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一〇八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3-02-13 浏览次数:5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 (2021·无锡)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初二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墙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的栏目是(   )
    A . 甲午英烈 B . 农民领袖 C . 禁毒先驱 D . 变法志士
  • 2. (2021八上·中山期中) 《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1857 年5月9日)中说到:“ 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的道路。”据此,可以判断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 鸦片战争中割占香港岛,建立了据点 B . 广东水师搜查商船“亚罗号” C .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 . 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被处死
  • 3. 长春市某初中正在举行历史知识抢答赛,某题的提示信息为:“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此题的答案应是(   )
    A . 义和团运动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李自成起义 D . 陈胜、吴广起义
  • 4. 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 .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C . 创建福建、广东、南洋等海军 D . 由李鸿章等官员发起
  • 5. (2021八上·石城月考) 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人悲愤是因为清政府签订了(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6. (2020·无锡)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以谭嗣同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缘于他们参与了(   )
    A . 百日维新 B . 义和团运动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 7. (2021·鄂州)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100多年前的“庚子赔款”就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座大山。与“庚子赔款”相关的那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  )
    A .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 .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D .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 8. (2021·陕西)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大会上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
    A . 变法救国 B . 民主科学 C . 三民主义 D . 扶清灭洋
  • 9. (2021·紫金四模) 吴玉章在《辛亥革命亲历记》中提到:“辛亥革命的胜利,也使五四运动不可避免。因为人民在经过了这样一次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后,精神上和思想上获得了相当大的解放……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的革命理论。”以上材料论述的是(   )
    A . 辛亥革命的背景 B . 辛亥革命的经过   C . 辛亥革命的特点 D . 辛亥革命的影响
  • 10. (2021·岳阳)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如果要你为这本杂志添加出版年代,按照当时中国的纪年法,正确的是(   )
    A . 民国三年 B . 民国四年 C . 民国1915年 D . 公元1915年
  • 11. (2021·邵阳) 梁启超说: “帝制议起,国人劫于淫威”“云贵首义之中心人物蔡将军者锷”。材料表明梁启超高度赞扬蔡锷组织护国军,讨伐(   )
    A . 袁世凯 B . 张勋 C . 段祺瑞 D . 溥仪
  • 12. 胡适曾提出“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由此可知他主张(   )
    A . 实业救国 B . 扶清灭洋 C . 提倡科学 D . 提倡新文学
  • 13. 20世纪初期《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戳而不可以低头!”该材料最能体现(   )
    A . 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性 B . 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 C . 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决性 D .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 14. (2021·雅安) 中共一大的代表中,“年龄最长的四十五岁,最轻的十九岁,平均二十八岁。这些年轻人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创立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中共一大上“这些年轻人”提出的奋斗目标是(   )
    A . 推翻帝国主义 B . 打倒军阀 C . 组织工人运动 D . 实现共产主义
  • 15. (2021·贵港)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度携手共度难关。假如你穿越到1924年,可能看到孙中山、蒋介石和周恩来在商量筹建(   )
    A . 京师同文馆 B . 福州船政学堂 C . 京师大学堂. D . 黄埔军校
  • 16. (2021·德阳)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这次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确立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制度。这次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八七会议 C . 古田会议 D . 遵义会议
  • 17. (2021·南京) “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中国革命的新任务而在西北会师,这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材料评述的是(    )
    A .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 . 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 C . 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D . 刘邓大军的千里跃进
  • 18. (2021·鄂州) 这一事件“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这一事件是(  )
    A . 南昌起义 B . 井冈山会师 C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 . 一二•九运动
  • 19. (2021·泸县) 朱汉国在《明确“十四年抗战”有重要意义》一文中指出:从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前六年是局部抗战,后八年是全国性抗战。其中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转折性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中共七大
  • 20. (2021·广安)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胜利并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的战役是(   )
    A . 淞沪会战 B . 武汉会战 C .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 百团大战
  • 21. 某同学在班级开展的抗日名将故事会上,讲述了彭德怀的抗日事迹。他讲述的故事可能是(   )
    A . 台儿庄战役 B . 百团大战 C . 平型关大捷 D . 武汉会战
  • 22. (2021·襄阳) 襄阳乃兵家重地,曾是抵御日寇的一方热土,在枣宜会战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是(  )
    A . 张自忠 B . 左权 C . 赵登禹 D . 杨靖宇
  • 23. 毛泽东曾称赞他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北平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的榜样。他是(   )
    A . 张学良 B . 李宗仁 C . 傅作义 D . 杨虎城
  • 24. 近代以来,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曲折又缓慢。主张实业救国,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
    A . 周学熙 B . 张謇 C . 严复 D . 侯德榜
  • 25. 近代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细雨。与前者相比,后者没有留下那么多的伤痛和敌意,但风吹雨打下却浸泡了千家万户。”下列哪些内容属于近代中国被西方文明“浸泡”后所产生的(   )

    ①穿西装    ②行跪拜礼    ③剪发辫    ④废缠足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题,35分)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殇】

    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探索】

    材料二: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叶,现代科技通过各种方式从欧洲、北美向世界其他地方传播。中国受西学影响,……1862年在北京开设同文馆,聘请西人教授西文,并翻译西文书籍;……1898年批准兴办京师大学堂,开启了中围现代科学教育的大门。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在领导红军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艰难的探索,到1930年上半年,逐步解决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人教版九上《历史与社会》

    【觉醒】

    材料四:

     

    图一天安门                                       图二浙江嘉兴南湖

    【解放】

    材料五:我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计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败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

    ——毛泽东

    材料六: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朱德

    1. (1) 中国“走入了近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哪些条约“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2. (2) 材料二中“开设同文馆”“兴办京师大学堂”分别是中国近代哪两次运动中的具体措施?分别列举这两次运动的代表人物各两位。
    3. (3) 写出材料三中“中国革命的道路”的具体内容,并指出中国共产党走上这条道路的开始标志。
    4. (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与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5. (5) 甲午中日战争和1931~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都是日本蓄意挑起的侵华战争,前者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后者以中华民族的胜利而结束。两相比较,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6. (6) 全国抗战爆发后,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请列举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7. (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重要军事行动是什么。这场战争的战略决战是哪三大战役?
  • 27. 根据下列图示中的内容,撰写历史短文。

    要求:(1)以“党的重要会议”为题。
    (2)写出材料中反映出的五个重要会议以及影响或者内容,并写出你对中共领导的中国革命历程有哪些感悟。
    (3)史实准确,表述成文,字数18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