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吉林二十三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01-29 浏览次数:5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30分)
二、问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
  • 16. 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 (1) 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一位)——
    2. (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
    3. (3) 东汉时改进了造纸术——
    4. (4)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南北朝科学家——
    5. (5) 书法艺术上有杰出成就,被誉为“书圣”——
  • 17. 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著作。
    1. (1) 道家的经典著作——
    2. (2)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 (3) “医圣”张仲景所著,总结发展了中医学理论——
    4. (4)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 18. 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战役。
    1. (1) 周武王灭亡商朝的决定性战役——
    2. (2) 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
    3. (3)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4. (4)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 (5) 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成语都相关的战役——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小题,共42分)
  •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材料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 (1) 材料一中的“皇帝”是指谁?请根据材料概括他的功绩。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事件?
    3. (3) 材料三表明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这一建议对儒学地位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汉武雄图载史篇”。请写出汉武帝在加强汉与西域关系上的一例史实。
  • 20. 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的A、B代表三国时期哪两个政权?
    2. (2) A、B的建立者分别是谁?
    3. (3) 请写出B国与今台湾地区加强联系的一项史实。
  • 21. 治国方略对一个国家和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1) 【古今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春秋时期,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为“以德治国”这一理念提供了思想来源?请写出一例西汉王朝因重视“德治”而出现的治世名称。

    2. (2) 战国时期提出“法治”思想的代表是谁?成功运用这一治国思想的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3. (3) 【治国方略】

      图1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

    4. (4) 图2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其中御史大夫掌管什么事务?
    5. (5) 示意图显示,秦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有什么影响?
    6. (6) 【民族关系】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哪一行政机构,使今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

    7. (7) 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始终。请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学习汉族文化的一项措施,并指出孝文帝改革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