区(只)

    5

    6

    7

    6

    8

    9

    10

    10

    B区(只)

    5

    4

    3

    4

    2

    1

    0

    0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实验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请再写出两个影响鼠妇的非生物因素:
    2. (2) 一组对照实验中的变量只能是1个,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3. (3) 这个实验(填可以或不可以)只用一只鼠妇。
    4. (4) 做完实验后,应该把鼠妇____。(填字母)A.扔到教室外
      A . 放回到适宜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B . 喂给其他动物吃
四、读图理解题(共2题,共13分)
  • 32. (2022七上·甘井子期末) 生态系统有“生命之网”之称,在这里生物与环境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图示意了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所示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请写出一条和蛇有关的食物链
    2. (2) 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草属于生产者,鹰属于者。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
    3. (3) 若图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会引起的数量也会减少,但一般不会无限制的减少下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4. (4) 若该草原生态系统使用某种难以分解的农药,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农药最少的生物是。在南极企鹅等动物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该农药,理由是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 33. (2022七上·临渭期中) 下图1是一个小生态瓶,瓶中装有水草、小鱼、河水和泥沙等,图2是生态瓶中不同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A、B、C代表不同的生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1所示生态瓶(填“能”或“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 (2) 生态瓶中所有生物生活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3. (3) 图2中,A能制造有机物,表示的成分是;C能将A和B遗体或排出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植物重新利用,C代表的成分是
    4. (4) 若想让该生态瓶中小鱼的存活时间更长,应将其放在(填“有光”或“无光”)处,且保证温度适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