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历史寒假毕业班每日一练(4...

更新时间:2023-01-29 浏览次数:20 类型:复习试卷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7分,共84分)
  • 1. (2021·莘县二模) “汉帝国崩溃后,中国陷入一段长期的动荡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连,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这段“长期的动荡时期”指的是(    )
    A . 夏商周时期 B . 春秋战国时期 C . 两汉交替时期 D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2. 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其《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中指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什么没了?五胡。什么有了?南北。”这说明(   )
    A . 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单向融合导致五胡的消失
    B . 南北分野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C . 国家分裂严重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D . 民族融合是导致民族消失的根源
  • 3. , 空格框中按顺序填写,正确的是(   )
    A . 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B . 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
    C . 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D . 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
  • 4.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入关中地区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这些措施(   )
    A . 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B . 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
    C . 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 D . 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
  • 5. (2020·潍坊) 与早期佛像相比,云冈石窟中期部分佛像的服饰,已具有汉族服饰的风格和特色。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 张骞通西域 B . 玄奘西行 C . 孝文帝改革 D . 辽宋和战
  • 6. 两晋和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水稻种植,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并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   )
    A . 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 B . 南方农业发达,经济重心南移
    C . 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 D . 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
  • 7.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思是司马昭篡夺曹魏政权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而最终,废除魏帝建立晋朝的是(   )
    A . 司马懿 B . 司马炎 C . 司马昭 D . 司马睿
  • 8. 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都不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   )
    A . 《兰亭集序》 B . 《女史箴图》 C . 《洛神赋图》 D . 《水经注》
  • 9.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共同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都进行了迁都 B . 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 . 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 . 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 10. 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   )
    A . 西汉后期 B . 西晋后期 C . 东汉后期 D . 东晋后期
  • 11.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这一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方战乱相对较少 B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 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 12. 北魏孝文帝对大臣说:“我贵为天子,何必一定要居住于中原呢?只不过是想让你们的后代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开阔自己的眼界罢了。如果长期居住在北方,一旦遇到不学无术的君主,就不免沦为他人的囚徒了。”为此,孝文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 迁都洛阳
    B . 在朝廷中强制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C .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D .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
  • 1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民族迁徙,频繁又复杂。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政治形势篇】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如图)

    【经济状况篇】

    材料二“(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丰裕的人”。

    ——西汉《史记》译文

    材料三江南……地广野丰(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民勤本业(农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棉布绵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1. (1) 图中①和②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中,起到关建作用的战役是什么?
    2. (2) 图中西晋的建立者是谁?根据图示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什么?
    3. (3) 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争连绵,但在科技文化上却得了巨大成就。请列举这一时期在农学和数学方面的成就各一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