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南昌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3-02-08 浏览次数:5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
  • 1. 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 2. 完整的科学探究有个环节,其中第一环节是
  • 3. 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长度记为14.32dm,准确值是,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4. (2020·丹东) 学校音乐课上,同学们齐声合唱《歌唱祖国》。同学们的歌声是声带产生的,歌声是通过传播到音乐老师的耳朵里的。
  • 5. 自然界中、绿、蓝三种色光为光的“三基色”;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

  • 6. 如图所示,让光束沿AO射向杯中水面时,此时只将杯底左侧抬高,待水面静止后,入射角,反射角。(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7.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时的情形,甲中水的体积是cm3 , 所测量石块的体积为cm3

  • 8. 如图是用同一示波器捕捉的三个不同声音。请比较:响度相同的两图是 ,音调相同的两图是

  • 9. 物理学中常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测量的误差。某同学用刻度尺对一物体长度进行多次测量,记录数据为4.66dm、4.65dm、4.92dm、4.67dm、4.67dm,这其中只有一个错误的数据,它是;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dm。
  • 10. 在下列题目中填上恰当的单位符号:(1)在文化学校冬季运动会上小明百米赛跑的时间约为13.5。(2)人的头发直径约为70
  • 11. 如图所示,AB两支蜡烛大小相同,玻璃板平面与光具座垂直A蜡烛固定在10cm处,发现把B蜡烛移到cm处时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当A靠近玻璃板时,玻璃板中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2. 如图所示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动的频率的关系时,通过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力拨动刻度尺进行探究,此实验运用了法。

  • 13. 如图所示,利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刻度尺读数眼睛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b”或“c”),铅笔的长度为cm;图乙中秒表读数为mins;如图丙所示的测距轮广泛用于道路工程、管线铺设工程,车轮转过的距离可以通过齿轮的传动在车轮旁的显示盒上显示出来,如图丁所示,从显示盒上可以看出,测距轮的分度值是,一次可以测量最大的距离是m,若车轮磨损后,测量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二、单选题
  • 14.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 . 太阳 B . 人的眼睛 C . 月亮 D . 衣服
  • 15.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B . 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大 C . 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 D . 通过辨别声音的音调可以辨别发声的人是谁
  • 16. 平面镜成像正确的图是(  )
    A . B . C . D .
  • 17. 下列换算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8. 如图所示是人类航天器拍摄的地月同框的照片,据此推断从航天器的角度看当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可能为(  )

    A . B . C . D .
  • 19. 如图所示,先将薄玻璃板沿水平向左移动2cm距离,然后再将薄玻璃板向前靠近蜡烛1cm距离,关于蜡烛A在薄玻璃板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平向左移动距离2cm B . 水平向右移动距离1cm C . 大小不发生改变 D . 大小逐渐变大
  • 20. 对人们来说,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
    A . 音乐课堂里优美的小提琴声 B . 人们熟睡时的夜半歌声 C . 图书馆看书时听到从操场传来的体育老师的口令声 D . 在图书阅览室的高谈阔论
  • 2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音量越大、音调越高的声音传播得越快 B . 水面下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声音能够在水中传播 C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三、多选题
  • 22. (2020八上·龙岗期中) 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 B .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C . 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D .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B .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 .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D . 反射光线的速度小于入射光线的速度
四、计算题
  • 24. 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MM'是镜面,AO为入射光线,已知∠AOM=30°,

    1. (1) 反射角等于多少?
    2. (2) 若光线AO绕O点顺时针旋转15°后,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多少?
五、综合题
  • 25. 雷雨交加的夜里,小明同学先看到闪电后约6s听到雷声,请问:
    1. (1) 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 (2) 小明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有多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六、实验题
  • 26. (2022八上·姜堰月考)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 (1) 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它说明了声音是由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2. (2) 如图②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
    3. (3) 如图③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并由此推理可知:
  • 27. 如图所示为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 (1) 选择(选填“较厚”或“较薄”)的(选填“玻璃板”或“平面镜”)放置于水平桌面上,要使成像清晰,实验应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 (2) 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另一支未点燃的大小完全相同蜡烛B,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实验中,要比较像与物的、像与物到镜面的以及物像连线与镜面的夹角关系;
    3. (3) 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不清晰,为此小组同学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通过实验发现这样做(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 28. 小明在探究光反射的定律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ANB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虚线ON垂直于镜面。

    1. (1) 实验中为了更好地显示光路,应选在(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使光在纸板上发生反射。
    2. (2) 在图甲中,将一束光沿AO方向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沿OB射出,经测量发现∠1与∠2相等,改变光线的入射角度,多次实验,发现两角的读数仍相等,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3. (3) 将右侧纸板沿PQ剪开,并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观察到只有(选填“上部”或“下部”)能看到反射光线。
    4. (4) 如图丙所示,将完整的纸板平面与入射光束一起以ON为轴旋转,在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如图丁所示,将完整的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CD为轴向后倾倒,在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