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12月...

更新时间:2023-01-10 浏览次数:4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基本单位的是(  )
    A . N B . A C . m D . J
  • 2.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B . 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C .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时没有惯性 D .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有惯性,做变速直线运动时没有惯性
  • 3. 质量为m=1kg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大小分别是3N和4N,则其加速度大小的范围是(  )
    A . 3m/s2≤a≤4m/s2 B . 1m/s2≤a≤2m/s2 C . 1m/s2≤a≤7m/s2 D . 4m/s2≤a≤5m/s2
  • 4. 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内,王亚平轻推了核心舱墙壁后向后退去,此时(  )
    A . 王亚平先对墙有作用力,墙后对王亚平有作用力 B . 王亚平对墙的作用力大于墙对王亚平的作用力 C . 王亚平对墙的作用力和墙对王亚平的作用力为一对平衡力 D . 王亚平对墙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墙对王亚平的作用力
  • 5. 如图所示,重为5N的书本被20N的水平力F压在竖直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则书本所受静摩擦力()

    A . 大小为5N B . 大小为20N C . 方向竖直向下 D . 方向水平向右
  • 6. 发生交通事故进行事故分析的时候,刹车线的长度是重要的分析指标之一、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的长度为12m,假设汽车的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g取10m/s2),则汽车刹车开始时的速度大小为()
    A . 6m/s B . 12m/s C . 16m/s D . 20m/s
  • 7. 如下图所示,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A,B的质量均为m,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C匀速下滑,则(  )

    A . A,B间没有静摩擦力 B . A受到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C . A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D . 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
  • 8. 如图所示,体重为500N的小明站在放置于电梯底部的体重计上。某时刻体重计的示数为600N,此时(  )

    A . 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处于超重状态 B . 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处于超重状态 C . 电梯可能向下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 D . 电梯可能向上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
  • 9. 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斜向右上的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 , A到B和B到C的时间分别为 ,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 取 , 则力F的大小为()

    A . B . C . D .
  • 10. (2022高三上·烟台期末) 如图甲所示,质量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的物块,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设木板足够长,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力F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取 , 则下面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物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二、实验题
  • 11.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端带有绳套。先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用一个弹簧秤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点。

    1. (1) 用一个弹簧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达到O点,弹簧称的示数N。
    2. (2) 做实验时,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画出如图2所示,其中O处为节点位置。图中的两力中,方向一定沿橡皮筋方向的是
    3. (3) 大小相等,方向略有偏差,如果此偏差仅由引起,则原因是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填“大”或“小”)或的夹角比真实夹角偏(填“大”或“小”)。
    4. (4)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 . 理想实验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 12. 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时,采用如图所示的一端带定滑轮的长木板实验装置,让重物通过轻绳拖动小车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小车质量用M表示,重物质量用m表示,加速度用a表示。

    1. (1) 实验时需要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这样做是为了消除的影响,使小车所受合外力F等于绳对小车的拉力。在进行小车在长木板上匀速滑下的调整时,小车后面的纸带(选填“要”或“不要”)同时连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
    2. (2) 实验中由于绳对小车的拉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物的重力,会给实验带来系统误差。为减小此误差,实验中要对小车质量M和重物质量m进行选取,以下四组数据中最合理的一组是。(填写相应序号)

      ①M=200g,m=40g、60g、80g、100g、120g、140g

      ②M=200g,m=30g、35g、40g、45g、50g、55g

      ③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④M=400g,m=10g、15g、20g、25g、30g、35g

三、解答题
  • 13. 某跳伞运动员在一次跳伞表演中,离开距地h=224m高的悬停直升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自由下落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a=12.5m/s2 , 运动员到达地面时速度v=5m/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 (1) 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速度多大;
    2. (2) 运动员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
  • 14. 如图所示,质量m=15kg的木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现用F=60N的水平恒力向右拉动木箱(g取10m/s2)。求:

    1. (1) 3s时木箱的速度大小;
    2. (2) 木箱在2s内的位移大小。
  • 15. 一水平传送带以2.0 m/s的速度顺时针传动,水平部分长为2.0 m。其右端与一倾角为θ=37°的光滑斜面平滑相连,斜面长为0.4 m,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最左端,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试问:(sin 37°=0.6,g取10 m/s2

    1. (1) 物块能否到达斜面顶端?若能则说明理由,若不能则求出物块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
    2. (2) 物块从出发到4.5 s末通过的路程。
  • 16. (2020高一上·青岛期末) 如图,质量M=4kg的长木板静止处于粗糙水平地面上,长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1=0.1,现有一质量m=3kg的小木块以v0=14m/s的速度从一端滑上木板,恰好未从木板上滑下,滑块与长木板的动摩擦因数μ2=0.5,g取10m/s2 , 求:

    1. (1) 木块刚滑上木板时,木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2. (2) 木板长度;
    3. (3) 木板在地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