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等2022-2023学年九年...

更新时间:2023-01-30 浏览次数:81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单选题</b>
  • 1.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葡萄酿酒 B . 酒精挥发 C . 木材燃烧 D . 食物变质
  • 2. 规范的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读出液体体积 B . 加热液体 C . 点燃酒精灯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 3.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B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 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空气中含有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B .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21% C .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 . 空气质量级别越低,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好,空气越清新
  • 5. 2022 年 3 月 22 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活动的宣传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B . 为防止水体污染,应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 . 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D . 湘江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可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 6.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 . 1 滴水中大约含有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 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合体积小于 1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 7. 2022 年 6 月 5 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 577 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火箭发射时使用的液体推进剂为四氧化二氮(N2O4)和偏二甲肼(C2H8N2),发射时发生的反应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X 为 CO B . X 为 CO2 C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D . 该反应的产物会污染环境
  • 8. 防控新冠肺炎期间,很多医院使用来苏水进行杀菌消毒,来苏水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对甲基苯酚(化学式 为 C7H8O)。下列有关对甲基苯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对甲基苯酚由16 个原子构成 B . 对甲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8g C . 对甲基苯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 对甲基苯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8:1
  • 9. 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D . 参加反应的 AC 物质与 B2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3
  • 10.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 .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 .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
  • 11. 2022 年 9 月 16 日,长沙市中国电信大楼突发重大火灾,引起广大市民的关注。作为中学生,一定要了解燃烧和灭火的相关常识。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 . 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 B . 发生火灾时,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着火区域 C . 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 12.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 . 氧气、氯化钠、铁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 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D . 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 13.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逻辑推理合理的是
    A .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 .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C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二、<b>多选题</b>
  • 1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 金刚石切割玻璃 D . 生石灰作干燥剂
  • 15. 合理的实验方案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点燃气体

    B

    除去MnO2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

    D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

    A . A B . B C . C D . D
三、<b>填空题</b>
  • 16.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一氧化二氮(N2O)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当吸入少量一氧化二氮和空气的混合物时,可使人轻度兴奋激动,让人发笑,故又称“笑气”。“笑气”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但大量吸入可使人因缺氧而窒息死亡。N2O 能溶于水,但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当加热至温度超过 560℃时,即分解为氧气和氮气,一氧化二氮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

    1. (1) N2O 的物理性质是: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
    2. (2) N2O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 (3) N2O 与 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17.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 天然气是清洁的化石燃料,请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18.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中的 A、B、C、D、E 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B,C,D,E 所示微粒共表示种元素。
    2. (2) A 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 (3) 写出 B 和 E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19.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防疫期间,人人需要佩戴口罩。口罩的作用相当于化学实验中(填操作名称)的作用。
    2. (2) 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四、<b>综合题</b>
  • 20.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目前人们除了将煤作为燃料外,煤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以煤和空气为原料生产化肥——尿素[CO(NH2)2]的一种流程如下:

    1. (1) 煤气化的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从空气中得到氮气的原理是利用液态空气中气体成分的不同从而分离得到氮气。
    2. (2) 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
    3. (3) 煤的充分燃烧,不但能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可以节约资源。若要使 60g 碳充分燃烧,则需要氧气的质量为
  • 21. A~F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F 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可以实现两种物质间的转化。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F 的化学式为
    2. (2) 写出 B→A 的化学方程式:
  • 22. 下图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仪器甲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填装置字母代号)。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装置A或C,两装置相比,装置 C 突出的优点是;若用 G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口通入(填“a”或“b”)。
  • 23.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个充满 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炭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容器中的炭粉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

    ②浓硫酸能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

    【知识回顾】碳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不同的。

    【提出猜想】

    1. (1) 小粹对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三种猜想,你认为猜想不合理的有______(填标号)。
      A . 只有 CO2 B . 只有 CO C . CO 和 O2的混合气体
    2. (2) 小郡认为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 CO 和 CO2的混合气体;小湘认为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小郡和小湘均开展了以下实验探究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 (3) 【实验探究 1】小郡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装置 B 中 NaOH 溶液的作用是

    4. (4) 若小郡的猜想成立,则装置 D 中的实验现象是
    5. (5) 【实验探究 2】

      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将小郡的实验改动了一处,并去掉装置 E 即可,小湘的改动是

    6. (6) 【反思交流】

      有同学认为,小湘应先通入容器中的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