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

更新时间:2023-01-31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说明了我国(   )
      A . 邻国众多 B . 海岸线曲折 C . 岛屿众多 D . 疆域辽阔
    2. (2)  “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
      A . 大部分位于低纬度,终年炎热 B .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北跨纬度广 C . 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D . 跨寒、温、热三带,光热条件好
  • 2. “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下列关于此政策实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会大大加快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B . 主要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C . 会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D . 可有效提升我国人口的素质
  • 3. 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下列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发电的是(   )
    A . 水电站(水能) B . 火电站(煤炭) C . 风力发电站(风能) D . 太阳能电站(太阳能)
  • 4. 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水土资源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南方水资源不足,耕地资源丰富 B . 北方耕地资源不足,水资源丰富 C . 我国水资源北少南多,土地资源北多南少 D . 我国水资源北多南少,土地资源北少南多
  • 5. 中国自然灾害频发,下列对自然灾害的描述,错误的(   )
    A . 地震是可以提前几天预测的,并做好人员疏散 B . 滑坡、泥石流﹑地震均属于地质灾害 C . 干旱、洪涝﹑寒潮均属于气象灾害 D . 泥石流发生时,要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两侧的山坡上跑
  • 6. (2022八上·兴化期中)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歌词中的西北风和东南风反映了我国的哪种气候特征(   )
    A . 气候复杂多样 B . 季风气候显著 C . 大陆性特征明显 D . 南北温差大
  • 7.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左图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右图为我国某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 . 北京市 B . 广东省 C . 吉林省 D . 西藏自治区
    2. (2)  右图所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
      A . 内蒙古 B . C . D .
  • 8.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系统第55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该系统的研制属于(   )
    A . 农业 B . 服务业 C . 交通运输业 D . 高新技术产业
  • 9.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   )
      A . 华北和西北 B . 东北和西北 C . 西北和青藏 D . 华北和青藏
    2. (2)  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东线途径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B . 东线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 C . 中线从丹江口水库引水 D . 西线方案是为了缓解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3. (3)  目前,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上分配不均(夏汛冬枯)的工程措施是(   )
      A . 提高水价 B . 跨流域调水 C . 兴修水库 D . 海水淡化
  • 10. (2020·昆明) 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科技兴农手段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利用无土栽培、生物育种、节水灌溉,发展生态农业 B .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的可视化远程诊断、控制、预警等智能管理 C . 智能机械代替人的农业劳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D .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最大限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 11. “风吹草低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撒,蒙古包像雪莲花”及“一年四季绿树长青,水田稻花正飘香”。两段语句描述的两个地区分别是(   )
    A .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B . 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C . 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 .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 12. (2017·德州)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列农业生产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 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B . 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C . 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 13.  读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①地是(   )
      A . 内蒙古牧区 B . 新疆牧区 C . 青海牧区 D . 西藏牧区
    2. (2)  影响我国农业东西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气温 B . 降水 C . 地形 D . 矿产资源
  • 14. (2022·牡丹江) 2021年我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为84.9%,水环境各项指标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下列行为有利于改善地表水水质的是(     )
    A .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B . 家庭过量使用清洁剂 C . 加大农药、化肥使用 D . 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湖
  • 15. 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本次地球日的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的是(   )
    A . 绿色出行 B . 节约用纸 C . 滥砍滥伐 D . 变废为宝
二、解答题
  • 16. 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工业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

    1. (1) 图中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在地区(沿海或内陆),反映出这些地区具有交通、市场、技术、政策等方面的优势。
    2. (2) 图中A与B工业基地环绕着我国海分布,与C和D代表的工业基地相比,它们最大优势是资源丰富。
    3. (3) C工业基地是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通过(河流)可以联系广大内陆地区。位于该河流最大支流汉江与干流的交汇处的重要港口城市M是
    4. (4) 连接B和D两个工业基地的主要铁路干线是(   )。
      A . 京沪线 B . 京广线 C . 青藏线 D . 京哈线
  • 17.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我们的家乡吉林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填字母),它是地区。
    2. (2) 与淮河共同组成B、C两区域地理分界线的山脉②是
    3. (3) 在四大地理区域中,C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4. (4) A、D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其中①代表的山脉是山脉,该山脉还是我国地势第级和第级阶梯分界线。
  • 18.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国庆节期间,来自新疆的玛依、西藏的阿姆和广东省的小芳,受吉林省朋友哈丽之邀,来吉林游玩。材料图1示意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2示意中国气候类型分布。

    1. (1) 阿姆的家乡主要是气候,他家乡所在地区形成我国夏季最低温的主要原因
    2. (2) 哈丽的家乡所在的地形区是,这里是有着“耕地中的大熊猫”之称的黑土地,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
    3. (3) 玛依的家乡,是少数民族族的集中分布区,这里有我国降水最的地方——托克逊。
    4. (4) 小芳北上去找哈丽,选择最经济实惠的交通方式是(铁路/航空)运输。
    5. (5) 两人见面后,小芳为哈丽带来了特产蔗糖,制糖作物是,小芳说她的家乡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哈丽说她的家乡农作物只能一年熟。
  • 19. 长春市某中学初二学生以长江、黄河为例,探究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关系。读长江干流纵剖面图、黄河干流纵剖面图、黄河和长江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面问题。

    1. (1) 古有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形容黄河,今有歌词“你从雪山走来……”赞美长江,说明长江、黄河的源头地势都很高,两河均发源于(地形区名称)。
    2. (2) 长江与黄河的上游的落差都较(大/小)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为沿岸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电力。
    3. (3) 长江、黄河的下游都形成了(地形类型),这种现象表明河流对地形有塑造作用。
    4. (4) 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我国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因此长江、黄河的汛期都集中出现在季。
    5. (5) 黄河中游河段含沙量大,原因是中游流经(地形区),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河里大量泥沙在下游平原地区堆积,人们为防止(洪涝/干旱)灾害发生,被迫不断加高两岸堤坝,因而形成“地上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