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吴圩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3-01-19 浏览次数:40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文累积与运用(35分)
  • 1.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1)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2. (2)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刘义庆《世说新语》)
    3. (3)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 (4) 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5. (5)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 (6) 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7. (7) 思念亲朋好友是古诗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 ”借家乡的菊花寄托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8. (8) 陆游的诗从“位卑未敢忘忧国”到“但悲不见九州同”,无不流露了诗人坚定的报国之志和难以平复的哀愁。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表达相同情感的诗句是:
  • 2. (2022七上·汨罗月考) 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据此填空。

    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 , “我”伸长了颈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一场让人痴念的盛事 , “我”宁愿生一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

    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这些情境出现在《朝花夕拾》中的《》里。

  • 3.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春天里,知更鸟和蜂鸟的啾鸣让我què跃;美妙的夏季,到处是怒放的花朵和成熟的果实;五彩班斓的秋日,树叶sǎ满一地,那是能满足我好奇心的最好礼物。我似乎习惯了周遭的静与黑暗,好像那个五彩纷的世界已经与我毫无关系。直到有一天,我的老师莎莉文小姐来到我身边,她为我打开了心灵的另一双眼睛,让我的灵魂重获自由。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què

      五彩

    2.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 (3) “遭”在字典中有下面四个义项。文段“周遭”中“遭”意思应为(   )
      A . 遇见 B . 碰到 C . 周、圈 D .
    4. (4) 文中划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 4. 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丰富和活跃校园生活,某校积极筹备校园科技文化节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1. (1) 某同学为此次活动拟写了一份活动方案(具体如下),请你按要求修改完善。

      活动目的:面向全体学生,[A] 激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节相关活动,[B] ,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活动主题:校园梦,科学梦,中国梦

      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1日—10月13日

      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项目:

      ①项目一:小制作竞赛。内容要求:小制作提倡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最好有科技含量。注明作品名称、使用说明等。

      ②项目二 , 内容要求:

      奖项设置: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3名。

      ①[A]句有语病,应将“ ”改为“ ”。

      ②[B]句有语病,应改为“ ”。

      ③请仿照活动项目一,策划活动项目二。

      项目二:

      内容要求:

    2. (2) 10月11日这天,学校计划组织全体初一同学在学校大门口七点钟集合上车,去科技文化中心进行实践活动,以下是校团委拟撰写的一份通知,请加以修改。

      通知为了进一步学习科学知识,学校将于10月11日组织全体初一同学去科技文化中心参加实践活动。请大家于10月11日7时准时集合上车。

      2022年10月9日

      校团委①格式上有错,修改:

      ②内容上有错,修改:

    3. (3) 看到你在参加这些活动,有同学劝你不要浪费时间,学习功课要紧。此时你将如何劝说他?
二、阅读(55分)
  • 5.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记忆里豫南的冬天很是寒冷,每年大雪迎门、河湖结着厚厚的冰、房檐下悬吊着一两尺长的冰条,是常见的事。那时家家生活清贫,没有暖气,也不烧炕,更没有空调和其他电器驱寒,整个冬天室内和室外几乎一样冰冷,每到天寒地冻让人难耐的日子,为了抵御严寒,人们就会想些办法生火取暖。

    ②那时受条件限制,生活稍好的家庭会购置一只生铁炭盆搁在木架上,烧木炭来烤火取暖,木炭没有烟、火又旺,关紧门窗,即使门外大雪飘飘,室内也会被红红的炭火烘托得温暖如春。一般的家庭会买一只铁皮小炉,烧蜂窝煤来取暖,铁皮小炉美观大方,虽没炭火提高室内温度快,不过经济适用,也会取得很好的驱寒效果。我家生活困难,连铁皮小炉也买不起,只能凑合用父亲自制的漆桶小炉取暖,虽然看上去寒酸简陋,但也会让贫寒的家庭一冬里暖暖和和,充满温情和欢乐。

    ③漆桶很好找,家具厂多的是,选择一个比水桶小,高度在三四十厘米、直径二三十厘米的就可以了。因为里外残留有油漆痕迹,铁皮上还花花搭搭,没多大用处,做简易煤炉很适合。要想制成蜂窝煤炉,还得买两样,一是炉胆,二是顶上的盖盘,土产商店都有卖,也很便宜。父亲在严寒还没到来前就开始了煤炉的制作。先在靠近桶底处开一个小孩巴掌大的口子作炉眼,再在炉眼上方横穿五六根细钢筋条,作为箅子;炉胆坐在箅子上安放在桶中央,然后再和一小滩黄泥,将炉胆和桶的空隙处用泥巴填满,直没到炉顶,斜抹平,放上合适的炉盖盘,一只活动的“取暖器”就算大功告成。每当这时,我们兄弟姐妹就会为父亲的杰作欢欣雀跃。因为接下来寒冷的冬季里,我们就可以烤火取暖了。

    ④蜂窝煤早在秋天时父亲母亲就打好晾干码放在厨房里,它们一直在等待着漆桶小炉的召唤。

    ⑤ 。记得小时候我特别爱玩雪,当玩得小手冻得通红像紫芽姜,连指头也难以伸直时,就赶紧跑回家取暖。那时母亲每次都会燃着漆桶小火炉,赶快拉我到炉边,还握着我的小手放在火上烤,并帮我不住使劲搓,不多时,我的手掌热乎乎,指头也灵活如初。

    ⑥记得我已经上小学了,冰天雪地的清晨,母亲依然准时叫我起床。因为怕冷,常常喊好几遍,我还贪念温暖舒适的被窝,迟迟不愿起来,母亲就走到床边,将我的棉袄棉裤拿过去翻过来放在漆桶小火炉上烤,直到烤温热了,才递给我,我马上愉快地穿起来,那温暖舒适的记忆至今在我心间暖融融的。

    ⑦冬季饭菜容易凉,母亲经常会将小火炉提前燃着,把饭菜坐在上面,等我们一放学,热热乎乎的饭菜等着我们。在烟火味的饭菜香里,像吃火锅一样,一家人围着漆桶小火炉,虽然都是平平常常的饭蔬,但只要人人能吃饱,也就津津有味了,欢声笑语就会漾满简陋的小屋。

    ⑧寒冷的冬夜,我们最爱坐在漆桶火炉边听父亲讲故事,父亲并没有多少学问,他只上过两年私塾,可是他的肚里却装有许多民间传说,我记得他最爱讲岳飞和杨家将抗金的故事。那时,母亲忙完了家务,坐在一旁纳着鞋底或者缝补着衣衫,我们也写完了作业,全家人围着红红的火炉烤火。父亲在火炉里烧着纸条点燃香烟,过了两口烟瘾后,就开始讲起岳母刺字、岳飞精忠报国、杨家将保家卫国的故事,精彩的讲述,英雄们的民族大义和爱国思想,在我小小的心里牢牢烙下印记。

    ⑨一晃许多年过去了,父母早已去世,漆桶小火炉也早已消失在岁月的烟尘里,可是一到冬季,每当我坐在取暖器前,我就会不自觉地想起儿时一家人围在漆桶小火炉边烤火取暖的温馨画面,就会回忆漆桶小炉身上发生的许多温情故事,并深深怀念起在那清贫的年代里,父母用他们柔弱的肩膀为我们遮风挡雨,并尽自己最大能力给予儿女们无尽爱的温暖时光。

    (摘自《郑州日报》,有删改)

    1. (1) 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对句子中词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一般的家庭会买一只铁皮小炉,烧蜂窝煤来取暖,铁皮小炉美观大方,虽没炭火提高室内温度快,不过经济适用,也会取得很好的驱寒效果。

      A . “蜂窝煤”“家庭”是名词 B . “大方”是形容词 C . “提高”是动词 D . “提高”作句子的宾语成分
    2. (2) 文章围绕“小火炉”,回忆往事。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写恰当的内容。

      ⇒烘烤棉衣,心间暖融融的⇒② ⇒③

    3.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下雪了,天地间顷刻银装素裹、冰雕玉砌,小孩子在家里是待不住的,纷纷跑出来堆雪人、打雪仗。

    4. (4) 文章用第几人称进行叙述?并说出作用。
    5. (5) 为选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
  • 6. 现代文阅读

    芬芳的腊梅花

    ①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腊梅花——几个学生随信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

    ②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名的“捣蛋鬼”。

    ③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而且右边多了一点,我知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请帮助我解决。”他们停住了嚷嚷,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漠,有怀疑,有猜测……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子,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我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咽炎愈来愈严重了。我今年 30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衰,恐怕有300岁的年纪了。”听到这里他们中不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表情里没有恶意。我放心地笑了……

    ④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最后,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了,否则这只能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突然,我听见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法,就是用腊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道他是这个班的“七寸”。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

    ⑤窗外,飘着雪花。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显然,他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

    ⑥其实,我只需要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事实上,他们在卖力地“帮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腊梅花……

    ⑦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腊梅树林,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干了给你拿来。”我呆了,想着他们可别“毁林”啊。

    ⑧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不想小胖挺“诡”,一听就明白了,大声大气地说,“老师,那是一片没人管的废林子,正改建,快挖没了,再晚了就摘不到了。”我将信将疑拨通报社朋友的电话,他索性带我去实地考察,果然小胖的话属实。这是一片荒园,就“藏匿”在学校附近,很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本真的自然景色让我很动心,思忖着:哪天带学生来游一回。

    ⑨ 我激动了,在班里宣布,“放学后踏雪访梅去!”小胖喊,“我带路给老师摘腊梅花去!”

    ⑩雪花、梅花、孩子们的笑脸、欢声,浩浩荡荡地欢腾着那片荒地,缕缕的芳香缠绕着我的眼耳鼻喉,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 你闻不到他们的芳香,是因为你还没有走进他们的心里……

    ⑪花香太浓了,弥漫在眼里,我禁不住落泪了,哦,这芬芳的花儿芬芳的孩子!

    ⑫今冬,又飘雪了。看着手中他们寄来的小小腊梅花,我分明闻到他们心灵里散发的香。我想说,此刻,我陶醉。

    1. (1) 本文回忆了“我”与学生交往的几个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关内容。

      ①“我”自称患有咽炎,

      ②为了给“我”治“咽炎”,学生们寻找腊梅花。

      ③学生们的行为让“我”感

    2. (2) 赏析下列句子。

      ①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腊梅花。(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②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及人物情感的变化角度来分析)

    3. (3) 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4. (4) 结尾第⑫段有什么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
  • 7. 现代文阅读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

    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儿童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恐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候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郭伋传》)

    【注】①始至行部: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②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③野亭:野外的亭子。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尊君在

      ②相委而

      ③伋别驾从事

      ④行部

    2.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3. (3) 【甲】文中,友人无礼的表现是“”;【乙】文中,儿童数百“道次迎拜”郭伋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填空)
    4. (4) 简要概括【甲】文中陈太丘与【乙】文中郭伋“守信”的表现。
三、作文(55分)
  • 8.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家庭是温暖的,亲情是可贵的。一家人可以互敬互爱、关怀支持,也可以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请以“我们这一家人”为题,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⑴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⑵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⑶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