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统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3-01-29 浏览次数:10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定“长度”为基本物理量,它对应的基本单位是(  )
    A . B . C . 千米 D . 英尺
  • 2. 高速公路上常设有区间测速装置,区间测速的原理是在同一路段上布设前后两个监控点,通过测出车辆经过这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速度。小周驾驶电动汽车从绍兴开往杭州,行驶54km用时1小时,途径高速公路某路段时,区间测速显示牌显示他的车速为110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54km”指的是位移 B . “1小时”指的是时刻 C . “11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D . 研究电动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时不能把汽车看成质点
  • 3. 如图所示是中国科学院建造的微重力落塔,它的高度为116m,落舱系统的微重力时间可达3.5s,微重力水平可达到量级。物体在落舱系统中下落时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如果羽毛和铁球在落舱系统中同时从相同高度下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羽毛先下落到落舱系统底部 B . 铁球先下落到落舱系统底部 C . 羽毛和铁球同时下落到落舱系统底部 D . 钢球落到落舱系统底部时的速度远大于羽毛的速度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细直棒的重心一定在棒的中点 B . 两物体间如果有弹力作用,就一定存在摩擦力 C . 动摩擦因数跟滑动摩擦力成正比,跟支持力成反比 D . 有的弹簧“硬”,有的弹簧“软”,“硬”、“软”指的是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同
  • 5. 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悬停在月面上方一定高度,之后关闭发动机,以1.6m/s2加速度下落,经过2.25s到达月球表面,此时探测器的速度为(  )
    A . 4.05m/s B . 3.6m/s C . 1.8m/s D . 0.9m/s
  • 6. 如图所示是同一底片上相隔相同时间多次曝光“拍摄”的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的照片。关于小球向上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球运动得越来越快 B . 小球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 C . 小球受到的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D . 在相同曝光时间内,小球的平均速度越来越大
  • 7.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下降到距地面一定高度时,返回舱还有较大的速度,为了保证宇航员的安全,返回舱的四台缓冲发动机向下喷气,使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的速度为0。关于返回舱的减速直线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返回舱处于失重状态 B . 返回舱的惯性越来越大 C . 返回舱受到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D . 返回舱受到重力、空气阻力两个力的作用
  • 8. 如图所示,某辆运输沙土的自卸车通过抬高靠近驾驶室一端的车斗来直接倾倒沙土,在沙土滑动前,随着车斗倾角的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沙土对汽车的压力减小,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B . 沙土对汽车的压力减小,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C . 沙土对汽车的压力增大,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D . 沙土对汽车的压力增大,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 9. 钢球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速度为30m/s,重力加速度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钢球下落的高度为90m B . 钢球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C . 钢球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为25m D . 钢球从第1s末到第3s初速度增加了20m/s
  • 10. 如图所示,墙角上有A、B、C、D四个点,一只蜘蛛通过AO和BO两根蛛丝将自己悬挂在结点O休息,其中虚线OD沿竖直方向,蛛丝AO水平,蛛丝B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蜘蛛的重力为G。某时刻蛛丝AO由于某个原因突然断裂,它需要在墙上ACD之间选一点E重新拉一根蛛丝EO,最后蜘蛛重新挂在O点休息并保持O点位置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蛛丝BO拉力的最小值为0.5G B . 蛛丝BO拉力的最大值为2G C . 蛛丝EO拉力的最大值为2G D . 蛛丝EO拉力的最小值为0.5G
二、多选题
  •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牛顿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 .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动力学的第一条定律:惯性定律 D . 笛卡尔认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 12. 2022年9月25日6时5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试验十四号和试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卫星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 . 火箭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 C . 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空气,火箭虽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D . 火箭喷出的气体对周围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 13. 如图甲所示,一只小猫饭后来到池塘边散步,之前停留在池塘边的一条小鱼看到小猫后,从静止快速沿直线游离池塘边缘,全过程中小鱼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关于小鱼的整个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t4内小鱼的位移最小 B . t4时刻小鱼受到的合力为0 C . 在t4~t5内,小鱼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 D . 小鱼在0~t1内的加速度方向与t3~t5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 14. 如图所示一辆运输集装箱的卡车开上倾角为的斜面,箱子的顶部用细线挂了一个小球,某个时刻悬挂小球的细线与虚线的夹角为(虚线垂直与车厢底面),关于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卡车匀速开上斜坡,则 B . 若卡车匀减速开上斜坡,则 C . 若卡车匀加速开上斜坡,则卡车的加速度为 D . 若卡车匀加速开上斜坡,则卡车的加速度为
三、实验题
  • 15.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

    1. (1) 某同学准备了方木板一块、白纸、图钉、弹簧测力计(两个)、细绳套(两个),三角板一副、量角器、刻度尺、铅笔,其中缺少的一个器材是
    2. (2) 如图甲所示,图中表示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一个弹簧秤测得的合力是。(选填F或F')
    3. (3) 如图乙是某次实验中小李、小张、小王三位同学通过两块三角板推平行四边形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__
      A . 小李同学固定b三角板,移动a三角板 B . 小张同学固定a三角板,移动b三角板 C . 小王同学固定b三角板,移动a三角板
    4. (4) 在某次实验中测得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 两个分力的夹角为70°,该同学通过作图测得的合力可能是_________
      A . 2.90N B . 2.50N C . 3.50N
  • 16.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 (1) 图1所示的计时器所用的电压为(选填“交流220V”和“交流8V”)

    2. (2) 某位同学在某次实验中使用频率为50Hz的打点计时器,获得的纸带如图2所示,其中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根据纸带可以求得打点计时器在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保留两位小数)。

    3. (3) 在某次实验中该同学通过控制小车质量不变,改变重物质量,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通过实验获得多组数据,作出a-F图像如图3中实线所示,虚线为原点处实线的切线。随着F增大,a与F不成正比的原因是:

四、解答题
  • 17. 如图所示,平直公路上甲乙两辆相同汽车在相邻车道上相向而行,两车头相距240m时,甲车以的速度向右匀速行驶,乙车以某一速度向左匀减速行驶。

    1. (1) 若甲车行驶10s时与乙车刚刚发生交会,求从两车相距240m到交会时,求乙车行驶的距离;
    2. (2) 若甲车行驶10s时与乙车刚刚发生交会,若交会时乙车速度为 , 求乙车的初速度
    3. (3) 若乙车的初速度 ,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 求从两车相距240m到交会时,甲车行驶的时间。
  • 18.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长方体形空铁箱在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匀加速运动,铁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这时铁箱内一质量为的木块恰好能静止在铁箱后壁上,木块与铁箱内壁的动摩擦因数为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1. (1) 求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2. (2) 求木块的加速度;
    3. (3) 求拉力F的大小。
  • 19. 如图所示,一只质量为m的蚂蚁从碗底沿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壁向上缓慢爬行,若蚂蚁与碗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1. (1) 当蚂蚁爬到和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30°的位置时,求它受到的摩擦力;
    2. (2) 当蚂蚁爬到和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45°的位置时,求碗对它的作用力;
    3. (3) 求蚂蚁能爬到距碗底的最大高度。
  • 20. 小王同学周末参加滑草活动,滑道由倾角为37°的斜面道AB(动摩擦因数为μ1= 0.25),和水平道BE(动摩擦因数为μ2)组成,B点平滑连接,滑道上的B、C、D点边上插着彩旗,其中BC = 18m,CD = 14m。现小王从A点静止下滑,经过B、C两面彩旗和C、D两面彩旗的时间相等,小王最终停在水平滑道上,小王可视为质点,已知刚滑动到B点的速度为20m/s,重力加速度为g = 10m/s2 , sin37° = 0.6,cos37° = 0.8。

    1. (1) 求小王在斜面AB上运动时的加速度;
    2. (2) 求斜面AB长度;
    3. (3) 求水平滑道的动摩擦因数μ2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